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调控能管多久

2011-07-29来源 : 互联网

⊙大力 ○编辑 杨晓坤

关于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国十六条出台后,各方面控制物价水平的政策不断出台。为了控制粮油和蔬菜价格,包括严控流通环节成本,直接控制零售环节价格等等行政性手段重现市场。从政策执行的效果来看,似乎还不错。至少从日常生活角度,大家都感觉到柴米油盐以及蔬菜的价格都有明显下降。

由此,投资者对CPI同比再创新高的担忧消散了一些。曾经传言说11月份的CPI同比增幅会高到5.5%以上,但是在国十六条极其相关具体措施出台之后,大家对11月份的CPI同比数据的预期迅速下降到5%以下。某些专家已经出来说,由于翘尾以及行政手段的力量,明年一季度CPI的同比增幅应该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

也许很多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员都是回家买菜做饭的,所以债券市场立刻对菜场的青菜价格和超市的食用油价格作出了敏感的反应。上周以来,各期限的收益率都有超过10个BP以上的跌幅。三年央票的收益率从3.80%一路下跌到昨天3.60%附近。一时间熊市之阴晦之气一扫而空,债券市场在北方冷空气的全面吹袭下显出浓浓的暖意。

但是我们还是对物价的跌幅心存疑虑。如果油价不下降,运输成本不下降,工资还在上涨,这些成本因素继续上扬,那么单靠行政性手段控制的物价能够持续多久?如果被行政力量控制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那么作为支付盈亏独立核算的经营者,是否会继续生产和销售下去?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此,除非行政手段能够干涉生产成本和劳动力工资水平,或者国家给予生产者持续高额的财政补贴,否则亏本的买卖是不可能持续的,那么行政控制手段的直接后果就是供给会不断减少下去。到时候我们会面临价格没涨,但是买不到菜,买不到油的困境。或者是价格没变,但是方便面的每包净重越来越轻的窘境。据说这样的问题已经出现苗头了。

所以我们始终认为,通货膨胀的治理,还是要从货币供给的源头下手。单靠行政命令的控制,没准会让我们回到凭票供应的时代。因此,如果流动性过剩的环境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抑制,那么元旦春节过后,CPI反弹的风险不可小觑。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