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泰董事长刘石祯:外行的门道

2011-07-27来源 : 互联网

在国内诸多隐形**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所在行业大多属于冷门。而鲁泰集团却是其中的“另类”。鲁泰集团是***大的**色织衬衫面料生产厂商,几乎把产能发挥到**。企业年产**衬衫面料1.7亿米,可绕地球4圈多。目前,集团现有员工2万余人,总资产77亿元,净资产47亿元。

说鲁泰集团“另类”还在于,这家公司与我国传统纺织企业有着*大的差异。一提中国纺织品总给人一种低端、廉价的印象,“中国要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原商务部部长***道出了中国纺织品 “只*辛苦*”的现实与无奈。而鲁泰集团却是*****纺织产品的生产商,一件**面料的衬衫可以卖出5000元的天价,可与日本的日清纺、意大利的 albiai(阿比尼)、monti(蒙替)等**品牌相比肩。与庞大的产业规模、显赫的**声望相比,鲁泰集团在国内却少有人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鲁泰85%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

鲁泰集团的“另类”还与董事长刘石祯一贯低调的风格有关。刘石祯1987年来到淄博第七棉纺厂(鲁泰前身)任厂长。此前他是一家煤炭公司的经理。尽管行业跨度很大,有人却说,当地其他纺织厂相继没落,唯独鲁泰发展壮大、呈现出另类的风格,与刘石祯这样一个外行人当家有着重要关联。

事实上,鲁泰集团二十年确实走出了一条“超越传统纺织”的道路。我国纺织企业绝大多数仅专注于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以规模求效益,而鲁泰却打造了集棉花种植、纺纱、漂染、织布、整理、制衣一整套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帮助企业分散了风险、使产品更有**竞争力。

外行人通常更容易萌生创新意识。二十多年的时间,鲁泰从毫无技术优势可言的一家小纺织厂,发展成为拥有申报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65项、从纺纱到成衣制作都拥有专利技术的**顶级纺织服装企业。每年鲁泰投入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技术研发的经费。新产品订单占总订单的50%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5%以上。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鲁泰从一个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仅有1万纱锭的国内小厂(淄博七棉),经与泰国泰纶纺织有限公司合资和几次上市融资,现已发展成为a、b股上市,在产能规模、技术优势均达到**顶尖水平,以纺织服装为主、电力和医药为辅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如今,鲁泰迎来了二次创业——从产能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型。

传统纺织业是典型的规模型经济,可鲁泰已将规模优势几乎发挥到**,规模继续扩大反而会带来边际效益递减。加之,**性金融危机使得企业的**订单增加了不确定性。鲁泰开始控制规模扩张,发展自有品牌,实现国内外市场并重的战略。

访谈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鲁泰的发展历程?

刘石祯:1987年,我来到鲁泰的前身、淄博第七棉纺厂时,当时企业从零开始,虽经多方努力,仍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仅有1万国产纱锭,只能生产21支低档棉纱,全额负债经营。

1990年,公司与泰国泰伦公司合资创立了现在的鲁泰。双方合作的模式是外方出资,中方出厂房、土地,产品全部返销泰国。

鲁泰用外国人的资金,购置了世界*好的纺纱设备,学到了外国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产品销到外国去,为国家创了外汇。合资的第一年,实现销售收入2269万元,利润44万美元。这是鲁泰的第一次飞跃。

规模的扩张需要有资金的保证。1997年鲁泰成功发行b股融资1.5亿港币,从比利时、德国和日本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色织面料生产线,公司的各类设备达到了2000多台(套),成为当时亚洲六大色织面料生产厂家之一。

2000年,鲁泰发行5000万a股融资8.9亿元人民币。这使企业新增年产**色织面料3300万米,成为**产量*大的**色织衬衫面料生产基地。

至今,企业的总资产、产量每年的增长超过20%以上,比*初翻了100多倍。据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统计,美国精英人士消费的每5件**纯棉免烫男士衬衫中,有2件来自鲁泰产品。

记者:据称,鲁泰生产的**衬衫在**市场卖出5000元的天价,鲁泰产品何以在**市场有着如此表现?

刘石祯:这些年鲁泰所拥有的高科技大多是鲁泰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正是这些领先的科技使得产品可与世界***面料媲美。

5000元的衬衫面料是由纯棉300支纱制成,这种几乎突破纺织理论极限的产品呈现真丝的光泽和极其舒适的手感,目前这种面料世界上也只有鲁泰能批量生产,它代表了当前纺织技术的*高水平。这款衬衫的面料成本很高,目前只对英国、意大利及美国的**客户供货,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这些年,鲁泰纺织为了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先后从比利时、德国和日本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和工艺,对生产和整理项目进行了大规模技改,现已成为**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先进的色织衬衫面料生产厂家之一。

公司把科研和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竞争、发展的核心动力,鲁泰从*初只能纺21支纱,发展到现在能纺300支纱,这个跨越有多大,可想而知。

记者:对于纺织,您是一个外行人,您如何带领鲁泰走到今天的?

刘石祯:*初,我从事煤炭行业,对于纺织几乎是从零学起。1989年10月22日,鲁泰引进一套日本*好的纺纱设备,我们去青岛一家国有纺织厂学习安装。青岛这家企业拥有十多个高级工程师,鲁泰只有一名助理工程师。青岛的企业在之前花了两年时间才把设备安装好,而我却要求春节前投产。结果设备从安装到生产,鲁泰只用了55天,许多国内外业内人士亲眼看到才敢相信这是事实。

与许多同行不同,如果不是盛情难却,我从不主动参观同行的工厂。因为那样反而会“学坏”了。

鲁泰从不热衷于参加社会上各种评奖、评级。很多评比对于企业发展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耗费人力财力。

很多企业的员工手册都厚达上百页,这些规章制度我一页不看,假的、没有用。鲁泰的员工手册还是沿用二十年前的十几条规定,每一条都是我这个外行自己想出来的。

当然,凡事都要与时俱进,20年来通过学习推行一系列**标准,鲁泰的各项规章制度已比较完善,但重在实施。

我国很多纺织企业规模虽大,但只局限于纺织产业链的一个独立环节。这是传统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我从根本上对于计划经济的循规蹈矩并不看好,鲁泰以纺纱起家,目前形成从棉花种植到制衣、贯通上下游的全部产业链条。

记者:此前,鲁泰产品大多借别人的品牌销售,外销的模式对于企业的利弊何在?

刘石祯:一次出国考察的经历对我触动很大。

有些国外的纺织厂产品质量与我们差不多,有的甚至是设备比我们还落后的老织机,人力成本比我国高出十来倍,但就是因为人家有知名品牌,一件衬衫可卖到500多美元,而鲁泰的面料却只有20多元人民币/米。于是,1995年企业为面料、衬衫注册了lt-grff“鲁泰格蕾芬”,开始推广自有品牌。

但是,鲁泰品牌在国内的推广却遇到了困难,当时国内消费者注重衬衫的样式和面料花色,较少注意产品的质量。外销却是按照订单样式,以质量为主。所以,产品并没有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我们的观念落后了。

目前,鲁泰的产能已是***大,比第二、第三的厂商高出几倍,技术实力达到顶尖水平。5年前,企业内部展开了一次关于打造自有品牌的大讨论,领导层对品牌建设的认识有很大提升。加之,**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企业的订单数量虽然有增无减,但却是以提高工艺难度、增加成本和让利换来的。

所以,鲁泰决定,利用我们已经获得四项中国名牌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倾力打造自主品牌。

记者:对于国内市场有着怎样的认识?

刘石祯:经过多年的发展,鲁泰此次转型有着*大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作为支撑。

首先,鲁泰在新疆天山南面有着13万亩优质长绒棉基地,保证了鲁泰产品具备*好的原料供应优势。其次,鲁泰有着***好的衬衫加工能力。鲁泰生产的衬衫很多都以**知名品牌在国外市场销售。

目前,鲁泰内部已完成了由产量、质量为主导品牌,市场为主导的思想转变,现在企业85%以上的产品外销,希望在今后几年内,鲁泰实现内销、外销的比例各占一半的目标。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