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稳健就是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2011-07-28来源 : 互联网

近日*大的政策调整,是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意味着2008年起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正式转向“稳健”。

其实货币政策转向就是要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好比让一个病人**健康后**大量吃药。

中国的货币政策体系与欧美相比,尽管名称概念形式一样,但实际内涵、运作方式及功能等相差很大。如2008年9月**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采取比美国更强有力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从“从紧”突然转变为“适度宽松”,银行存贷利率全面下调、信贷规模放松、按揭贷款利率过度优惠等。在这些政策引导下,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的14个月里,银行信贷增长了近11万亿,比2006年-2008年的信贷增长总和还多,比2005年前5年的总和还多。

在美国,由于金融体系为市场化运作,金融危机把整个金融体系摧毁后,美联储虽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但银行不敢向企业贷款,企业也不愿贷款,结果注入的流动性多在银行体系内循环。中国的情况则**不一样,当货币政策的管制放松,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地方**、企业、个人,都在过度地使用这个信贷体系。商行向各种借款主体过度放款,因为商行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信贷规模扩张程度。地方**、企业、个人也拼命地向银行借款,因为在过度优惠的信贷政策下,谁贷款谁就获利,而风险则让全国人民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信贷自然从银行体系涌出,从而导致国内资产的价格全面飙升,特别是房地产泡沫在短期内吹得*大。2009年下半年,幸好银监会醒悟并立即采取一定信贷规模管制政策,否则2009年信贷增长可达15万亿之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恐怖!

泛滥的流动性不仅推高了资产价格,也推高了整个经济的物价水平,*后传导到时,国内CPI上涨也就成了一种必然。尽管****在年初看到了问题,并希望靠信贷政策调整来遏制房地产泡沫。但在货币政策没转向的情况下,政策的惯性影响继续发威,还给各商行过度使用这个体系提供政策上的依据,从而使得各商行都在寻求突破对其信贷规模扩张的限制。货币政策不转向,有效管理信贷流动性的正当性就面对困境,这也是当前国内房地产泡沫无法挤出、物价水平全面上升的**所在。

其实,中国经济早就走出了危机困境,2009年中国经济就出现V字形反弹,经济增长很快步入快车道。2010年的经济形势更是好于2009年,因此,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转向常态是必然,否则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不可能的。

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挤出房地产泡沫,切断利用银行信贷炒房的渠道。而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向将是挤出房地产泡沫*为主要的手段,要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常态及理性。

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非信贷的全面收紧,而是让信贷增长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水平,既要管理好泛滥的流动性,也要以信贷促经济增长,以信贷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及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就得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及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就得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及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及风险管理、弱化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并让物价水平回归到正常水平。一句话,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要让非常时期的非常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