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青年 就是贴近未来――“5所大学百名新闻硕士研究生人民日报社之行”活动侧记

2011-07-30来源 : 互联网

图为青年学子们在参观****总编室夜班平台,观看拼版演示。

本报记者 宋 嵩摄

深秋的金台园,因为一群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子的到来而增添了不少的生气。10月28日,“5所大学百名新闻硕士研究生****社之行”在****社举行,作为“****金台行”系列活动的第三场,119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的新闻硕士研究生走进金台园。

这是一场立足于让****走进青年学子的活动。

这是一场立足于在沟通之中加深了解、增进理解的活动。

在美丽的金台园,***社长、吴恒权总编辑等热情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并同大家合影留念。***同志讲了话,“****是家园,是个精神家园,是读者的良师益友,更肩负着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如果大家以后加入我们的队伍,就会理解****在当今时代中、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是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他恳切希望同学们在大有作为的时代奋发有为,并欢迎同学们在日后成为****社的一员。

之后,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环球时报、人民网、印刷厂、夜班编辑平台和****社史展览。

结束参观后,同学们来到****社综合楼报告厅,同****社副总编辑马利、副秘书长邓亚萍,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编采人员进行了交流与互动。

马利说,“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大家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更加关心****,更加深入地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倾听年轻人的声音,因为你们和未来是连在一起的,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将会更有朝气、更有活力、更加年轻。”

“希望****的读者能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版式设计能为****一版版面所采用”、“我觉得,标题的制作可以更活泼一些”……来自5所大学的新闻硕士研究生们,纷纷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还就****4月20日1版、7月28日22版和《环球时报》10月8日14版三块版面的标题制作作出评价。

参加互动的****社各业务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并分享了对标题制作、版式设计、媒体竞争等问题的思考。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