艰难创业艰苦行舟 朱贵法:生于草莽成于精细

2011-06-16来源 : 互联网

一说起朱贵法,几乎无人不晓,他的故事可以说是一段**,一段**,更是一本可圈可点的**秘籍。他带着十几个农民弟兄赤手空拳打**,起于草莽,历经磨难,将一个靠6000元起步的村办企业发展成为具国内先进水平、有相当经营规模的化工香料集团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都享有一定的地位。 采访朱贵法,记者颇费了一番周折,他的低调可是出了名的。他总是强调:“工作是大家做的,成绩也是大家的,我不过做了点自己该做的事。”这么一句话,就把诸多的采访者都拒之门外了。

这次,在工商部门的引荐下,我们终于如愿叩开了他的大门,见到了这位谦和、硬朗的老人。 他慢慢打开话匣,感慨而言: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知道农村苦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也知道生活受苦心里是什么滋味。我当年就是被这个“穷”逼得才去找门路办企业……

穷则思变 艰难创业苦行舟 70年代的中华村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少有副业,更谈不上工业了。因此,村级经济相当薄弱,农民生活极为艰苦。 1976年,年近40的朱贵法狠下决心,立志干出一番事业,让乡亲们摆脱贫困。这年,他用自家的养猪收入做开销,一头闯进了大上海,捕信息、跑企业、寻机会、求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与上海一家香料企业建立了关系,利用对方的下脚料提取愈疮木酚,找到了整合自身资源的*佳结合点。回来后,他立马请缨**,靠了村民们集资的6000元资金,一个仅有14名职工的中华化工厂在一贫如洗的中华村呱呱坠地。 可穷村**,谈何容易,一无技术,二无资金。

为了使企业能生存发展下去,朱贵法想方设法从外地请来几位师傅指导生产。当时的情况,厂里无法承担就餐,他就将几位师傅请到家中,一日三餐全由他来解决。面对少得不能再少的业务出差费用都无法报销,他索性将全家一年出售的10头肉猪、几十头苗猪、家禽等副业收入全部无偿垫付在**费用上。 **初期,原本就面临设备简陋,工人技术差,加之化工行业运行难度又大,为了减少质量和其他事故,朱贵法坚持吃睡在厂。早晨4点起床,晚上深夜才入眠。他坚持深入生产**线跟班作业,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天对各道工序都必定亲自检查,**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华化工厂迅速崛起,朱贵法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人,但他始终监守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个单位几次找上门来,以每月500元报酬外加其他优厚待遇,请他去指导**,被他婉言谢绝。邻村请求他帮助开发兴办化工企业,每月支付200-300元的咨询费,他欣然应承,却**了额外的报酬。

在他看来,帮助兄弟村**,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他的子女、亲戚多次要他辞职回家**,他也是断然回绝,并明确告知,自己是集体企业的厂长,又是共产党员,惟一的目标就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以人为本 科技兴厂重开拓 中华化工厂从1977年到1980年,利润连年翻番。可是好景不长,1980年下半年起,市场饱和,销售急剧下跌。祸不单行,由于质量问题,产品又遭遇退货。面临双重打击,朱贵法依然维持一贯的沉着坦然,更将他的硬气演绎得跌宕起伏。他召集所有的员工,分析原因,鼓励大家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比别人做的更好。 与此同时,朱贵法也开始自我反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村办企业,该怎么办?痛定思痛,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走“科技兴厂”之路,对于一个起点低又处在初创阶段的企业来说并非易事,经过千辛万苦,中华化工厂终于与华东化工学院结成对子,专门成立了技术开发小组,共同开发新产品。

朱贵法亲自挂帅,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路子。1982年起,先后开发而成的天然樟脑粉、黄樟油等3种产品,刚面市就一炮打响,外贸出口部门争相要货,产品80%销往西欧、日本、香港等地,企业效益大大提高。尝到了首次新产品开发的甜头,朱贵法如开弓之箭一发而不可收。1988年,他又亲自主持研制开发了食品添加剂“香兰素”,荣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金奖。随后,还不断成功开发了合成檀香和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的“乙基香兰素”等新产品。就在研发新品屡获成功的同时,总是具有超前意识的朱贵法并没一味的沉静在喜悦中,他发现了“香兰素”原料紧缺、成本高的问题,便及时建办了化工总厂二分厂,开发了“香兰素”的中间体“邻氨基苯甲醚”。

1990年,他又建办了化工总厂四分厂,开发了“NN―二甲基苯胺”两种产品,使总厂经济效益又上一个台阶。 面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朱贵法一方面坚持“科技兴厂”的战略,一方面又开始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开办中华化工厂的初衷,是为了造福全村百姓,一定程度上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所以当时有不少村民都是卷着裤腿来上班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面对技术改造和原有职工素质的差异,他深感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要生存图发展,没有一批过硬的人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绝对不行。为此,他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从1986年开始,他就先后选派数十名高中生和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学习、深造。为了网罗一批科技型和创造性人才来中华企业,他甚至不惜斥巨资引进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人才。同时,他还积极推行人才战略,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从环境上创造条件,在激励机制上做文章,使所有的员工都能感到奖酬有保障,事业有奔头,工作有劲头。 文明** 以工促农共发展 在近30年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朱贵法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永远坚持一个信念:企业要走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自觉规范自己的一切经营行为。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他总是机智沉着,运筹帷幄,并以自身榜样示人。

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全体上下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安全就是效益”的工作中心,齐心协力,爱岗敬业。 如今,*初的中华化工厂已发展为中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还实现了企业改制的平稳过渡,职工队伍相当稳定。一位跟随朱贵法20余年的老职工卢剑星告诉记者,每天清晨他都是怀着愉悦的心情来上班,工作对他而言是种享受。 企业发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朱贵法一刻也没忘记当年立下的誓言――要让全村父老乡亲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以工建农、以工促农”,是他长期的发展思路。几年来,他投入巨资完善和建设中华村的水利灌溉、道路绿化、文化教育、公益福利等多项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特种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使中华村的农业生产经济逐年上升。 现在,踏上中华村这片热土,见到的是现代化企业生机勃勃,排排别墅彰显富裕,阡陌良田蕴藏丰收。全村477户人家,去年没有一户贫苦户,人均收入高达8650元,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并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的目标。 看到大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朱贵法的心里终于舒坦了……

着眼未来 环保为重创品牌 2004年对于朱贵法来说可谓丰收的一年,嘉兴中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产值8.6亿元,同比增长40.1%;利税7318万元,其中利润5316万元。公司被表彰为2004年度嘉兴市十大突出贡献企业,他本人则被授予2004年度嘉兴市十大突出企业经营者,而中华村也通过了“全面建设奔小康示范村”的考评验收。 荣誉面前,朱贵法始终淡然处之。在他看来,眼前的成绩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今,71岁的他依然有着40岁的热情和干劲,加大力度对安全、环保进行较大的整改,全力以赴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朱贵法一直将环保看成是企业的生命力,每次开会,他首先要讲的就是安全、环保问题。据该公司的生产副总陈胜华透露,一旦出现环保问题,平日里和蔼可亲的朱总必会大发雷霆。他们是嘉兴市**家污水排放进入城市网管的企业,为此投入了3000多万元,进行深化处理,符合标准再进入排放。近期,他还将投放1000多万元用于环保,力求一步到位。为了环保,即使利润薄点,追加再多的资金,他也毫不足惜。

在朱贵法的观念里,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做精,应该先有品质,再有品牌。在他看来,品质到品牌,好比是一次旅行,而商标就好像本次旅行列车的标记,当列车到达终点,就会转换成一个新的品质的起点,从而去创造更好的品质,如同从争创浙江著名商标到中国驰名商标的过程。现在,他与董事会已达成共识,努力打造品牌,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并通过品牌效应反作用于企业管理。 2005年,嘉兴中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1亿元,他们的拳头产品“香兰素”的产销量也可稳居世界第二,亚洲**。而在朱贵法的心中,却有着更美好的远景,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将公司建成**一流的园林式“香兰素”生产基地,产销量位居世界**。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