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个消费**多元的城市。关于周末恒隆广场名店的盛况,圈内**评论是“热闹得好像家乐福”。流行百货店的朋友说,“两千多元的小西装,迅速就能卖掉”。与此同时,淘宝也培养了大批忠实顾客,她们或是见多识广,对百货店动辄八九百元的上衣表示不屑,或者是热衷便宜,觉得一条碎花连衣裙80元的主流价格实在诱人。
这三种女人基本井水不犯河水。但有趣的是,贵价和平价时装品牌的买手都给我们同一个信息:附件多的东西更好卖。而她们也说,上海女人是**理性而且强势的,不满意就“用脚投票”,选择离开,这时候,买手们一概得写报告,检讨为什么本季的衣服卖得不好。
令人惊讶的是,不仅是服装这种上海女人买起来驾轻就熟的消费品,连买葡萄酒,上海女人都相当厉害——“在**都很特别”,这是波尔多葡萄酒协会市场总监PascalLoridon的评价。在巴黎的餐馆里,通常是男人给坐在身边的女性点酒;而在上海,则是女人掌控点酒权,她们想喝什么,身边的男人就得跟着喝什么,更有甚者,一群年轻女子坐下来点一支酒分享。整个中国被进口的波尔多葡萄酒,有一半在上海被卖掉。他甚至结论说,上海是一个女权消费占主导的城市。
我们此前采访过一位在上海街拍的法国摄影师,他说,上海希望自己成为东京、伦敦或者巴黎,而北京则只想成为更好的北京。但至少上海女人以她们自己的消费行为,显示了这个城市*一无二的魅力。她们甚至不屑发声音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