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IPO投资的盛宴:创业板背后的PE

2011-07-30来源 : 互联网

作者:陈玮

关键词:新**;Pre-IPO投资;投资;创业板

超过40家PE投资了23家创业板*批上市企业,按股票发行价计算,其总投资额已增值6.24倍。不过,这些投资大都属于Pre-IPO型投资。对于不同的投资时间,市场给出了不同的回报:2008年后投资的PE,收益都在5倍以内;超过10倍收益的投资,进入时间都在2007年或之前,1999年进入的北京科技风投,持股则已增值28倍。

创业板开锣,*批28家企业挂牌,不仅为我们探寻各路PE对相关企业的投资故事带来了便利,也打消了人们对于创业板会成为“小小板”的疑虑,同时,如何突出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创新性,引导PE关注早期创新型企业,仍令人关注。

超过40家PE投资

23家上市公司

从公开资料看,28家企业中,PE参与投资的有23家,占82%,只有华测检测、硅宝科技、西安宝德、华星创业、华谊传媒没有PE涉足;参与投资的机构超过40家,可见PE对创业企业的渗透力度之大。

在23家PE投资的企业中,只有两家获得外资基金的投资,包括乐普医疗获得华平旗下Brook的投资、中元华电获得中比基金的投资,其他企业都由内资PE投资,并且有3家企业获得其保荐券商旗下PE的投资,分别为神州泰岳、银江股份以及机器人。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这些PE的注册地一般都位于投资企业的所在地,显示PE与被投资企业在地理分布上高度相关。不过,从28家企业的地域分布看,则呈相对分散的特征,无论长三角、珠三角,还是东北、西北和西南,各区都有,与习惯看法差异*大的仅是北京的异军突起和深圳、上海的相对平淡,说明围绕创业板,各地都有相对优势的企业作为储备,PE挖掘***的区域也要更加广阔。

从成立时间看,28家企业中*晚成立的是在2004年,其中2000年前成立的有13家,2000-2004年成立的15家,因此,各家企业的实际运营年限都超过5年。与此相对照,PE的投资时间集中在2007年以后。如果以2005年以前、2005-2008年、2009年三个时间段来划分,23家PE投资企业中只有1家的投资在1999年,19家企业的投资出现在2005-2008年,7家企业的投资在2009年,即投资不到1年企业就实现上市,可见PE对企业的投资高峰期从2007年开始。

从备受关注的投资收益看,PE对23家企业的总投资额为7.37亿元,按股票发行价格计算,这些投资目前市值为53.35亿元,增值45.98亿元、6.24倍。其中,投资收益金额*大的是华平创投旗下Brook对乐普医疗的投资,其原始投资额为1.74亿元,目前持股7300万股,市值21.1亿元,增值19.4亿元、11倍;增值倍数*高的是北京科技风投对北陆药业的投资,其原始投资为705万元,目前持股1151万股,市值超过2亿元,增值28倍。从投资时间与投资收益的关系上看,投资时间在2008年以后的PE收益都在5倍以内,超过10倍收益的投资,进入时间都在2007年或之前。

从投资价格看,投资当年的市盈率一般为6-10倍,以7倍左右为*多,*高的是探路者,投资当年的市盈率达到18倍。但由于28家企业*近3年都显示出高成长态势,因此,第二年对应的投资市盈率一般都会大幅下降。

23家企业中,北陆药业、红日药业、机器人、安科生物由于计划2000年登陆创业板,因此在2000年前已完成股改。其中,北京科技风投对北陆药业的投资始于1999年,如今终有所得;而2000年投资红日药业的机构则在其后退出,没能坚持到企业上市。除这4家企业外,有12家企业在PE投资后一年内进行股改,其中7家在PE投资后立即股改,另有7家在股改后再引入PE,可见PE对23家企业的投资几乎都是Pre-IPO型投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PE关注的两个问题在此次创业板推出中并没有得到明确解决。对于有限合伙企业可否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的问题,网宿科技给出的答案是不能,其两家有限合伙股东在公司上发审会前都转让了所持股权,但中元华电的股东中比基金、乐普医疗的股东Brook两家非法人制投资机构却没有受到影响,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外资投资机构的不平等待遇。不过,由于证监会10月13日发布了修改《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的开户问题已不是障碍。

另一个问题涉及到国有股向社保基金划转。投资特锐德的崂山科技风投、投资莱美药业的重庆科技风投、投资北陆药业的北京科技风投、投资银江股份的浙江科技风投都因此受到了影响,需要向社保基金划转股份,但其他一些企业的国有性质股东却没有受到影响,只是由中介机构认定股东不存在划转情况,导致如何界定IPO时的国有股划转政策仍不明确。

创业板定位仍待清晰

作为创业板上市的第一批企业,28家公司发行中的高市盈率、高市净率、超高募集金额的“三高”现象也引起诸多争议。28家企业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6倍,*高的甚至超过80倍。对于这种高市盈率发行,既可以理解为市场化发行的结果,也可以看作市场对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寄予了更多的期待,过多指责意义不大,相比之下,创业板企业的超募集现象及创业板的定位更值得关注。

由于创业板在盈利指标上规定了比中小板低的标准,很多专家以前都担心低门槛会让创业板成为依附于中小板的“小小板”,但从*批28家挂牌企业的面相看,这一担心显然多余。28家企业的平均利润为2006年1440万元、2007年3238万元、2008年4476万元,2009年上半年已有2870万元。2008年,28家企业中净利润低于2000万元的只有3家,2000-3000万元的有7家,其他18家都高于3000万元,其中*高的乐普医疗有20137万元,*低的宝德股份也达到1554万元,无一例外远高于创业板的指标要求,并符合中小板上市标准。如此看来,创业板成为“小小板”的忧虑没有成为现实,却有成为另一个中小板的可能。

有着良好的业绩规模,又有创业板假定中的高成长性标签,28家企业超额融资也就理所当然。28家企业拟定融资额70.7亿元,实际融资额154.7亿元,超额84亿元,超出1.18倍;平均每家企业拟定融资额2.5亿元,实际融资平均5.5亿元,超出3亿元。从PE对企业投资的角度看,关注资金用途、给予适合的资金支持非常关键。资金少了,制约企业发展,而资金多了,对企业也不是好事。从过去的经验看,企业获得超额资金的后果往往是费用增加,尤其是管理费用会大幅上升,其在经营中会更趋追求收入和利润,忽视现金流,而这些*终会影响到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持适度的资金压力,严格控制资金用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多轮融资,是PE投资时关注的一个方面。未来,28家企业超额募集资金的用途将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从28家企业的行业分布看,多集中于高端制造、医疗健康和IT行业,其中不乏许多新商业模式的企业,比如连锁服务型企业有4家,新型服务业有佳豪,影视制作企业更是第一次出现,可以说,创业板的行业和模式更加广泛,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不过,其中基于传统制造的企业还是占了一半,所谓“两高六新”的特点似乎还体现得不够。同时,这批企业的高成长更多建立在过去的财务指标上,重点体现了企业过去的成长性,从上市前3年的毛利率、净利率看,28家企业平均都呈上升趋势,但成长势头有所减弱,反映绝大部分公司已处于成长后期或成熟期。如果为了控制创业板风险,以事实上的高财务标准替代创业板上市的低门槛,以过去的确定性替代对未来成长性的判断,创业板与中小板之间将高度雷同,缺乏梯度上的差异,由此不仅会造成不同板块之间的套利,也会限制两大板块未来的发展空间。而PE们也将延续以前的做法,继续Pre-IPO型的逐利投资。

创业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个环节,承上启下。与中小板看重“既往业绩+资产规模+未来成长”不同,创业板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未来成长”为核心,其意义在于引导企业创新,引导社会资金关注创新。只有导向更加明确,创业板才会真正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PE们才会更加关注早期的创新型企业,更大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创业板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