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深圳大学生不愿创业 深圳大学生对就业表现出信心不足。昨日,深圳市团校公布了一份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心态的调查,显示一半受访者对就业“不确定”和“没想过”。此外,近八成高校毕业生希望留在深圳就业,大学生扎堆在深圳就业的压力增加。 大学生对薪水要求降低 为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并对其就业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深圳市团校开展了深圳大学生就业创业心态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分别在深圳大学、深职院、深圳信息学院、华强北商业街、深圳书城等地抽样采集数据,共发出问卷1000份,调查对象以17岁至25岁的在校大学生为主。 调查显示,只有半数被访对象明确表示对就业有信心,近三成被访者表示“不确定”,两成多表示“没有”和“没想过”。 在*低工资预期的各薪水段中,选择“不低于3000元”和“不低于2000元”的分别有18.2%和18.1%,选择“不低于2500元”和“不低于 4000元”的有15.7%和14%。有13.4%的受访者选择“没有设限”,“可以看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对薪水的要求越来越低,他们变得越来越谨慎、理性和现实。”市团校有关负责人说。 不愿去西部和农村就业 大学生选择就业时,倾向于机会多、录用概率高的行业,选择企业单位的占44.9%,事业单位的占31.8%,机关单位的占29.4%;而选择“自己创业”和“自由职业”的分别是19.2%和18.4%,另有9.7%的人选择“随便”。可见,深圳大学生对自主创业不感兴趣。 在选择影响求职的*重要因素时,39.8%的受访者考虑的是发展前景,其余依次是个人兴趣、工作稳定及工作收入,只有9%的人选择“专业对口”。 对于“就业不顺利情况下的打算”,只有36 .9%的被访者选择“考本或考研”,33.8%选择“休整一段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深圳大学生不愿创业 深圳大学生对就业表现出信心不足。昨日,深圳市团校公布了一份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心态的调查,显示一半受访者对就业“不确定”和“没想过”。此外,近八成高校毕业生希望留在深圳就业,大学生扎堆在深圳就业的压力增加。 大学生对薪水要求降低 为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并对其就业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深圳市团校开展了深圳大学生就业创业心态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分别在深圳大学、深职院、深圳信息学院、华强北商业街、深圳书城等地抽样采集数据,共发出问卷1000份,调查对象以17岁至25岁的在校大学生为主。 调查显示,只有半数被访对象明确表示对就业有信心,近三成被访者表示“不确定”,两成多表示“没有”和“没想过”。 在*低工资预期的各薪水段中,选择“不低于3000元”和“不低于2000元”的分别有18.2%和18.1%,选择“不低于2500元”和“不低于 4000元”的有15.7%和14%。有13.4%的受访者选择“没有设限”,“可以看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对薪水的要求越来越低,他们变得越来越谨慎、理性和现实。”市团校有关负责人说。 不愿去西部和农村就业 大学生选择就业时,倾向于机会多、录用概率高的行业,选择企业单位的占44.9%,事业单位的占31.8%,机关单位的占29.4%;而选择“自己创业”和“自由职业”的分别是19.2%和18.4%,另有9.7%的人选择“随便”。可见,深圳大学生对自主创业不感兴趣。 在选择影响求职的*重要因素时,39.8%的受访者考虑的是发展前景,其余依次是个人兴趣、工作稳定及工作收入,只有9%的人选择“专业对口”。 对于“就业不顺利情况下的打算”,只有36 .9%的被访者选择“考本或考研”,33.8%选择“休整一段时间再考虑”,29.3%选择“看情况而定”。调研结果认为:“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对于继续深造的缓兵之计不抱幻想,很多人意识到深造不能解决就业问题。” 调查结果还显示,深圳的大学生对去西部、农村或基层就业反应淡漠,只有一成多受访者表示“有兴趣,可尝试”,过半被访者选择“听说了,没兴趣”。形成对比的是,76.8%的受访者希望在深圳就业,12.1%选择“深圳以外的珠三角地区”,11.1%选择“广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可见大学毕业生扎堆深圳就业的压力非常大。 理性看待研究生卖猪肉 在问卷调查中,组织者专门设置问题听取大学生对特殊就业现象的看法。对于媒体报道的“研究生卖猪肉”、“大学生当保姆”等就业现象,38.7%的受访者表示理解,认为属个别现象的有22.5%;占调查人数66.9%的17岁至22岁的大学生中有40.2%认为“正常,先养活自己再谈发展”,而占 44.2%的在读研究生对于这类就业现象的包容度*高。在所有被访者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 “对特殊就业现象表现出的宽容理解和接受,反映出深圳大学生心态的成熟和理性。”市团校负责人表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深圳大学生的心理伸缩性很强。 采写:深城记者 孙天明 通讯员 钟慧婷 ■ 调查建议 扶持创业须落实资金 调查结论称,尚未接触社会的大学生容易把困难“弱化”,对薪酬、发展前景的期望和对个人的评估等心理预期均与现实脱节,从而出现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现象。调查中反映出深圳大学生的理性心态,有助于他们“从长计议”。 调查结论**就扶持大学生创业提出建议,表示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大难题是资金,无论开实体店还是网店都需要资金,扶持创业要从落实资金入手。而对学校来说,*先在课程设置上,应调整传统的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