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储蓄率与高房价

2011-07-27来源 : 互联网

前几天看到这么一条消息:某居民的孩子大学毕业,学的是教育,目标职位也有空缺,但就是无法落实。后来父母花了12万元,孩子终于就业了,月薪3000。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也需要3年多时间偿还这笔投资

大学及大学以前的其他花费或投资,此处无须赘述,有兴趣的朋友问问身边孩子正上大学的家长即可。

聪明如你已经看出来了,我在这里并不是想声讨教育体制的丛弊乱如杂草、厚如城墙。我想说的是,孩子的教育,甚至就业,是父母不得不储蓄的重要原因。

当然当然,储蓄也不仅仅是为应对漫长的教育阶段和短暂的找工作阶段。譬如,医疗,是要花*的,靠医保卡是不够的。再譬如结婚,如果要操办的话,父母是也要“出血”的。这些程序,一路走来,你或早或晚都得经历。

更重要的,是买房。

曾经有若干个机构进行过调查,结果是,买房需要父母支持的,占大部分或绝大部分,主要是*付。而“啃老族”一说的流行很大程度与买房有关,日常的蹭吃蹭喝尚不在统计范畴。顺便说一句,我国的购房者呈现出逐渐年轻化的趋势,28-35岁日益成为购房的主力(而一名在海外工作生活超过10年的海归告诉我,美国人无论父母贫富,35岁以前大都是租房住)。

年轻人买房,多为结婚,晚一些的也是因为要生孩子。据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女白领择偶的标准之一,是希望男青年有房子。想必这就是诞生冯仑那句**的论断“未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的城市社会背景。

近日看到有篇文章,将冯仑的**论断,升级为“岳母推动房价上涨”。或许是想表明,并非女青年本人想买房,而是来自未来的丈母娘的压力:“我把宝贝女儿嫁给你,总不能让她在租来的房子里跟你结婚吧?”不过,我的一些同事和朋友,并没有想要结婚,甚至连男朋友也没有,却先贷款买了房。她们的购房心理应与结婚无关,具体原因尚有待社会学家去分析研究。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生活,压力之大,身处其中方可领略。买套房子动辄100多万,普通的工薪人士,背负起来谁不是气喘吁吁的?所以,听另一位朋友*近准备买房,我以做父母的心态动员其跟妈妈要*:“只要你开口——”

虽然没有实证研究的数据,但我可以负责任地揣测,只要孩子买房缺*,大部分父母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几十年的存款拿出来,汇往北京、上海、深圳……上一代是这样,下一代——轮到你还会是这样。

上海、北京的房价如此之高,一下子就将几代人的口袋掏空了。有人称,高房价**了三代人。确有道理。不过,年轻一代住进新房也比父辈提前了10年左右。

高房价不能构成**三代人的充分理由,却是父母存*的充分理由。这便是居民高储蓄率的重要源头。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说,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速2009年以来一直保持在28%以上,6月末余额为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3.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2万亿元,同比多增9754亿元。我想其中与房地产有关的原因是,去年楼市低迷,居民不愿意买房,导致储蓄增加较快。申银万国前不久的一则报告里说,近期居民储蓄率呈下降趋势,我想这与上半年楼市*爆有关系,居民花*去买房,储蓄率就下来了。上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也透露出了居民住房贷款大幅增加的信息。

结论是:近几年,高房价是导致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很多人由此迅速推导出了反向的结论:若想降低储蓄率,拉动消费,就必须降低房价——我得承认,有一定道理,但严谨的逻辑论证须待经济学者给出。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