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与色彩》诗集作者哈立德·费萨尔亲王和审译、《序》作者郭晓勇、翻译王复在一起 诗言志,诗寄情。诗是心灵绿洲的放大。 认识沙特**伯麦加埃米尔哈立德•费萨尔亲王不是因为诗歌,虽然这位担任国家要职、有着多项社会职务的亲王是一位**的诗人。我们的**次相识是在2009年12月8日于科威特举行的**伯思想基金会第八届年会上。 在该届年会上,我代表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哈立德亲王代表他所主持的**伯思想基金会,共同签署了“同一文明”中阿翻译出版合作项目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具有丰富图书出版资源和较强翻译实力的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每年将选定一定数量的中文图书翻译成**伯文,在**伯国家出版发行。图书内容涉及中国的**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 **伯思想基金会成立于2001年,是在哈立德•费萨尔亲王倡议下组建的思想学术机构,旨在促进**伯思想界、知识界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对话,弘扬**伯民族的价值和原则,促进各民族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共享等。“同一文明”项目是该基金会实施的一项翻译工程,通过**伯文与其它文种互译的形式促进跨文化交流。双方开展的这一合作,不仅是中国书籍阿文翻译史上的**次,也是为中阿思想领域的沟通与交流、中阿文化的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丰富做出的有益尝试和贡献。 世界各国文明都属于“同一文明”,那就是人类文明,虽然各国各民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在相互借鉴中使人类文明得以共同发展。同属人类古老文明的中阿文明,始终在彼此借鉴中发展,并促进了人类灿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哈立德亲王出生于1940年2月24日,是沙特**伯王国著名**家、和平主义的倡导者费萨尔•本•阿卜杜•阿齐兹国王之子。自幼受过良好东西方教育的哈立德是伊斯兰圣地沙特麦加的埃米尔,是一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感情丰富、极具爱心的他,更是**伯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此次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字符与色彩》是哈立德亲王的第四部诗集,共选译诗作三百首。当同事王复女士向我推荐这部诗集,并邀我与她合作负责诗集的译审时,我曾推辞和犹豫,因为我深知**伯文学和诗歌的博大精深,深知**伯诗歌翻译工作的艰巨,更对自己文学和诗歌知识的储备、阿语水平和翻译能力有自知之明。然初读诗作原著,再阅中文译作初稿,欣赏中我被感动了——震撼力来自于原作和译作的精美结合,诗人不凡的文学造诣和语言驾驭功力令人叹服,译者忠实于原作的深透理解和译文表现同样令人赞赏!更令我感叹的是,哈立德亲王如此娴熟的**伯诗歌表现方式和高超的方言土语运用技巧,让人过目难忘,很难相信《字符与色彩》这样一部诗歌作品集竟出自于一位驰骋**、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行政要员和王室成员之手! 诗以言志,言为心声。一位伟大的诗人一定也是一位思想家。读哈立德的诗,能感受到他身上学者、艺术家和思想家的融合与转换。《字符与色彩》中,有歌颂祖国和王室的,有颂扬世间真善美和人类之爱的,也有谴责列强、鞭挞丑恶的……无论哪一内容,都洋溢着诗人博大的仁者胸襟、真挚的亲朋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情怀。 诗歌的**要素是情感,无情即无诗。读《字符与色彩》,会发现几乎每首诗都渗透着一个“爱”字,这成为整部诗集的主旋律和抒情基调。诗人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类又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他所表达的爱是纯洁的、温暖的,更是无限的、不朽的,是自我之上对自然万物的爱。这爱与常人一样发乎于心、充满向往,却超越性别、物质、欲望与行动,而升华为利他、付出、道义、无私、责任之爱,无论对家人、对朋友、对志同道合者、对国家与世界和平,还是对世间万物美的追求。 如《山上》,诗人将人类的思想、理想,与岁月、平原、鲜花、蜜蜂等人文自然现象相融汇,将个体的我置于“宇宙万千”之中,感叹人生短暂,但对希望的追求无限:“梦在圆,圆着我的想象和梦幻,哪怕实现的只有四分之一,它亦舞蹈蹁跹。”而当“笑着的阳光把阴云驱散”,“时间流逝,白发增加我的恐惧,太阳西沉希望永不落山”。 读《不,没有完结》,我们可以透析形与神,体悟情与理,感受诗人展现的瞬间美好即永恒:“和你在一起,我击败了不可能。我触到了光,我抓住了影,我画出了声音,我给空气涂上了颜色。......和你在一起,我呼唤;和你在一起,我吟唱。......你是我的生命,不,没有完结,我和你在一起,我生命中的最美。” 也许与受过西方教育有关,哈立德的一些诗中,或多或少显现出现当代欧美诗歌中象征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的痕迹。同时,他的诗凝练、含蓄,强调韵味和质感,使诗的哲理性强,且具有雕塑感和音乐的旋律美。比如《夜行人》:“当我的眼睛拥抱你,却在瞬间失去了你,我把我的时间和地点问询,我把爱情的故事收集。……我拥有了你,我失去了你,但愿我不认识你,也就不抛弃你。”再如《时间的边界》,营造出一种物意契合的意境美:“我站在时间的边界上,看着日月的眼泪和生命的太阳,沉没在时间的海浪。我看见黑夜扩大,日落之时白日消融,在悲伤的黑暗里告别明亮之光。” 同时,诗人又是现实的。在《我的字符痴醉》中,哈立德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我的字符痴醉放歌,韵律和诗行对唱。诗的时代又返回,我们从思想的花园把新的启示获享。……诗歌是艺术之主,在这个晚上,穆罕默德,我们要诗章。我们摘下诗的星星戴在胸上,那珠子是独一无二的灯光。……诗歌是人们不朽的历史,诗歌反映着**伯人光荣的立场。人们说今夜的聚会已定,我对你们的爱的思念又在增长。你们知晓我的爱在增加,一首诗不能把对你们的爱容装。” 作为沙特**伯人民爱戴的费萨尔国王的儿子,追随真理、坚持正义、维护道义、主张和平,是哈立德亲王生命中最高和唯一的追求。这集中体现在《我歌唱对你的爱恋》中:“祖国,我歌唱对你的爱恋。你的源泉是我生命之水,啊,光荣的沉醉和爱恋。为了你,我在盛柳木的炭火上行走,哪怕双脚融尽化干。祖国,我歌唱对你的爱恋。” 一首《褐色的尼罗河》,更直抒诗人对祖国之爱:“褐色的尼罗河,我又一次思念你,三十年,你未变的空气。日月未带走我对你的爱,每次说我忘记,对你的爱却加剧。”从文学意义上,诗歌是**伯文学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但诗歌之于**伯民族的重要意义远非于此。她是国家和民族的文献与史册,在历史上的各个时代,**伯疆域都涌现出众多杰出诗人,他们在当时十分受人尊敬爱戴,多是部落代言人或精神领袖,在社会上拥有崇高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从随着骆驼蹄子的节拍而吟唱的古老韵律,到部落战争、游牧生活和世情记载的故事、格言成语类文体“日子”;从被黑格尔称誉为“抒情而兼叙事的英雄歌集”《悬诗》,到可用于吟咏歌唱的新颖诗歌体“彩诗”在历史发展的时间轴上,**伯诗歌始终洋溢着自由、快乐、美好的气息…… 从蒙昧时代到安达卢西亚时代,从**伯半岛地区到北非地区,从反映现实生活、歌颂圣战的叙事诗,到回忆往昔、书写时事和赞美爱情的抒情诗……岁月使**伯诗歌充满丰富、奇妙、神秘的韵味,更成为世界文学浩瀚海洋中澎湃不息的浪涛。 哈立德亲王还是位著名画家。本诗集中的插图就都出自亲王之手。他的作品多以油画为主,像他的诗歌一样,充满着西方油画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特点。更有行家评论,其画作艺术造诣并不亚于其诗作水平。 译者王复女士是一位资深**伯文翻译家,现任《今日中国》杂志阿文版主编。她在**伯国家留学和工作多年,对**伯文学和诗歌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研究,当过翻译、记者、编辑,长期致力于中阿文化交流和社会活动,作品和译著颇丰。《字符与色彩》是她在多名**伯学者、专家鼓励和支持下,历经两年时间翻译完成的。 相比较英文、法文等语种来说,国内的阿文翻译要少得多,专家级阿文文学翻译更是凤毛麟角。在阿文翻译工作中,文学翻译难,文学中诗歌的翻译则难上加难。它要求译者不仅要精通中文和阿文,更要兼具广博的知识、熟谙对象国文化、历史及现状,除诗歌语义、内容转换外,还要传达出原作的节奏、韵律及内在精神。当然,还需对原著透彻的理解,对诗歌文化的悟性以及深厚的双语文学功底。作为中阿文学交流实践的一种尝试,上述这些在我们手中的《字符与色彩》中文版中或许略见一斑。诚然,由于水平所限,译作同原作相比,在更追求忠实于原文原意翻译准则的驱使下,无论诗意还是美学都还有不小距离,纰误在所难免,还望读者谅解和赐教。 长期以来,由于翻译人才、出版物市场等方面的局限,中国读者读到的**伯文学特别是当代文学作品并不多见。国内读者的记忆中,大多留有对伊斯兰经典故事《天方夜谭》等古代文学作品的印象。因此,《字符与色彩》可喻为中阿文化交流结出的一枝奇葩,是中阿文化交流学者、跨文化传播研究者,以及所有长期致力于人类文明事业这一“同一文明”的人们共同期待、得以欣慰的果实。正因此,我想,“责无旁贷”、“任重道远”两句中国成语,应可以道出我们这一代阿文翻译、乃至所有中国翻译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一书将于今年十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作者:哈立德•费萨尔亲王,翻译:王复,审译:晓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