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人掌握网络民意 网络打手身后隐现亿元黑金交易

2011-07-28来源 : 互联网

哪有什么网络**?网络**已经捏在少数人的手里了……为了*,这些人有能力把白说成黑,把黑说成白,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也能轻易让一个人身败名裂

财经时报 记者 李国训

“请不要发表攻击性的口水帖了,还**一个清净吧。”9月初的**,喜欢泡网的小霍在某个业内**发帖表示**。很多人注意到他的声音。然而,攻击某个企业的帖子依然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令他目不暇接。小霍*后沮丧地说,他再也不上这个**了。

实际上,“口水战”为何总是铺天盖地,历经数月也不能停息?是什么力量在背后推波助澜?到底又是什么在潜移默化影响网民的判断和想法?不仅是普通网民,就是一些网站管理者也对此大惑不解。

一种常见的认识是:口水战不过是无聊网友的恶作剧,如同其他“网络**”一般,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网民参与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将决定孰是孰非,事实真相也终将曝光于世。

但在从事**行业多年的谢贤看来,这类观点却未免有些无知和可笑。“你们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有多浑。哪里还有网络**?网络**已经捏在少数人的手里了。”日前,在朝阳区的一个咖啡厅,谢先生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声称。

据谢先生透露说,*近3年来,国内互联网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势力群体,这个群体多以**公司或营销公司的面目出现,他们明里打着“**营销”或“网络营销”的幌子,实际上却做着帮助某些企业打击异己的事情。仅在北京,从事“网络打手”生意的**公司就多达数百家。

更可怕的是,这股势力几乎控制了国内所有的主流**,在全国各地拥有数以万计的兼职员工,并收买了大量的**版主。“为了*,他们有能力把白说成黑,把黑说成白,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也能轻易让一个人身败名裂。”

“网络打手”由来

据悉,“网络营销”这个词由来已久,形成行业规模却是近两年的事情。蓝色光标内部人士透露说,两年前蓝色光标还才刚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去年营销收入达到700万元,今年上半年,网络营销收入更是超过3000万元。

而整个北京地区,每年相关交易就可能多达数亿元。

将目光转向互联网,也成为了几乎所有**公司的共识。除了蓝色光标外,奥美、迪思等知名**企业也在发力网络营销。玄鸟营销顾问CEO郭开森向《财经时报》透露,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提升,企业对网络营销的需求也在大幅提升,目前网络营销市场正风生水起,甚至还存在有价无市的局面。

“一方面,要求在互联网做营销的企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真正有实力接单的**公司却很少,要价很高。”郭开森说,现在网络营销比传统**更吃香,不仅现金提前结算,而且利润更高。

不过,正是由于暴利诱使,以及市场的不规范,再

加上某些企业打击竞争对手的“需求”也相当旺盛,数量庞大的“打手公司”也由此应运而生。

业内资深人士刘韧在博客里也透露说,并不是只有中小公司才雇佣“网络打手”。某知名跨国公司CEO在公开场合大声疾呼停止网络**,并声称深受其害,但私底下他也雇佣**打手回骂“骂他的人”。

传说中的“1024”

百度一下关键词“网络打手”,很容易搜索到一家名叫“1024”的公司。实际上,这家一直流传在IT圈的神秘公司,也是众多“打手公司”的奋斗楷模和发迹传奇。

《财经时报》辗转了解到,传说中的“1024”真名为1024互动营销顾问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北京朝阳区。据该知情人透露,“1024”在成立时,主要是为某市场份额*大的杀毒软件公司服务,后随业务增长迅速,其业务也扩展到其他互联网公司。

该人士还透露说,“1024”的业务内容除了在各大**维护客户的正面形象之外,还参与攻击客户竞争对手的产品及形象。事实上,过去发生在杀毒企业之间的多起口水战中,“1024”就充当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它还因攻击性而被指责为“网络打手”,并引起法律纠纷。

但这些法律纠纷并不能影响“1024”的快速崛起。今年中旬,“1024”首席执行官童紫静就在艾瑞营销年会上公开宣称:“1024先后服务于100多家知名公司、相关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监控10万个**及维护言论的能力,拥有1000人的营销队伍,拥有独到的网络言论监控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提供网络言论的监控报告,同时对相关言论作出反应。”——所谓“作出反应”的言外之意,有需求的人士自然能够心领神会。

一些传媒巨头的触角也开始伸向这个领域。有消息称,4月18日,分众传媒已秘密完成了对“1024”的收购,收购金额为1000万美元。“这还是网上流传的数字,实际据我所知出售价格远远超出1000万美元。”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不过截至发刊前,分众传媒并没有对此给予任何答复。

另有人士还爆料称,在*近沸沸扬扬的一场口水战中,某杀毒软件企业用于打口水战的费用每月多达50万元,其中付给“1024”的费用就达30万元。而在过去3年,1024从该杀毒软件厂家手中获得市场营销费用多达千万元之巨。

廉价的“打手”

“1024”在业界早不是秘密。根据坊间广为流传的说法,“1024”并非只有“1000人的营销队伍”,而是有“3000水军”,另有夸张的说法称,“1024”旗下拥有全国各地的“三万水军”。这些“水军”从何而来?在各地没有分公司的“1024”,为何拥有聘请如此多员工的实力?这些谜团却很少被人揭示。

谢先生告诉《财经时报》,“1024”在全国聘请的营销队伍大多数是失业人士或学生。这些兼职网民分布全国各地,平时通过QQ群发送指令,互有分工。在费用方面,每个帖子少则0.1元,多则0.4元,月薪一般在500-600元左右,以支付宝结算。而平均月发帖量则多达数千条之多。

一位在山西的网名为“流星雨”的残疾人士告诉《财经时报》称,他曾在网上接过多起“发帖手”的任务,也曾帮助别人发布了一些攻击性文字。不过价格很低,没有一次超过0.3元,“发任务的人一般来自北京,有些人还不告诉别人公司名称。相比之下,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的任务不多。”

匿名**助长黑金交易

“水军”成员一般在接到“灌水”任务时,会收到相当明确的任务清单:对方会要求在指定**发布指定内容的帖子,遇到需要注册的**时,对方会事先准备好大量的ID账号。如果是一些匿名**时,任务清单就简单很多,对方会让他们在里面随意发帖。

“实际上,正是匿名**的存在助长了网络打手的气焰。”郭开森透露说,他认为,由于在法律上无法判断陌生网民“畅所欲言”的动机和身份,匿名**出现的攻击性言论往往会很多,而且是非曲直很难辨明。

郭开森把“网络打手”公司比喻成“害群之马”:“这些害群之马不仅毒害了网络营销行业,也毒化了互联网的环境,现在**和以前相比,更容易出现污秽不堪的攻击文字。”

《财经时报》获悉,许多社区网站*近都研究对策,以避免这类“**营销”的文字污染。

据口碑网创始人李治国透露,口碑网目前还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但是已经在防范于未然。口碑网一直禁止用辱骂、攻击性的字眼,而且社区会员还拥有等级体系和身份认证,“认证用户说话更让人信任,陌生马甲在这里则没有威信,因此可能出现的广告行为不多”。

不过,国内普及的博客却可能紧步匿名**的后尘。由于大多数博客都允许匿名评论,这一特点也可能成为营销者的目标。郭开森透露说,目前各大**公司都在研究博客营销,但至今还没有人找到合适的模式。他担心博客营销一旦“发展到极致,也可能背离道德底线,进而摧毁博客行业”。

刘韧也为此感到同样的苦恼。他在博客里伤感地写到:“2003年我写Blog之初,很喜欢和读者的留言互动,读者的留言是我继续写作的动力。现在,不管我批评谁,我的留言就会骂我。当留言被**营销占领之后,我的读者也不愿意在口水之中留言了。”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