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以及一揽子刺激经济的配套政策**,为我国建材行业点亮了希望之灯。
建材行业消费普遍“升温”
在4万亿元投资中,与建材行业直接相关的**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灾后**重建等四大类投资累计达3.27万亿元,占到4万亿元投资中的81.75%,这对建材行业起到了*大的拉动效应,特别是投资直接受益的品种,已****快速增长;而消费类建材行业产品,主要是房地产业下游的装饰、装修材料下半年已开始见到曙光,建材行业正在缓步增长,水泥市场开始 “发热”。
据统计,2009年1至6月全国建材行业总产值完成12332.19亿元,同比增长19.08%;销售产值11922.08亿元,同比增长18.37%。这一数据说明,建材行业已经****快速增长。
按照 “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精神,9000亿元的住房**投资计划已快速启动。**性住房的投资调整,一方面是直接扩大了建材行业的直接需求,另一方面加速了房地产业的早日理性回归,这两点对建材行业都产生新的利好。与此同时,9000亿元的住房**投资计划,无疑为建材行业注入一针“ 强心剂”———钢材、水泥、黄沙、玻璃,几乎所有与建材行业有关的原材料市场被全面拉动。
水泥与钢材*占先机
水泥作为基本建设的“粮食”,是建材行业*重要的材料,也是建材行业标志性的产品,在建材行业中水泥行业占70%。据统计,今年1至6月份,水泥产量7.35亿吨,同比增长14.9%;1至5月销售收入1885.16亿元,同比增长17.95%;利润完成值为103.18亿元,增长20.98%。在水泥需求构成中,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及房地产开发所占比例分别为40%、35%和25%左右,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的集中消费极大地刺激水泥消费。新增的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机场建设、城镇新增经济住房建设及灾后重建拉动了水泥4.8亿吨的需求。由于投资地域不平衡,水泥呈局部**现象,主要集中在灾后重建地区及**建材行业投资地区。其中,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福建及黑龙江等省较大规模的铁路投资,中西部地区如:河南、甘肃、湖北、**等地大规模高速公路建设,都对水泥的消费产生了强大的拉动作用。
国家政策性投资也拉动了对建筑钢材的消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 月,建筑钢材的生产势头良好,其中螺纹钢产量5776万吨,增产104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22%;线材产量4488万吨,增产399万吨,增幅9.7%。4月中旬以来,板材中冷轧与热轧涨价均超过800元/吨,冷轧涨价幅度更是达到1150元/吨,同时,也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
政府采购力推国货建材行业
4万亿元投资的背景是中国为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刺激政策,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以,4万亿元投资应当首先使用在国货建材行业上。6月4日,国家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并表示,国货优先,要制止4万亿元工程采购中歧视国货现象。相关通知还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的,除需要采购的工程、货物或者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等法定情形外,应当采购本国产品。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必须在采购活动开展前,按照国家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
这一辅助政策的**,对包括建材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利好消息。部分建材行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家层面**保护国货的政策,对建材行业复苏起到了实质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