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为什么永远是鱼:怎样突破困境

2011-07-30来源 : 互联网

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但更是一种生活,一种生命的活法、生命的哲学。当千千万万的人走进这种生命的活法的时候,管理学便应运而生了;当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进而又从理性认知回归到生活的实践中的时候,管理艺术便应运而生了。这就为什么说存在决定意识,现实决定认识的原因了。要想做好管理,*先要学习管理好自己,要想带领别人突破困境,那么就要先突破自己人生中的种种困境。正人先正己吗?

从这个角度思考下去,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我要追问“鱼为什么永远是鱼?”,而不是龙,不是人,更不仙?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我想知道如何去突破管理中的种种困境?而要想突破这些困境,那么就*先要突破自我的困境,尤其是自我思维中的种种困境,没有这些突破,谈突破管理中的困境,只是一句空话。没有人愿听空洞无语的大道理,象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一点也不好玩。我也是如此,所以我更喜欢讲故事,听懂了故事,道理自然而然的就深入人心了。

鱼为什么永远是鱼?听听,看看,再想一想,似乎谁都明白,但又不是**知了,也许还有一叶障目,所以难见泰山吧。别急,山不算高,爬上去,摘了那片叶子,不就行了吗?不枯躁,因为爬山的过程中,还有故事可以听:

偶尔重翻学生时代的札记,发现那时自己的字难看的要命。而我清晰的记得,当时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无不关心的告诉我应该好好的练练字,因为像我这样一个“好”学生,这种字是拿不出手的。可当时在我的心里是根本不服气的,因为我看不出自己的字不好在那里,甚至在我看来我写的字与“大家”的手笔也差不了多少。而此时再看自己过去的字,才知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然而,令我费解的是,在当时为何自己竟是那样的感觉,那样的自以为是、自我欣赏;那种反应现在看来我自己都无法理解。那时自己多少次暗自苦恼:不是自己差,而是人们不会欣赏。如今方知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为什么会“迷”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可自己那时并不是没有见到“大家”的手笔,也算是放眼“**”了;可缘何就是看不出自己的“丑”呢?不知为何会“丑”,更不知“丑”在那里?虽是“寻寻觅觅”,可结果依旧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现在一眼就发现了其“丑”无比?难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非也!难道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自己似乎未曾有过此种意识;要么是“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吧。因为自己虽然心中不认同,可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还是在不断的改进,不断的练习。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积跬步至千里、汇小流成江海的局面。只是,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很远,蓦然再回*,已是天各一方,不可同日而语。

或许这就是成长吧,自然而然的生长,有意无意的前进。自然在于符合了成长的规律,无意在于有意的努力。这也让我发现,一山有一山的风景,一关有一关的阻碍;只要不停的走下去,总能越过那一道道高关,总会有异样的风景在关后等你。如此看来,脚踏实地,仍需眼望高处;不然终将迷失自我,困在关中。正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儿童的眼里只有小孩;医生的眼里只有病人;这就是束人于无形的牢狱——“类群困境”。每个人都生活在“类群困境”之中,每个人都活在“否定之否定”的矛盾之中。要想达到颠峰,就必须走出这种“类群困境”,就必须突破这种“无形的牢狱”。

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己察人,晓理视物;明晰现在,洞悉未来;如此才不至于自我迷失,困死在某个“类群”之中。这也应该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另一层真义吧,只是其义深幽,另人难以洞察而已。

突破困境超越自我,这本身就是一种“进”的哲学。就象鱼之所以永远为鱼,因为它永远生活在水的世界里;当它“前进”一步之后,就可以水陆两栖,“进化”成青蛙了。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对于动物来说,这个过程是被动的;因为动物所能看到的世界,全都是由动物来组成的。可是对于有思维的人来讲,**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作为一个人,如果认定了自己是个“凡夫俗子”,那你就丧失了“前进”的主观因素,因为在你的世界里全部都是“凡夫俗子”;甚至可以说,从你的眼里反映出来的世界,就是一个“凡夫俗子”的“庸俗”世界。

正如当年我总认为自己的字与“大家”的手笔相差无几一样,可笑之极,却浑然不知。而现在它让我明白:弱者的眼中都是懦夫,屠夫的世界里都是凶手;僧人的眼睛里都是慈悲,常人的世界里都是普通。当然,这种没有差异的状态使现实中的你*为“安逸”;“无欲无求”,“无异无别”,“**大同”,“善哉善哉”。然其真实情况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自我麻痹,自我毁灭。这就是为什么今天都是上学郎,他日却有了“不可相提并论”的天壤之别的根本原因。

当然,“前进”是要付出代价的,主观情绪和思想上的波动,客观事物和环境上的否定,都会带给人痛苦与艰难。而且这种“置换”是成正比的,即“进”的愈多,阻力愈大;“化”的愈多,痛亦愈多。所以前人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谁在哪里找到支撑点,或着说在哪里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就是他此时的水平了。然而,纵观其始末,犹如舟行海上,不“进”则“退”,就象所有的生命过程一样,在“否定之否定”的矛盾中走完一生。

人是矛盾的集合体,生命便是不停破解矛盾的过程。解决问题、突破困难的*佳途径或者说是*根本的方法就是“深入”,而不是退却、放任、转移或者逃避。一直深入,必将可以走出困境,必然能够度过难关;虽然如此会有一时的痛苦、迷茫或者彷惶,但只要不放弃,一直去思想,一直去做,总有**会云开日出,脱胎换骨进入**的境界。

在这个世界上,*根本的道理就是适者生存。生命之所以不能倒退,就是因为过去的生命生活在过去的环境里;而环境“进化”的不可逆转性,决定了生命“前进”的不可逆转。由此看来,“前进”的意义全在于新风景的欣赏、新过程的体验、新辉煌的向往、新生命的延续。如果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的话,应该是一种适应生命新境界的无比快慰!

*后,附上一个**的囚徒困境,看看突破它到底有多难。

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和梅尔文·德雷希尔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用表格概述如下:

甲沉默甲认罪

乙沉默二人同服刑半年甲即时获释;乙服刑10年

乙认罪甲服刑10年;乙即时获释二人同服刑2年

如同博弈论的其他例证,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大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参与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此策略称为“严格劣势”,理性的参与者绝不会选择。另外,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预个人决策,参与者可**按照自己意愿选择策略。

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而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尽信对方不会反口。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来得低。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作出选择:

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会选择背叛。

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纳什均衡,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二人同样服刑2年。

这场博弈的纳什均衡,显然不是顾及团体利益的帕累托*优解决方案。以全体利益而言,如果两个参与者都合作保持沉默,两人都只会被判刑半年,总体利益更高,结果也比两人背叛对方、判刑2年的情况较佳。但根据以上假设,二人均为理性的个人,且只追求自己个人利益。均衡状况会是两个囚徒都选择背叛,结果二人判决均比合作为高,总体利益较合作为低。这就是“困境”所在。例子漂亮地证明了:非零和博弈中,帕累托*优和纳什均衡是相冲突的。

整理囚徒困境的基本博弈结构,可更清楚地分析囚徒困境。实验经济学常用这种博弈的一般形式分析各种论题。以下是实现一般形式的其中一例:

有两个参与者和一个庄家。参与者每人有一式两张卡片,各印有“合作”和“背叛”。参与者各把一张卡片文字面朝下,放在庄家面前。文字面朝下排除了参与者知道对方选择的可能性1。然后,庄家翻开两个参与者卡片,根据以下规则支付利益:

一人背叛、一人合作:背叛者得5分,合作者0分。

二人都合作:各得3分。

用支付矩阵表格展示支付如下:

一般形式囚徒困境的支付矩阵合作背叛

合作3,30,5

背叛5,01,1

以“T、R、P、S”符号表示合作背叛

合作R,RS,T

背叛T,SP,P

以“胜-负”术语表示合作背叛

合作胜-胜大负-大胜

背叛大胜-大负负-负

简单博弈获得的点数可以得出一些一般化的结论。

T、R、P、S符号表

符号分数英文中文解释

T5Temptation背叛诱惑单独背叛成功所得。

R3Reward合作报酬共同合作所得

P1Punishment背叛惩罚共同背叛所得

S0Suckers受骗支付被单独背叛所获

若以T=背叛诱惑,R=合作报酬,P=背叛惩罚,S=受骗支付,以个人选择得分而言,可得出以下不等式。

T>R>P>S

若以整体获分而言,将得出以下不等式。

2R>T+S或2R>2P

而重复博弈或重复的囚徒困境将会使参与者从注重T>R>P>S转变成注重2R>T+S。就是说将使参与者脱离困境。以上理论是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创建的。

二人都背叛:各得1分。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