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家财”沧桑60年

2011-07-30来源 : 互联网

泛黄的纸张上印着“中国人民银行整存整取储蓄存款单”,金额填写处手写着“肆圆”,广州市民崔卫国小心翼翼地拿出保存多年的“古董”——一张1958年的存款单,这就是他和妻子当年的全部积蓄。

眼下,就在崔卫国楼下的证券交易所里,每个交易日都会涌入大批形形**的股民,他们盯着大屏幕上的股价信息,心情也动辄同坐过山车般忽上忽下。

从一张存款单到跌跌涨涨的千余只股票,见证的是新中国建立60年来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的*大变迁。60年来,中国人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家庭财产,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元化的**来源渠道。然而,如何让公众更公平、公正地获得和享有**,更合理地运用**,也成为考验全社会的*重要的课题之一。

**来源日趋多元化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董航回忆说,一提到那时的家庭财产,*宝贵的无疑就是粮票和其他各种“票”;人们对“**”的概念还基本上是个空白,“甚至连发家致富这个观念都是被批判的”;直到80年代初,电视、冰箱等还是城乡居民*急切拥有的家庭财产。

从那时起,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国人的**观和家庭财产构成开始以****的速度发生着变化。社会经济观念的闸门缓缓开启,国库券、债券、股票、外汇,多种多样的理财方式开始涌入普通人的生活。

年过不惑的董航至今仍记得,1994年他怀揣东拼西凑来的6000元开始“炒股”时,“心里想的是破釜沉舟、放手一搏。”他很快“*”来一辆崭新的变速自行车。1998年他用炒股*来的4万元*,加上其他积蓄,买下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那是我成家后,**次有‘**历史’的感觉。”董航说。

统计显示,新中国建立6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我国人均存款增长约1万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约15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约100倍。

**观念“天翻地覆”

在财产增加、**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的同时,中国人致富和理财理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的章惠如说,当时作为教师的她每月工资仅有38元,丈夫每月工资也不过76元,因为供养孩子、赡养老人,一直没攒下多少*。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们才算摆脱囊中羞涩的窘境,渐渐有了存款。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一有*就去存定期,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理财想法。”章惠如说。

与父辈的省吃俭用相比,章惠如的儿子陈华可谓深谙理财之道。“我不会再像父辈人那样把*存起来单纯地拿利息,我*到的*20%用来买股票,10%买保险,10%买基金,还有一套房出租可以*租金。”陈华说。

在儿子的影响下,如今章惠如也渐渐懂得了“投资”的意义,她说自己偶尔也会去银行买两三万元的定额基金,*近一次还*了5000元。

事实上,在家庭理财观念变化的背后,中国人的就业方式、就业选择和择业观念也在发生*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工作,2008年,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则占总就业人口的60.4%。

鼓励致富成为社会重大课题

2007年,“**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提法,首次出现在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专家指出,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据悉,目前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财产性收入仅占2%左右。包括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内的国民收入分配如何更加公平、公正问题,成为考验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将是一个大趋势。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