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已经俨然成了“**板”。一年中,创业板不仅**了400多个亿万**,参与其中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保荐机构也受益匪浅;可当创业板上市公司控股人“数着*”合不拢嘴时,当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们正谋划着“解禁潮”前套现出逃时,等待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却是创业板股的破发、亏*。鉴于此,一个怎样的创业板是我们所需要的,值得所有人深思。
过去一年中,130家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交易,不仅募集到必需的资金,还超募了600多亿*资。
而这其中,受益*明显的莫过于创始股东了,创业板一年来共诞生了400多名亿万**,很多创业板股东在上市后一夜之间身家陡增;券商、投行也在这场盛宴中大把收金揽银,除了分享占募集总额5%的ipo承销保荐费,不少券商、投行还获得入股机会;另外,创业板高市盈率也让创投机构们在“数*”的时候笑弯了腰。
“一夜**”的**
由于创业板高发行价、高市盈率,所以创业板公司上市,往往使创始投资人“资产一夜暴增”,创业板“*富”头衔在过去一年也频频易主。
去年*批28家公司挂牌上市时,以当日收盘价计算,乐普医疗创始人之一的蒲忠杰就以38.32亿元的账面身家,成为创业板“****”。此后接过“*富”接力棒的包括爱尔眼科大股东陈邦、向日葵董事长吴建龙等。而如今智飞生物大股东蒋仁生则以持股市值86.62亿元占据创业板*富宝座。
创业板公司上市,除了创始投资人“**”外,高管股东则是另一群受益群体。通过股权激励,创始人向高管低价让渡股份或高管对公司低价增资等方式,获得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股的高管们“身家陡增”,纷纷加入千万、亿万**行列。
而由于创业板公司上市前后存在估值“大跃进”状况,各种利益相关人也通过突击入股方式涌向上市前的企业,借创业板上市坐享**良机。
保荐机构分享50亿承销蛋糕+10单直投
去年10月至今,全部130家创业板公司,计划募资总额在300亿元左右,但实际募资总额达到了951.98亿元。而在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承销保荐费加上辅导费用平均占募集资金总额的5%左右。那么,130家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保荐机构就收获了大约50亿元。
近3/4公司有创投进场
在创始投资人、高管、保荐机构“身影”频现创业板盛宴的同时,130家创业板公司中也浮现了“创投”的身影。据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统计,截至昨日挂牌的130家创业板公司中,创投背景的企业达到96家,占创业板公司总量的73.85%。
而深圳创投机构作为早期国内*活跃的创投力量,在目前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也收获*大。*典型的是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其投资了包括青宝、中科电气、当升科技、乐视网在内的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8家公司市值已超过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