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速消费品公司的区域经理到被称为“甲方”的房屋开发,再转变为房产咨询策划的“乙方”,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开房地产咨询公司,胡志成从月薪2000的打工族成功成为年营业额近**元的**。
破格闯进香港企业
1992年,胡志成从沈阳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应聘到乐百氏公司,并一步步做到了东北区经理。在同龄人的工资还只有几百元的那年,他的月薪已经有2000多元。
胡志成那时总要出差,在大连博览中心的写字楼里,他很喜欢跟那里的年轻人边喝咖*******他们身上的朝气,而这种朝气是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看不到的。
那时他也开始思考这种工作是否适合自己。1994年,香港嘉华集团欲在沈阳投资一个新建项目,在沈阳当地招聘一名营销经理,条件要求“30岁以上、3年以上房地产方面工作经验、已婚。”时年21岁的胡志成一条也不符合,可是他还是去投了简历并获得了面试机会。凭着出色的外语和做快速消费品而积累下来的营销经验和灵感,竟然让他从20多名业内佼佼者中脱颖而出。
创业心得 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不符合招聘条件,但凭着胆识、热情,当然还有某一方面的突出能力,终于让条件苛刻的大公司破格录用了他,这才有了以后更进一步的发展。趁着年轻,为何不闯一闯呢?
朋友支持开起公司
在香港嘉华集团工作的5年里,他被派到全国各地学习,看到了各地先进的房地产开发理念,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积累了丰富的房地产方面的经验。
1998年,香港嘉华集团在沈阳的项目停工,南京和武汉两个地方的分公司让他任选,但从小在沈阳长大的胡志成无法适应当地的炎热气候,*终辞职回沈阳。开始了在沈阳某公司的“乙方”工作,每天**度的工作,让他的神经衰弱和心肌缺血达到极限,2002年底他再次辞职回家休养。
2005年7月,经过休养后的胡志成再次复出后,有客户找到他,让他帮忙策划并支持他“单飞”,于是他跟朋友投资30万元创办了自己的房地产咨询公司。
创业心得 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工作流程和性质,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有了从“甲方”到“乙方”的成功转型。当然,在工作中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承受能力,毕竟身体健康是做好工作的本*。
把投标当成做宣传
胡志成与其他人想法不同,他不想一个人组建公司,并不是资金困难,他觉得个体**自己制定的规矩很容易不规范也不能约束自己,几个人合伙制定的规矩就相对会实施的比较顺畅,规避了个体**的随意性以**整个公司的良性运作。
公司创办初期,由于知名度不高,只有两家客户找到他们并愿意长期合作,在开业的前半年内,几乎每天都在亏损。
经常有一些大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胡志成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如果中标固然好,即使不能中标也会让一些知名公司知道自己的存在。2005年末,胡志成奔波在各个公司的招投标现场,先期的准备很充分,想法也相对创新,加上多年的经验,他的策划方案竟然被几家大公司看中,他的公司也从房地产咨询公司中脱颖而出。
创业心得 抓住机会,如果畏惧大公司的名气而畏缩不前,如果没有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展现自己,那么就不会有以后年营业额近**元的业绩。
稳定客户年入**
“如果说2005年我们是在跑客户的话,2006年我们就是在选择客户了。”由于2005年的几次招投标成功,公司的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很多,不少公司纷********合作。但是,胡志成却没被成功冲昏头脑。
采访中,他拿出一本196页的《项目发展建议书》,这是给一个公司做的,耗时一个月,前后动用了40多名不同方面的专业人员。这本建议书让委托的公司大吃一惊,没想到会做的这么快又好。胡志成说,那时为了项目书,常常有几个人连续几天不回家,在办公室轮着睡觉的场面。“公司现在有近30个人,但对客户也有‘消化’极限,如果我们不管什么案子都接,很有可能就做不好甚至做不完,那对公司的信誉度就是很大的打击。”
所以现在公司有了四家稳定的长期客户,彼此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信任。在2006年,胡志成的公司的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近**元。
创业心得 量力而为。自己的实力自己*清楚,所以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在工作中可不要出现,为了“量”而忽视了“质”,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