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刚:在放弃与坚守中崛起

2011-07-29来源 : 互联网

一个创业者*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勇气、灵敏的判断力、个人魅力。这是张黎刚给予《商界名家》记者的回答。 张黎刚——这位搜狐创业时期的功臣、e龙网的前CEO,正在进行他的第三次创业,他现在的身份是爱康网CEO。前两次创业经历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搜狐和e龙都是成功的网络公司,但这些成功没有使他满足,反而令他大受刺激。“前两次创业我都不是主角,第三次创业我才是主角。”张黎刚如是说,“爱康是**按照我的理念建立的公司,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人们生活的伟大公司。” 似乎一直在放弃 从张黎刚的人生轨迹来看,他似乎一直在放弃。 1991年他从复旦大学退学,放弃了这所**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只身到美国留学。在一个无名的大学默默无闻的等待了一年之后,他获得了南加州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但是他再次放弃了,他的目标是哈佛,他就有非哈佛不进的决心。为了进哈佛,他在那所不知名大学的地下餐厅刷了3年盘子,终于在1995年他如愿以偿。1998年当张朝阳到美国游说他回国创业时,他再次放弃了一直在追求的哈佛医学院博士学位,也放弃了他即将获得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回国成为搜狐的创业元老之一。 如今,当张黎刚开着他的宝马在北京*繁华的商业区穿行时,或许他会感慨1998年的那个放弃是多么正确的选择,而中国给了他多么大的舞台。冲出哈佛仅仅5年,他已经成为中国富人阶层中的一员,宝马和豪宅在2003年已经成为现实。他说,那时候放弃博士学位回国创业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大多数留学生都选择在美国做了年薪10万美元的中产阶级,这些人中其实很多都不比张朝阳条件差,但是他们都没有张朝阳的勇气,张朝阳之所以成功,*先是因为他有直面挑战的勇气。 张黎刚不认为他和张朝阳是朋友,但却不否认张朝阳对他的影响。1998年当他和张朝阳在哈佛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初次见面时,尽管张朝阳看上去不那么热情,甚至有点冷漠,他还是被张朝阳身上的那种**气质吸引了。惺惺相惜,张黎刚自己也是个**情节很重的人。 “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家能够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伟大公司。”这就是张黎刚的目标,就如同当年一定要进哈佛一样,他在努力的实现这个目标,而他接下来的两次创业都是对这个目标的阐释。 在回国的一年时间内,他从搜狐的产品部经理做到产品总监,搜狐的整个架构都是在张黎刚的**下完成的。然而在他即将成为搜狐副总裁时,1999年他又选择了离开。搜狐的经历让他更深刻的理解了互联网。“互联网是以一种革命性的形态出现的,对所有的人有相同的机会。我认为我和那些互联网的成功者有相同的能力,既然有相同的机会和相同的能力,我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事业呢?”张黎刚说,“我在搜狐见证了一个伟大公司的诞生。我想如果没有张朝阳和搜狐这样的公司,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可能会晚到一两年,印度的互联网市场就比中国晚。我在搜狐是看着搜狐怎样从零做到大的,搜狐的成长给了我后来的创业有很大的启发。” 他创业第二站选择的仍然是互联网——e龙网。1999年,张黎刚和三位合伙人一起创办了e龙,张黎刚任CEO。当e龙成功在NASDAQ上市,并成为中国*大的商务旅行与城市消费服务公司时,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在他眼中e龙并不是互联网大潮的真正主角,其影响力也不足以盖过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不可能成为行业**,这令他深感遗憾。而当e龙在几次资本运作之后,几位创业者都变成了股份少于10%的小股东,张黎刚认为已经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2003年他再一次的选择放弃。 “我是不甘于做配角的,我要做有影响力的。与其那样,还不如重新开辟战场,我希望由于我的存在,能够带给这个社会更多的价值。”强烈的成就欲望,使张黎刚选择了第三次创业,就他的个性来说,他是不愿做追随者的。他有挑战**的勇气,他的勇气不仅体现在敢于进取,还在于他敢于放弃。 2004年张黎刚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创业,这次他回到了老本行,选择了健康管理产业。这似乎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但公司的注册名称却是“爱康网”。“在决定从事健康管理的那一刹那,我就在思考怎么用IT的力量来**它。IT技术已经使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成为可能。这一切将改变现有落后的‘医’-‘患’服务模式。”张黎刚解释说。 更多创业信息

  •   
2005年8月1日,在公司前期的架构完成之后,爱康网开通了。从本质上讲,爱康的骨子里流着搜狐和e龙的血。爱康的模式跟e龙类似,以网络为平台、会员制、不经营任何实体,只做桥梁和管理。爱康公司本身并不拥有医疗机构,也不做行医*病的工作,就像当初e龙*立于各酒店饭店一样,爱康也***立于医院而存在,直接为个人提供各方面的健康管理服务。爱康对会员服务的一大特色是雇用健康顾问,对会员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2005年初,爱康在全国已经拥有1000多**生组成的庞大顾问团,这些健康顾问多半来自已经退休的医生。 张黎刚认为爱康是他值得倾注一生的心血去经营的事业。“在互联网行业里,我没有成为真正**性的**者,我想健康产业能帮助我成就这个理想。” 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抢占先机 张黎刚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成功的往往并不是*聪明的人,而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张黎刚认为自己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时间晚了一点,没有把握市场的先机。而他的第三次创业,则占尽了先机,他进入的是一个刚刚萌芽的行业。 对于“健康管理”这样一个新概念,大多数人还很陌生。而爱康,就如同当年的搜狐,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抢占到这个大市场的先机。 张黎刚对自己的市场判断能力很自信。“互联网之后,下一座金矿是健康产业。”张黎刚拿了两组数字:美国*大的产业是健康医疗,占到GDP的14%,欧洲的占8%,中国现在还不到2%,这就是很大的金矿;另外一组数据是美国20%的慢性病患者,占用了美国80%的医疗资源。西方国家有一个普遍承认的成本核算:即在健康管理投资1元钱,将来在医疗费用上可减少8至9元钱。在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医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国家正在寻找一些关于慢性病的相关解决方案。因此从政策层面来讲,国家肯定会支持爱康这样的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的发展。 他认为健康管理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白点。医疗机构普遍拥挤、服务态度较差,以及医疗保险、医药分离等机制正处于改革中,很多人对医院望而却步。而一些体检中心、健身场所在提供*初的体检之后也难有后续服务。中国人普遍还是生病了才去找医生,处于“亚健康”状态以及可能发病的“高危”状况下时不知道该去找谁。 “看上去服务*差的行业往往是发展不足、社会*需要的行业。中国的中产阶级崛起,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将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张黎刚强调“爱康网是根据美国疾病管理协会的标准来提供服务的。”他在哈佛的经历也带来了难得的资源,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即是哈佛大学医学研究生院院长,医疗专家团队里也有很多哈佛的教授。 爱康的模式实际上是拷贝了美国健康管理公司的模式。2003年9月,离开e龙、正在考虑自己该干什么的张黎刚在飞机上偶然看到一本健康杂志,这让他想起了美国的一个产业——健康管理。在美国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超过9000万美国人在使用健康管理的服务,而中国在这方面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美国生活的一些小小片段,给他带来了创业的灵感。 在美国,健康管理公司的服务对象是大众,而直接客户却是健康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是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健康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风险,将投保人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或者已经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疾病管理中心,由他们对投保人进行日常后续管理。健康保险公司将保险费的一部分抽出来交给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健康管理公司实际上承担了保险公司的外包服务。据美国霍普金斯医学会的统计,由于健康管理公司的出现,健康保险公司的直接医疗开支降低了30%。从另一个角度说,健康管理也可以看作是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这样可以吸引并留住客户。目前泰康人寿、上海中宏人寿已经开始了和爱康的合作。在中国保险市场竞争加剧、不断成熟的环境下,这也将是中国健康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爱康目前已经拥有了60万有效会员。这些会员大部分是保险公司客户,以及电信、银行等高收入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大公司已经接受了我们的理念,把健康管理作为一种福利送给员工。但我们更多的客户来源于保险公司。” 在张黎刚的谋划中,爱康将会成为影响中国人健康观念的伟大公司。“这是我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的一次创业,也是把我*熟悉的医学和IT经验结合起来的一次创业。”爱康的另一大优势是其掌握的IT手段。爱康公司借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癌症研究中心的预测模型,经过协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研室结合中国人的疾病特点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一套自动化健康管理软件。参与健康管理的客户只需要回答一些问题,计算机就可以分析、预测客户未来会得哪些慢性病,建议应该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等等,这将使人们享受预防型的健康管理,改变生病才到医院的观念。 更多创业信息
  •   
  •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