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行建立渠道霸权,会比在家电业里容易,”前述经销商表示,“除了有限的几个品类,几乎没什么**,谁也不能像格力那样把国美撂在一边。”家居业仍是一个群雄割据的年代,以家用照明为例,至今没有一个企业能做到总体市场份额的1%。
“大家当时都鼓起了很大勇气。”一位参与了卡子门店**事件的经销商告诉《**财经周刊》。由于该店开业刚刚一年,人气还未聚拢,而且门口一条路修了一年多,对生意有一定影响。所以,租金暂没有楼层和位置的区别,都是一平方米每月130元。而这一次涨租是从130元涨到145元至160元不等,涨幅达到12%至23%,并取消了部分商户的3个月免租优惠。“**价格并不离谱,主要是心理落差。在建店初期就做这么绝,明摆就是要赶走小经销商。”
另一家入驻该店的灯具经销商认为,红星以前从未采取过类似激进的做法,这更像是一种筹*的应急策略。*终,此次“运动”无果而终,价格仍然升了上去,不少商家只得选择了离开。“在平时,旁边的店面也经常更换商家。”这位经销商说。在红星急需现金流的前提下,红星自诩给中小厂家带来“品牌孵化器”功能,在他看来,根本只是一句口号。
***旗下的《经济参考报》的一篇文章认为,红星美凯龙已经陷入了资金危机。而资金上的困难,可能是因为车建新对购买土地有着异于常人的执着。
1999年,车建新拥有了**家自建卖场。而以该卖场做抵押从银行贷出的*,成为了他开发下一家卖场的资本。之后,红星把买地、建商场、开业、抵押做成了流水线作业。据红星官网2009年的数据显示,其自购自建的卖场比例达到了其全国网络的一半。
随着中国地产市场的非理性价格上涨,红星似乎押对了宝。“已经升值了20多倍,*高的达到30多倍,单是土地升值就达100多个亿。”车建新说。在2007年一个高峰**上,车建新对同行谏言,“不要怕现在地贵,继续买,把原来的商场抵押出去,赶紧去买地!”
红星官网上的自述说,“不到十年,红星美凯龙实现了55倍的增长。”买地无疑是其中*大的推力,但同样大的风险也一同出现。因为这些圈地得到的**仅仅只停留在纸面上。红星至今没有卖过一块地,地价的上涨不能为它带来实际的现金流,而为圈地砸下去的却是扎扎实实的人民币。
这是一家经营模式趋于传统的企业,不像沃尔玛、国美们通过代售来实现效益,红星只是向入驻商户收取固定租金,商户销售额的短期变化和红星收入无关。理论上,在整个卖场的销售额上了一个台阶后,租金才会水涨船高,而这个过程通常是以三年为周期。
而一个家居卖场由于体量大,摊位分割细碎等特点,有效出租面积一般在50%,*多不超过70%。另一方面,新卖场开业后需要一段时间聚拢人气,家居业的惯例是免3到6个月的租金。也就是说,红星指望依靠自己主业的成长来*终为圈地埋单,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编辑:fyes1999年,车建新曾自述“纳税100多万元”。到了2007年,红星参加央视“2006年企业雇主调查”,央视的企业参评资料显示:2006年红星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连续3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三年翻了一番,实现利润达到2.5亿元。以此结合历年来行业的平均租金水平,有媒体计算出,截至2006年末,红星历史利润累计*多不超过10亿元。
而在投资方面,到2008年末,在可查的资料中,红星的自建商场达到200多万平方米,且多在大城市。即便以相当保守的3500元/平方米来计算,红星的投资也达到了70亿元。也就是说,红星资产的一多>>半都是向银行借贷。仅以银行的同期贷款利息计算,红星每年的利息支付就会多达3亿元。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摆在车建新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上市。
但在成功上市以前,红星的挑战仍然艰巨。巨大的负债以及银行对坏账风险的担心,对红星的现金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车建新可能随时面临失控的局面,而他也在努力规避风险。
2007年11月,红星美凯龙提出“复合地产”模式,在天津以家居卖场立项圈地,然后再抠出一块来开发商务公寓。而在新近的昆明项目中,红星也有大量的住宅项目开发。这种被红星称为“极具特色”的模式,基本和加盟费以及升租的诉求一样―在短期内充实公司的现金流。
也许一场危机在拥地60块的“商业地产商”身上不会迅速爆发,但如果一个渠道商不务正业,对入驻商家们来说,一定是个坏消息。
在红星的福地上海,商家们认为其楼管制度较为周到。商店里有设备坏了,楼管立即维修。在促销活动中,红星的管理也显得较为灵活,从易拉宝租用到组织人手搬运,只要是商家的实际困难都能得到解决。
而到了深圳的新店,情况就有了不同。深圳的两家门店时间都不长,一家超过一年,一家才不到半年。“我来了快一个月,竟然没有人告诉我这里的规定。”一位藤艺家具经销商向《**财经周刊》表示。有一次他的一位客人周末来选沙发,选定后准备拉走却被保安拦下,原来红星在周末是不能发货的。“他们除了对装修要求高以外,其他管理都不专业。”他说。
“重视商户意见,广为搜集商户反馈适时展开促销”一直都是上海红星的招商卖点。但是在深圳卖场,却有商家向记者抱怨,“卖场应该更尊重商户的意见,不应该只问几家大商户,场子里那么多的商户都应该有权利知道和了解卖场方面的一些决策。”
在南京的卡子门店,不满情绪仍一直蔓延。虽然后继者已经填满了因为抗租事件而离开的商铺,但在记者采访的三位入驻该店的经销商中,没有一家认为全场盈利的商家能超过30%。“按照一般规律,只有到了50%的商家盈利的时候,那些不赚*的才会留守观察。”其中一位经销商告诉《**财经周刊》。据他反映,考虑到卖场刚开一年,而门口修了一年多的道路会在今年五・一正式竣工,那些亏本的商家才强忍不走。“大家都在赌未来。”他说。
对红星来说,习惯性地认为数不尽的中小商家会是一个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许并不明智。
编辑:f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