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中国非常*立,是目前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中*立性*好的。”MySpace中国*席技术官谭晓生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
究竟*立程度有多高?谭晓生从技术的角度举了一个例子,“从MySpace拿过来的代码,我们可以随便改,甚至可能被改的面目全非。另外,品牌也可以随意使用。”
与MySpace**是“兄弟”关系
去年四月份,MySpace中国*个beta版上线,一直到8月30日才推出了新版本,并去掉了beta标志。
谭晓生笑着说,测试版推出后,很多人反映打开速度很慢,批评我们本地化很差,骂声一片。其实,在8月30日之前,服务器都在美国。
谈及MySpace中国的成立以及自己的加盟,谭晓生回忆说,自己曾在深圳一家软件公司工作,后来在3721工作多年,直至被雅虎并购。当06年底3721被阿里巴巴解散时,MySpace正谋划进入中国。
MySpace*先招到罗川出任公司CEO,并负责本地化工作。罗川随后邀请谭晓生加盟,并寻找到了HR负责人等。
“MySpace中国不需要向MySpace.com汇报。”谭晓生说,“中国区与MySpace**是‘兄弟’关系,不是母子公司的关系,我们是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工作。只有与MySpace打交道或者商业谈判时,才会走的近一点。”
谨慎探寻MySpace中国模式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MySpace实际上一直在不断做各种尝试。
谭晓生说,“我们对于国内社区网站的格局*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毫不避讳地表示,MySpace在中国目前只是在第二阵营中比较领先。在他的眼中,社区网站的第一阵营是Qzone、校内网和51.COM。
自己给MySpace这样的排名是否与校内网和51.COM获得融资有关,对此,谭晓生认为关系不大。“在社交网站中,如果没有用户,或者不能留住用户,拿到多少的钱都没有用。”
众所周知,MySpace**的崛起与其音乐业务关系很大。但罗川和谭晓生发现,音乐业务在中国很难成功。即便如此,他们从去年开始还是做了许多尝试和分析。
据了解,去年MySpace曾赞助各种流行音乐节、爵士音乐节、摇滚、校园音乐节等很多活动,但是对于品牌的价值提升效果却不明显。另外,在MySpace聚友上注册的音乐人数量还不是很多,无法产生理想的效应。
“中国的音乐环境太恶劣了,与美国的音乐环境大不相同。”谈起音乐,谭晓生很无奈。“再加上盗版的问题,MySpace中国靠音乐开拓市场实际上很难,虽然音乐依然是重要的产品组件,但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去做,只求能保证用户基本的体验,因为有些东西不得不放弃。”
7月17日下午,MySpace聚友在上海宣布,在亚洲范围正式启动“亚洲区游戏开发竞赛”,联合MySpace日本、韩国和印度,让开发者在MySpace平添上开发创新的游戏应用。
此前,51.COM早已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开发休闲游戏,并在获得巨人网络5100万美元投资,进一步提升社区和网游的结合度。随后,校内网宣布开放API,吸引用户上传各种包括游戏在内的应用。校内网还与游戏商合作,采取“联合运营+收入分成”的模式,拓展盈利模式。
谭晓生认为,MySpace与上述两家的思路都不同。相比之下,MySpace会更开放,开发者可以把我们变成平台,而我们对于挣钱以及与开发者的分账**不着急。
“社区网站的趋势已经显而易见,谁能成功还存在很多变数。社交领域还不成熟,归根结底还是人和文化。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用户群,主要的竞争不是公司间的竞争,真正竞争的是前进的步伐,到底谁能*快地知道用户的需求。”谭晓生总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