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儿陈伟华:“父亲陈云是我的良师”

2011-07-29来源 : 互联网

《环球人物》杂志第40期

n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余 玮 吴志菲

n

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们来到中,工作人员把我们迎进陈云同志生前居住的地方。会客厅里还保持着简朴的原貌,墙上挂着陈云82岁时书写的条幅“多做就是少做,少做就是多做”。陈云的塑像被安放在大厅正**,睿智而慈祥,让人一踏进这里就联想起这位老人不凡的一生。

n

落座,二女儿陈伟华微笑着迎了出来,“我挺普通的,不知说什么好”。朴实的语言和外表,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她指着墙上的条幅说,“这正是父亲的‘养生之道’。父亲身体一向不好,说自己是‘木炭汽车’,走走停停,有时还要有人推一推。”

n

1979年,陈云重新担任***副总理已是74岁,而上一次他在这个岗位上是1954年,前后相隔了25年。晚年的工作,正处在中国历史性的转折和现代化建设启动时期。从大局出发,陈云根据自己的身体,总结出这句名言,意思是“坚持量力而行地工作,坚持做认为*必要的工作。”他经常提醒比他年轻的****同志,不要每天24小时连轴转,“开会不要开死人。”

n

陈云和妻子于若木有五个孩子,长女陈伟力、儿子**、女儿陈伟华、女儿陈伟兰和小儿子陈方。他们中有教师、有干部,也有企业家。虽然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都继承了父亲同一个特点——好学。直到退休,陈伟华仍默默耕耘在教师岗位上。对她来说,父亲既是慈父,更是良师。

父亲的“万分欢喜”

n

受前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的影响,陈伟华从小就向往当一名**的人民教师。但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理想却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匆被实现了。

n

“**”期间,陈云受到冲击,母亲于若木*自一人去了湖南“五七干校”,哥哥、姐姐、妹妹也先后被分配到了外地,只有陈伟华和正上初中的弟弟留在北京。

n

1968年,高中毕业的陈伟华和其他同学一样,准备奔赴工作岗位。好不容易被分配到丰台区学校工作的陈伟华,却因为调阅档案时发现她就是主张“包产到户”的陈云的女儿,于是被退了回来。*后,陈伟华被分到北京怀柔县当乡村小学教师。

n

怀柔,一半是平原,一半是山区。陈伟华自然想去条件稍好的平原地区,可偏偏被安置到长城脚下的辛营公社。小学校里,窗子没有玻璃,黑板是泥灰抹成的,用得久了黑漆剥落,白花花的。

n

陈伟华回忆说,“**”期间,父亲受冲击,一度被迫离开北京到江西“蹲点”,但这反而给他提供了一个**的学习机会。父亲15岁就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工,养成了一辈子爱读书的习惯,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在“**”动荡中。

n

“翻开父亲读过的这些书,能清楚地看到他用不同颜色的笔留下的道道、杠杠、圈圈及批注。当时他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又身处逆境,但看着这些字迹,可以想见他老人家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在读书,又是怎样专心致志地在思考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n

1970年12月,在怀柔农村任教的陈伟华给远在南昌的父亲写了封信,述说了自己的学习愿望。陈云接到信后,当天就怀着“万分欢喜”的心情给二女儿回信。他在信中说:“***、***、**的著作很多,但我看来,只要10本到15本就可以了。”他又教给女儿,怎样从《马恩全集》中找到必须看的《**党宣言》和《****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封普通家信,却成了一本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

n

1971年4月,陈伟华才有机会到南昌去看望父亲。一天吃过晚饭,陈云把陈伟华叫到身边,“你还要多了解世界的大事,爸爸送你一本《世界知识年鉴》,这几天你把它通读下来,我要提出问题你来回答。”在南昌探亲的20多天里,陈伟华和父亲在一起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在读书中度过的。

n

“南昌的生活条件比北京差很远,春天刮起大风,温度很低。父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都要读书到深夜11点以后。他在南昌一共住了两年零七个月,除了每天去工厂参加班组会外,其余的时间几乎都用来读书。”

肩上挑着6亿人的生活

陈伟华认为,正是父亲对***主义理论孜孜不倦地学习,才总结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和“交换、比较、反复”这15个字,“可以说,父亲的3卷文选,从头至尾贯穿的正是这种精神。”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直接**了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稳定金融物价、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为巩固新生政权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且他对经济建设有自己*到的认识。

“1956年父亲在八大就提出国家市场跟自由市场、国家计划跟自由市场的关系,认为需要有市场做补充,”儿子**曾回忆说,“我父亲看问题有一种历史观,他往往从各个国家和不同阶段对比当中去看问题,他并不是很相信一种特别的模式,比如说苏联的模式。”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农业非常困难,陈云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来可以用分田包产到户的办法改变农村政策,结果在当时被认为是修正主义,错误路线。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再次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读中学的时候,正好是困难时期。有一次他问父亲,为什么好久不去公园散步了,因为父亲原来特别喜欢散步,去了公园跟苗圃花工能一聊聊好半天。他说:“现在群众吃不上饭,我没脸见群众。”他老说:“我肩上挑的是6亿人民的生活,我得对得起老百姓。”

“因为心里有一股气支撑着他。”在儿女眼中,虽然父亲经历过政治上的众多挫折,承受很大的压力,但他内心总能保持平静,丝毫没有悲观失望。

1977年恢复高考后,陈伟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大学这个知识殿堂,她有了系统掌握中国和世界历史知识的机会,眼界更开阔了。1982年大学毕业后,陈伟华被分配到国家人事部,后又被抽调到广电部工作。

成为一名国家干部,陈伟华有了安定感。此时,陈云却突然听说现在学校非常缺教师,师范学校招生困难,教师社会地位比较低。他立即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切实解决他们的住房等实际困难。为了起带头作用,陈云说服女儿“归队”——回到学校去当一名教员,“你是师大毕业的,就应该教书育人。”

在上个世纪 80年代,放弃人人艳羡的国家机关干部去到中学当教师,这毕竟是人生角色的一次重大转换。考虑再三,陈伟华在 1985年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成了一名历史教师。

核桃、评弹伴晚年

陈云生前曾给家人定下“三不准”原则: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接触他看的文件;子女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他还特别交代,孩子上学不许接送,不许搞特殊化。陈云以自己的言行、品格影响着他的儿女们。

“父亲70多岁时,医生建议他多活动活动关节。当时我还在辛营公社工作,那里盛产核桃,我找到公社的老乡,挑了两个核桃送给父亲。”谁知他这一搓,就再没有放下过,这对核桃成了他的心爱之物,伴他走完了生命的旅程。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陈云都少不了攥在手里。天长日久,核桃被磨得锃亮,他也越发喜欢,常对家人讲:“这就是我的健身球!”

十四大以后,陈云过着安静的退休生活。在这段时间里,评弹成了他*好的“伙伴”。“评弹在父亲青浦老家非常流行,他小时候就和评弹结下了不解之缘。1959年养病期间,他又重新听起来。在这之后,他听的评弹书目之多,在全国恐怕是*一无二的,评弹界尊称他为‘老听客’。父亲病重住院期间,那台老式的录音机一直放在他的床边。每当我去医院看他,听到病房里传出一声声婉转轻舒的琵琶声,就知道他是安详的,舒服的。”

于若木曾写过一幅字,就两句话:“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对陈云一生*好的写照。“他很早就进入**委员会,后来又是党**副主席,在党的核心**岗位上工作了70年。可他非常低调,在世时要出他的文集他都不肯。”建国初期,陈云已是党**的五大书记之一,但他始终要求有关部门在待遇上、宣传上不能把他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并列。苏联政府赠送汽车给五大书记一人一辆,他坚持把给自己的那辆车退回。**在实行薪金制时,把五大书记都定为国家一级工资,他主动提出定为二级。这些事,曾经在中南海内传为佳话。

从1985年成为北师大附中的教师,陈伟华一干就是20年,直到退休。“当教师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挺适合这个职业的,也找到了乐趣”。如今,陈伟华已是桃李满天下了,她几乎记得每一个教过的学生。从学生身上,她看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问及平时的爱好,这位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沉吟许久,说由于专业的原因喜欢读一些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也喜欢毛主席诗词,几乎都会背。

1995年陈云去世后,每年6月13日,陈伟华的母亲都要率子女和陈云的历届工作人员聚一聚,共同追思陈云。陈伟华曾多次到上海青浦、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书店虹口分店等父亲生活与工作过的地方,缅怀父亲。

每当夜深人静,陈伟华便会忆及童年与父亲相处的情景:“父亲很忙,没时间和我们在一起。一次,我从托儿所回来,见到父亲扭头就跑,因为对他太陌生了。每次见面,父亲总是把我拉到怀里,用胡子亲我,还问‘扎不扎?’我咯咯地笑。父亲离开家人已经十几年了,可当年那被‘扎’的感觉似乎还留在我的脸上。”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