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权的小吃店一直未营业。他反复试验了上万次,一个月竟用掉了7袋面粉。做好后,亲友一致反映面好吃,筋道、口感好。此时一套各项指标**到两、*,分、秒的手撕面制作方法已经形成了。他摘掉了小吃部的牌子,大大方方做了个灯箱,“绿色手撕面”亮亮堂堂地打了出来。与此同时,一张漂亮的“菜谱”也隆重推出在门口(立式灯箱):绿色手撕牛肉面、绿色手撕猪肉面、绿色手撕鸡汤面、绿色手撕鸡蛋面、绿色手撕肉酱面、绿色手撕菜汁面、绿色手撕薄荷面、绿色手撕素炒面、绿色手撕蕃茄面……
起初,人们都尝尝新鲜,可这一尝不要紧,头回客,都变成了回头客。这条小吃街上,兰州抻面、手擀面、蒸饺等面食部显得冷清起来。
他家可*了!有时候,屋里的座位满了,客人就在外面等,有着急的主儿,干脆端着到外面吃。两个出差的黑龙江人,就吃好了手撕面,每天必到。他们说,每碗3-4元实惠,味又好,还有**送的清汤喝,每天换一种面,吃够5个轮回再回家!张志权说,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他们能天天来,就说明我这面还“够味儿”!为啥叫个绿色手撕面?现在人们喜欢吃绿色食世界创业实验室品因为它***、***。我家的面没有任何添加剂,**用手撕成条,就像人家吃凉拌西红柿用手掰,而不用刀切一样,不会带有任何杂味,再加以各色配料佐汤,又好吃,又时尚。一位常客说:“我在家里也试着像您那样撕,可怎么也撕不成条,竟是一些面片面疙瘩呀!”张志权笑而不正面回答:“因为我的手没长在你的手上呀!”
生意*爆不止。夫妻俩忙不过来了,请了两名小工,有了人手,他们又增加一些简单的小炒、凉拌菜,效益自然又增长了一截。王金刚是小工中的一个,后来成了另一家“绿色手撕面”的**,生意也一样红*。
说起王金刚开店,夫妻俩还闹了很长时间捌扭。妻子坚决不同意他把和面技巧教给王金刚,可张志权认为他家里又困难,几百元的收入根本不够供两个弟弟上大学。张志权费了好大劲说服妻子,王金刚的店才开起来了。2001年10月,小区规划,楼区附近的出租屋一律拆除。当然,他们的“手撕面”馆也未能幸免。
没事做了,张志权静下心来,算了一笔细账,他自己都有点不信,仅有两万人口的小镇,三年下来,去除生活费用、税务等各项支出,竟存下了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