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贷款、放松**监管、打造自由经济环境,这带来活力,也留下隐患
n《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林利杰
n当一场经济风暴突然袭来之时,中东的骄阳,正热辣辣地晒在818米的****高楼迪拜塔上。这里的电梯,时速高达64公里,是世界*快的电梯,似乎象征着迪拜酋长谢赫·****·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发展经济“快些,再快些”的雄心。他有句名言,羚羊要比狮子跑得快才能活命,而狮子要比羚羊跑得快才不会饿死——“只有比别人跑得快才能获得成功。”
n耗资逾40亿美元的迪拜塔将于2010年1月4日正式落成,届时,迪拜酋长谢赫将在此庆祝自己登基4周年。然而,就在距离纪念日一个多月前,迪拜*大的国企“迪拜世界”因无法按期偿还600多亿美元贷款,引发迪拜债务危机,62岁的谢赫,不得不面对他执政以来*大的考验。这位**伯世界的改革家,终于因为跑得太快而遭遇困局。
n这个君主很现代
n谢赫出生于1947年7月15日,是迪拜前酋长拉希德·本·赛义德·阿勒·马克图姆4个儿子中的第三子。幼年时,家中的当家人是他的爷爷萨义德。每天晚上爷爷都会在家里召开非正式的御前会议,他就坐在旁边听。谢赫是个很聪明的学生,记忆力**。1958年,爷爷去世,父亲拉希德继位。父亲希望谢赫能接受正统的英国教育。1966年,谢赫去了伦敦,就读于剑桥大学。后来,他又在蒙氏少年警校接受了半年训练,取得了*高荣誉。
n1968年, 21岁的谢赫被父亲任命为迪拜警察总监。3年后,拉希德和其他酋长国的酋长签约成立了阿联酋。同年,谢赫担任阿联酋国防部长。
n1990年,父亲去世,谢赫的哥哥继任酋长。16年后,谢赫从哥哥的手中接过酋长的权杖,开始自己的时代。
n登基之后的谢赫表现得与众不同。在当年《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中,记者这样描述谢赫:“他的外表看起来和他200年前的祖先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在他的内心**是一个现代君主。”他的胡须修剪得很整齐,喜欢穿宽松的凉鞋和**伯长袍,戴白色头巾,周身散发出**伯香水的味道。他的办公室不在宫殿,而在摩天大楼中,在办公室里他会不停地打电话和处理手机短信。他视察时常常只开着一辆车牌为迪拜1号的白色奔驰G级越野车,还喜欢随意走进市中心的购物广场,看看老百姓买什么、吃什么,而且从来不带保镖。
n只要不出国,谢赫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都会乘他的直升机在迪拜上空盘旋一圈。他精明地看出了迪拜的潜力所在:地理航线上,它处在伦敦和新加坡之间,是一个航运中枢;而中东地区此起彼伏的冲突,为政局稳定的迪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外国劳动力。
n在**伯世界和西方之间,他小心翼翼地游走,专注生意而不得罪任何一方。有人批评他跟所有的有*人都做生意,无论他们的声誉和动机如何;还有人说他利用本地区的不稳定局势赚*,并使用廉价劳工。但另一方面,正如媒体所评价的,迪拜是*能容忍西方的中东国家,而谢赫也是西方乐意交往的人。因为谢赫“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西方式的、尊重产权的环境”,在这里可以豪饮,也可以衣衫暴露,而这些,原本在伊斯兰法律中是被禁止的。
n一位作家写道:“在过于政治化的中东地区,迪拜*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不搞政治。”谢赫也坦言:“我们不想成为任何一种政治力量,我只关注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
n对于迪拜本地人来说,迪拜是一个梦幻国度,迪拜**给予公民很高的收入,并且免税。这里的每一个本地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由**负责,年轻人只要愿意,可以一直免费读到博士。
n因此,在迪拜很难找到不支持谢赫的人,在当地建筑上,随处可见他巨大的头像,脸上挂着迷人的笑容。
n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纽约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
迪拜立国之初,只是沙漠上的一个小渔村。它位于**伯世界与印度的贸易路线之上,有着做贸易的传统。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迪拜也只有数千居民。1966年,迪拜**在离海岸线12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石油,但储量不多,如何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迪拜统治者日思夜想的难题。
上个世纪70年代,谢赫的父亲拉希德把石油这个经济命脉和阿里港这个航运枢纽交到了自己器重的谢赫手中。当时经济萧条,老酋长却要建世界*大的港口,今天看来,此举富有远见。1977年,谢赫又接过迪拜机场的管理重任。8年后,谢赫一手打造了阿联酋航空,这是迪拜经济起飞的序曲,也奠定了迪拜作为世界*繁忙的货运和集散地的地位。
谢赫要打造的是一个“一站式”的商业和金融之都。他希望凭借高端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迪拜可以迅速崛起为中东*国际化的地方。在迪拜建设的高峰,全世界10多万台工程起重机中有15%—25%都集中在迪拜,而全世界*有野心和想象力的建筑师也流连于此。于是,世界上**家七星级酒店、全球*大人工港、世界*大人工岛和全球*高楼在迪拜拔地而起。克里斯蒂、苏富比等世界知名艺术品拍卖行,也纷纷在迪拜开设分公司,就连法国卢浮宫也计划在迪拜开设分馆。有美国记者问谢赫,为什么总想要在迪拜搞“*大”、“*高”、“*豪华”的东西,他反问:“为什么不呢?如果你们在纽约可以得到,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里得到?”
作为酋长,谢赫的工作就是为迪拜的大手笔“拍板”。2001年的“9·11”事件对航空业造成沉重打击,而阿联酋航空却签下了很大的飞机订单。谢赫说,现在不买,日后的价格会更高。著名的**伯塔酒店的建设,也是他*终拍板。他要让迪拜有一个像埃菲尔铁塔和悉尼歌剧院那样的标志性建筑。他希望迪拜经济年增长率达到11%,到2015年GDP翻两番。为了这个目标,“我只有一个速度:全速前进!”
但在这种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金融泡沫不可避免。特别是谢赫想把迪拜打造成世界级的金融中心,这被业内视为过于激进。毕竟,在迪拜养活一棵树,每年就要花费2000美元,因而在沙漠中建一座“纽约”,代价会有多大不言自明。
发展快,债务增长更快
谢赫的愿景设计很好。在普遍依赖石油出口的中东,走出一条非石油经济的可持续之路,无疑是明智之举。
那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世界经济仍能持续增长,迪拜或许不会有大麻烦,至少麻烦不会来得这么快。迪拜经济近年来始终保持稳定,这也是金融危机初期,迪拜能成为很多人眼中避难所的主要原因。然而,迪拜也不能超脱于经济周期的规律之外。
迪拜是君主国,经济由中央控制。所有大公司都在**的庇护之下,被统称为“迪拜世界”。迪拜世界是迪拜**主权投资的旗舰企业,其各类资产总额为990亿美元,分布于全球100个城市,业务涉及交通物流、船坞海运、城市开发、投资和金融服务等四大领域及诸多细分行业市场。当然,*特别的还是它旗下拥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迪拜棕榈岛集团,正是这个集团开发了赫赫有名的迪拜塔和“世界岛”——占地5.5平方公里,由300个形状模仿世界各大洲的人工岛屿组成一个微缩版的地球,工程预计耗资140亿美元。棕榈岛集团大量借债,其财务危机成了此次迪拜危机的导火索。
作为迪拜的总设计师,谢赫的经济理念,包括大量贷款、放松**监管、打造自由的经济环境等,既给迪拜带来了活力,也留下了隐患——大多数所谓的投资都变成了投机。尽管迪拜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债务却增长得更快。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是骑士,也是诗人
谢赫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爱好,那就是赛马,这也是马克图姆家族的传统。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迪拜王室在马身上花的*不少于10亿美元。谢赫在迪拜拥有世界上***马场之一的戈尔多芬马场,在英格兰、爱尔兰和美国,他还有好几个马场。他甚至专门定制了一架波音747飞机用来运赛马。就在迪拜危机爆发的第二天,谢赫还花35.5万英镑从英国购买了3匹名种马驹,用专机运回了国。谢赫大力支持的迪拜赛马世界杯,是世界上奖金*高的比赛,所有骑师和练马师的参赛费用都由迪拜承担,骑师还可免费入住迪拜的七星级酒店,冠军奖金高达800万美元。
谢赫的一个儿子在2006年亚运会上拿了马术耐力赛金牌,另外几个儿子也拿回了马术耐力赛团体金牌。更值得一提的是谢赫的二王妃哈雅,她是国际马术联合会主席,从1986年到1992年,5次获得全国马术比赛冠军,2000年参加了悉尼奥运会马术比赛,她是**个参加马术比赛的**伯妇女,也是**位参加奥运会的**伯王室成员。
谢赫还是一名诗人。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开始写诗。后来,他把一些诗匿名寄给了报社,发表之后,一位著名诗人和了一首诗,给当时初涉诗坛的谢赫很大鼓励。如今,谢赫被公认为*著名的**伯诗人之一。
作为诗人和梦想家,谢赫也许不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反思历史,或对比、总结;但作为迪拜的总设计师,在这场债务危机之下,他需要的就不仅仅是热情了,更是理性和胆识。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