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应对红海的战略转身

2011-07-29来源 : 互联网

随着风机产业日渐加剧的白热化竞争,“红海”时代将要来临。金风科技未雨绸缪,构建风电产业多元化格局,正在完成从设备制造商到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性转身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8月26日,***常务会议将风电设备行业列入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名单,对于金风科技这样的行业**企业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这一政策将把众多的市场挑战者拦在门外,有助于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

2009年9月1日,金风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在未来几个月在香港上市。根据公告,金风科技H股发行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化业务拓展、新产品***研发、市场**等等,以及用于大功率风电机组产能建设项目,包括南京产能基地项目、北京亦庄综合基地项目和新疆定子生产基地项目。

在中国风电突飞猛进的时期,这家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开始了重大战略调整,而此次备战香港股市,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为其战略实施筹集资金。这家多年稳居国内市场份额**的“风机老大”,已经**单纯满足于风机制造。在设备制造的利润率随着竞争而不断下降的时候,逐步向利润率更高的综合服务领域迈进,这是金风科技顺应市场变化的战略性转身。

金风科技*席财务官余丹柯说,2008年的市场行情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事实上,去年已经有太多的资金流入风电设备和零部件的生产领域,市场的反应比想象来得更快:一年间,相对供不应求的形势急转而下,今年,大多厂商们已经开始担心价格下跌和生产过剩的问题了。风机产业的“红海”时代将要来临。

“行业会面临激烈竞争局面,也会出现整机设备制造商的整合,但*终市场会决定实际产能”,余丹柯对《中国投资》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向上游和下游扩展,从设备制造到综合解决方案提供的转型,让金风科技比其他厂家更有能力应对市场的疾风暴雨。

份额下降的背后

金风科技是中国*早的风电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自2001到2007年连续7年增长率达到100%,一直都稳坐中国风电设备销售份额头把交椅。不过这种形势在近两年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风电市场的**式增长,企业蜂拥而入,金风科技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到2008年,大连华锐的市场份额**次超越金风科技,排名在国内**。对此,余丹柯告诉《中国投资》,“我们一直按照我们的战略在作,一年一个台阶地往上走。但是没有想到中国的风电发展不是这样的,而是大跃进式的发展,去年,我们实现了100%增长的情况下,市场份额还下降了,这说明风电市场的发展超过了这个速度。这是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风机设备制造商普遍遇到的问题”。

银河证券的分析师沈立春对《中国投资》表示,其实金风科技的市场份额下降是很自然的事。在保持了多年的高份额情况下,尤其是大国企进入市场后,金风科技自身能力保持**是很难的,与国有企业相比,其规模上的地位在下滑,它不可能一直都是**老大。

在市场以两倍的速度增长的同时,金风科技一直以来所采用的零部件全部依靠外购的生产方式,让其生产扩大不得不受制于关键零部件供应能力。

到目前为止,金风科技仅有发电机和控制系统实现了部分自给,其他主要零部件依赖外部厂商提供。这种“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经营模式有其自身优势:减少了其在产能上的资本投入,能*大程度地利用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而且从金风历史来看,这种经营模式在过去10年中大多是成功的,是其业绩逐年翻番的基础。

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在2008年的特殊市场环境下,这个缺点被放大了:金风科技获得了700台兆瓦级机组订单,然而,因其供应商无法迅速放大产量,尤其是轴承方面,未能及时供货,导致*终仅完成了一半的订单。而具有较高的零部件供应能力的风机厂商异军突起。

这样的市场环境不会持久,余丹柯认为。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拉开帷幕。他预计*迟到2010年,国内风电机组制造业将进入供过于求的状态,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风机作为大型装备产品,需要20年稳定运行,因此业主在选择风机制造商时不但要看价格、产品可靠性,更要看风机制造商的服务能力。

单纯依靠“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模式显然不足以应对这种形势。因此,金风科技对这种经营模式的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这也是其多盈利点战略*早开始的一个部分。

拓展供应链

“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风机制造的利润下滑是难免的。而关键零部件的利润比较好,对于金风而言,我们看好它电控部件的制造业务”。沈立春说。

“2007年的时候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多”,余丹柯介绍。为了加强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金风科技采取的措施有:利用资金优势在短期内帮助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产能,如增加预付款比例、建造叶片厂房出租等等;利用大量采购的机会和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保证供应商对金风科技的供货;加强对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掌握,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参与零部件生产。

今年6月,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参观瓦轴集团,双方达成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轴承是瓶颈零部件,特别是对于金风的直驱式永磁风机来说,其主轴的要求很高,国内很多厂家都不能达到。合作的目标就是希望能用国内轴承替代进口”。余丹柯表示。

除了轴承,金风科技与国内做电控的团队结合,在国内变流和变桨系统的制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战绩。

其中,电控系统占风电机组成本的10%以上,由于生产难度高,国产的电控系统一直不过关,长期依靠进口,不但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还会因供应不及时影响生产;另外,在国内风电机组价格回落的情况下,通过电控系统实现国产化以降低成本显得尤为紧迫。

今年5月,其全资子公司金风科创在北京亦庄建设电控生产车间、风电服务中心及其售后维修车间,建成后将形成3000套兆瓦机组电控系统的设计生产能力。预计到2010年底金风科技风电整机产能约2000台,公司未来3000套的电控系统产能应该完全可以实现配套。

从行业高度看,零部件约束本身会随着行业的发展、零部件供应商的增加而迅速得到缓解。余丹柯说:“到2008年下半年供应链的问题已经在缓解,零部件价格也开始下降了”。

他指出,金风科技2009年1季度已基本实现预定产能计划;再加上目前正在建设的西安、酒泉和南京基地,其产能将满足全年的市场需求。

与零部件供应链并行的战略扩张是对原材料的控制。2008年金风科技投资3400万元参股了刚成立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尽管国内有不少稀土企业,但是选择一家新成立的民营企业无论是成本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是比较便利的。

永磁材料是金风科技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必需的关键材料,主要是从稀土中提取的铝铁硼。通过本次股权合作,金风科技可以参与永磁体资源的开发,对保障稳定、安全、低成本的永磁体原材料供应以及完善产业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获取核心技术

对于金风科技来说,收购世界上**家研究直驱式风机的德国公司VENSYS大获全胜。2008年4月,金风科技斥资4120万欧元购买了VENSYS公司70%的股权,同时,金风科技提供了2000万欧元的流动资金给该公司,还购买了一个当地的工厂作为这家德国子公司的生产基地。

这项并购案给金风带来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是明显的。其一,金风因此获得了VENSYS在世界各国的技术使用客户,印度、阿根廷、欧洲等国的客户可以每年提供技术使用费给金风。其二,德国公司成为金风科技三大研发基地之一,其成熟稳定的团队在更高兆瓦级的风机研发方面给金风科技贡献了不少力量,参与了金风科技2.5兆瓦和3兆瓦新产品以及电控技术等零部件的研制,2.5兆瓦和3兆瓦新产品分别将于8月份和第四季度下线。其三,收购VENSYS后,金风科技随即又通过VENSYS收购创建了VENSYS制造变流和变桨系统的德国子公司,同时,利用VENSYS的高端德国制造品牌打入欧洲市场。

而也正是金风科技的介入,永磁直驱式风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从前几年的20%提高到了现在的25%。这项技术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是可以省掉齿轮箱。这是中国并不具有优势的零部件,同时齿轮箱会降低3%-5%的电机效率;二是对电网的匹配性更好,当前中国风电发展的*大约束就是风机的入网性能问题,而永磁的电机在满足这个标准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匹配电网。

这些年中,金风科技的主要机型750KW机组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然而近两年,金风科技的优势机型开始慢慢地被兆瓦级风机所取代。

大连华锐、东方电气迅速成长,与金风科技并列成为了中国具备1.5MW风电机组生产能力的3家企业。目前,他们也都开始了2MW以上机型的研制。湘电股份的发展也咄咄逼人,其与日本原弘产合资公司生产的2兆瓦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在内蒙古大唐**卓姿风场正式并网发电,也成为兆瓦级风电机组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在这个技术为王的行业,即便是每年投入6%的销售收入到研发领域,金风科技也感受到了压力。正如武钢所说,“金风科技在真正竞争环境下的成长历程刚刚开始”。

所幸,持续的投入和积累使得金风科技的研发优势在业内可谓翘楚。作为唯一的“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风科技先后承担了“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支撑项目及863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

目前,金风科技拥有北京、新疆、德国三大研发中心,其中实际注册资金已达到4.5亿元的北京亦庄总装基地已成为重中之重。除设在德国的研发中心外,位于总部新疆的研发重心已向北京转移。

新服务商

2008年5月,金风科技发布公告,将其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风电厂100%的股权和乌拉特后旗风电场100%的股份出售给大唐电力。这是其进军下游、向风电服务商转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我们正在转向一个解决方案供应商。金风科技已经从单纯的风电设备制造商,过渡到综合拥有技术研发、风机制造、风机服务和风电场投资多项盈利点的风电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余丹柯说。

除了上游的技术研发、风机零部件原材料制造、风机制造,金风科技还展开了一系列风电服务领域的业务。如从*简单的风机安装调试开始,到风电场的咨询服务、风电场运营管理、风电场的投资和转让。

沈立春告诉记者,“我们看好金风科技的风电场服务这块业务”。

2007年4月11日金风科技注册成立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专门负责风电场的开发销售,作为新盈利模式的代表。其具体运作模式为:由北京天润选址成立风电项目公司,并统一采购金风科技的风力发电机组;当该风电场建设完成之后,通过出售项目公司的股权来实现投资收益,同时也拉动了风电机组制造的销售。目前金风在建及已经完工的风电场项目共有9个,合计金额预计在25亿元左右。

东方证券分析师邹慧认为,这些项目预计将在今明两年共为金风提供8亿元左右的税后净利。在风电机组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这些收入将为其利润增长开启更大的空间。2008年金风科技税前利润中超过10%来自于风电场项目投资收益,这些项目带动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风机销售收入。

“一个长期发展而且成熟的行业,常常会经历一个利润率从上游零部件,转移到中游整机制造,再转移到下游运营、服务的过程。**上大的能源设备供应商如西门子、GE等,从长期服务合同中获得的利润都超过整机制造。风电行业目前还处在行业发展的初期,主要利润率还集中在零部件制造。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业主会对服务和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会促使设备供应商更加重视服务和运营,更多地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和运营创造客户认可的价值”。余丹柯表示。

之所以金风科技能开拓出这些领域的业务,是因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分析师认为,风电设备制造技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许多财务投资者和电力投资运营商虽然对投资风电热情很高,但由于专业知识受限,并不愿意承担前期风险,金风科技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风电厂和乌拉特后旗风电场出售给大唐电力的案例也表明这种需求的现实意义。邹慧表示“这对于我国未来风电设备制造商经营模式的转型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但是沈立春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目前金风科技的风电场投资大多是5兆瓦的小风电场,资金需求少,开发周期短,但也需要地方政府批准。而国内的氛围不利于这项业务的拓展,因为地方政府可能并不欢迎这种开发再转让的模式,因此金风科技想拿到风电场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借机出海

“多元化意味着,在方向上向研发、服务、投资领域发展,在地域上向海外扩张。海外市场上,我们有很大的目标和战略”。余丹柯说,“争取3-5年能够让海外利润超过10%。”价格低廉是中国机组的优点,但金风科技希望能突破这种成见,在海外市场走高端路线。

2008年德国子公司VENSYS为金风科技带来了300万欧元的利润,一部分是技术带来的,一部分是生产设备带来的。“海外业务的**点就是继续发挥VENSYS的技术开发优势,同时生产一些高端品牌的产品出售到欧洲、美国。在德国的高成本下,量不可能做大,*多不超过100台,但是我们觉得已经够了”,余丹柯说,现在更希望的是通过该公司进一步获得瑞典等国的技术。

金风科技拓展海外市场的第二个机会是金融危机带来的。“现在国外有一些已经开发到一定程度的项目,如拿到批文了做好了测风了,突然之间因为金融危机融资中断了,没有资金了,他们就会来找中国的企业”,余丹柯介绍,“我们就去投资,只要我们能达到一定的股份比例,我们就要求用我们的机组。”

目前,金风科技正在美国与一家公司谈判,进行合作。这个合作的关键是把金风科技的机组运用到美国的项目中,以获得在美国的运营业绩,在保证正常运营几年之后,金风科技的机组将得到银行的认可,这时候再将机组大批量销售到美国,价格就不会太低了。

“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跟开发商合作”,余丹柯说。如他们正在澳大利亚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金融机构寻找大型风电场开发商,“我们是带着资金去的,处于资金困境的企业也不会把金风的机组价格压太低”。

当然,除了这几个途径,金风科技也不会放弃低价路线。“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成本低,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一些欧洲的大型风电开发商跟我们谈合作,但是我们比较谨慎,还不想降太多的价,因为国内的市场很好。”但是,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价格降低是必然趋势,有分析师认为,风电机组价格甚至会出现15%以上的下降。余丹柯说:“去年行业供不应求的状况并非是一个趋势。今年机组已经从去年的6500每千瓦降到了5500元,因此,我们也不轻言放弃低价路线”。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