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挖空心思制定的政策办法、营销方案,经过层层传达,反复动员,基层仿佛也行动起来了,甚至有些轰轰烈烈,但到验收营销战果时,往往不甚理想,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些执行力问题常常困扰企业管理者。面对员工队伍存在的执行力不足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在此写出来,希望能够给读者诸君一点有益的启示。
一、把正确的人安排在正确地岗位上,去干正确的事情。
中层领导肩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管理职责,其执行能力的高低与工作措施、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一线员工的工作情绪和企业执行力效果,关系着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把提高中层执行力提上了本行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培养中层责任意识:企业执行力从提高中层责任意识入手,使上下达成“执行”共识,使大家认识到,执行政策部署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执行不一定只在重大事件中体现出来,而是贯穿于实际行为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优秀中层领导者是否具有执行责任感,在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均能体现。
三、树立执行标杆:中层应成为执行的榜样。我们多次与中层谈起美国9.11事件,在那次令人触目惊心的恐怖事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是美国纽约州消防队,该消防队共死亡300多人,这些人并非一般员工,而绝大多数是中层执行者,即:中队长或小队长。为什么?因为纽约州消防队有一个队训——后来成了延续多年的传统:中层干部到达事故现场要第一个冲进去,最后一个撤出来。这个队训对所有的中层是一道无声的命令,因为他们都清楚一个简单的道理,自己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表现。结合我们的农行事业,中层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冲击市场,一马当先。只有这样才能带出一支强有力的团队,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合力的优良团队,形成一股冲击市场的有生力量。
四、作为基层行政管理者,对中层的执行力问题应负有“管—教—领”三位一体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基层行管理者不能把主要时间完全投放到处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上,要适时地对中层执行中存在的偏差进行指导,注重对中层的执行行为和执行意识进行监督管理,并针对企业执行力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方案,提高执行力度,理顺执行思路。
简单概括为:知识辅导与准备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前提。帮助中层获得知识技能使其知识能力不断提高,为其执行提供智力支持。
五、将营销方案通过座谈、会议的形式传达到每位员工,动员一线员工积极参与执行方案的制定,通过上下充分交流,达到执行企业执行力的“上下同欲”,同时,也能够保证企业执行力方案更贴近市场实际。如果领导的战略意图与基层员工的所思所想所为不一致,那么再好的方法、措施也形同虚设,也将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只有管理的各个层面与员工在目标执行上达成共识,使执行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因共同的宏伟目标而燃起胸中创业的热情,事业才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