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蓝领也精彩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他们,是“工人”,但把日子过得意气风发: 她心甘情愿地远离上海女孩子的摩登生活,在铣床边既冷静又沉着,推翻“航天让女人走开”的宿命式判词; 他,瓦斯检修工,一次次排除威胁煤矿安全的隐患,获得全国瓦斯检测亚军称号; 他呢,19年前在技校读书,如今,已经作为数控车床方面的专家,对高校进行评估; 他是博士,同学中不乏聪明人,其中有一个就读哈佛,被评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可他从不因此自怨自艾,更不后悔当初“做个蓝领“的选择。 技工,曾经被世人打上标签,“学历低、待遇差、前景暗淡。”如今,他们以自身的努力为其正名。 你愿不愿意做“工人”?探索四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的人生轨迹,你或许能为自己的未来,找到更开阔的回答…… 谁说航天让女人走开? 苗俭:数控铣床,我的“重量级闺蜜” 采访-本刊实习记者赵涛 “我觉得在一线做技术蛮好啊,又单一又朴实……”苗俭的话音总带种糯米糕的柔软。逛淮海路,逛外滩,去城隍庙小吃,偶尔跟妈妈撒撒娇,这个时候,你看不出她和别的上海姑娘有什么区别。 相同的还有精明的头脑和反应的机敏,只不过这些很少用在摩登的打扮上,“我不行,穿衣服总是少一根筋,缺这方面的天分”,朴实、率真而又俏皮。当然,上海女孩的天分不会浪费,对于铣床,对于每一个零部件来说,精明和准确更为重要。 站在铣床前,你才会感觉这位上海女孩的不同寻常:操作沉着稳重,动作干净利落。在男人扎堆的车间里,苗俭娴熟的一招一式很是显眼;站在一群男技师中间举起奖杯,一身工装的苗俭更招眼。当然,对于她,已经习惯了。 这一次,站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的行列里,她是唯一的女子。 唯一之于苗俭,已不是第一次了。 在上海机电职工大学数控应用技术专业读书的时候,作为班里唯一的女生,每次测验和考试,苗俭总让男同学汗颜。“拼命工作、疯狂求学、倒头即睡”的她,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又先后取得了数控高级工和铣工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004年,苗俭又考入了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科班。 2004年,苗俭参加全国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经过激烈角逐,作为上海参赛队中唯一的女性选手和唯一的航天系统代表,苗俭再次从高手云集的赛事中脱颖而出,因此她也成为上海航天系统屈指可数的双工种高级技师。 “参加工作12年了,我一步步走得还是蛮稳的,给自己定的目标经过努力都在实现。” 因为父母支内,苗俭小时候记忆最深的是搬家,九年之内光学校就换了四五所,这样的迁徙多少影响了苗俭的成绩。中考,苗俭以10分之差与市重点高中擦肩而过。走进上海第二技校的时候,15岁的她还是有一些失落:一个女孩子成天与油渍和机器打交道,一辈子怕都不会有出息了吧! 其实,那时候的苗俭考虑多的还是外人的眼神,若论自己的内心,还是很喜欢动手操作。“中学的劳技课,刺绣、编织、缝纫,我都做得蛮好的。”在技校里,苗俭的入学成绩是最好的,“真要读高中我可能是条虫,在这里,我觉得自己是条龙。”或许赞赏和领跑更能促使人进步,苗俭入选了只招收12人的校“数控班”,毕业时,拿到了数控、铣工、车工三张技术资格证书。 走进上海航天局第804所铣床车间,苗俭还是遇到了“小打击”。师傅们鬼斧神工般地将一件件毛坯变出一个个精密复杂的航天零部件,她却花几个小时还没把图纸看明白。怎么办?不服输的苗俭开始了使劲:上班,认真地跟随师傅学技术;下班,翻资料加深对操作的认识。一年不到,苗俭就能独立操作精密机床,完成高难度的零件加工任务,成为车间生产技术骨干。 对于改革开放年代长大的女孩,能不能胜任铣工这个技术性高、劳动强度大的工种,师傅曾怀疑过。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师傅赞许有加:这是一棵执著、细心、朴实无华却潜能无限的“小苗苗”,我欣赏小苗身上如男孩般的洒脱,却不失女性的细致和责任心。 师傅没有看走眼,就是这个小苗苗,不断地给人带来惊喜―― 1998年,年仅21岁、只有中级工资格的苗俭报名参加上海航天局“大练兵、大比武”竞赛高级工比武,结果超越比她年长的众多铣工高手,勇夺桂冠。 2002年,804所引进了一台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在几乎没有进行编程和专项操作培训的情况下,小苗苗大胆尝试挑起了设备操作重任。 “航天是让女人走开的地方”,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在航天领域要做出一点成绩,女性比男性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独立操作的龙门加工中心,加工的零件大的有几百斤重,行车起吊后工件还不能一次到位,装夹过程中得自己动手调整,劳动强度很大,前些年几十斤重的模具干脆自己往铣床上搬,不小心就会扭伤腰。” 飞溅的铁屑和切削液一不小心就会烫伤皮肤;一个班下来,汗水、机油的味道甚至有些刺鼻,但这些,在苗俭看来,都已经习惯了。 苗俭说,每次出来开会,都会想念她的铣床,惦记着徒弟活儿干得怎么样了,对于这种充满乐趣的工作,感觉蛮惬意的。 “我喜欢操纵铣床的感觉,那是一种融为一体的默契,铣床的脾气性格我都了解。这家伙可是我十来年的闺中密友,当然,‘她’可不苗条,重量级的” 随之而来,一连串爽朗的笑声,大大咧咧。隐在其中的,还有一股豪情。 我也曾买过股票,但回头一望,踏踏实实工作,就是买下了稳赚不赔的最好的一支股。 万孝利:保护矿工是我最大的幸福 文-本刊记者陈敏 万孝利头戴橘色安全帽,身穿深蓝工作服,腰间束着皮带,肩上挎着瓦斯检测仪,非常威武。但他的笑容,透出腼腆和谨慎。 安全是煤矿最大的政治,“一通三防”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通风一队瓦斯检查班班长,34岁的万孝利一直处事谨慎。电视里播出的瓦斯爆炸后某矿场的惨象,让他刻骨铭心。他不能容忍悲剧再次重演。 万孝利毕业于山西省西山矿务局技术工人学校通风专业。21岁第一次下矿井,人车在倾斜的轨道下降二百多米,世界倏忽变得昏暗狭窄。他看着矿灯照射出的一小块光明,呼吸着潮湿的、掺有粉尘的呛人的空气,寒意入骨。不远处,矿工们却无视恶劣的工作环境,辛苦挖煤,黑汗淋漓。看他走近,工人们纷纷抬头,眼神一闪,复归黑暗。刹那间,他热血澎湃,发誓全力保护这帮在地底下拼命工作的弟兄们。 万孝利一边踏实工作,一边勤奋学习。1997年,他的月收入只有700元,却花了5000多元购置专业书籍,一有时间就埋身书海,用先进的知识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 很快,他就在工作岗位初露锋芒,获得马兰矿职工技能运动会瓦斯检查专业的第二名,之后屡次被领导委以重任。 2004年10月,是马兰矿全年生产的关键时期,矿上党政研究决定,集中最好的掘进力量完成12312轨道巷的施工,它的贯通直接关系到全年的掘进任务和来年的采掘衔接。万孝利负责全面安全保护工作,每天带着监测仪器早出晚归,在长达四五里的井下巷道来回巡视,十多个小时不休息,不放过任何细节。 再次来到12312工作面,通过细致的检查,万孝利突然发现顶板出现强烈的无规律压力。在地质条件好,机械化程度高的情况下,掘进工作面快速推进,很可能导致瓦斯涌出周期和涌出量紊乱,当时的瓦斯浓度也许超过临界值!他果断地给全矿的重点工程挂上了停工牌,工作面迅速停电撤人。 如果他判断失误,此举将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他要承担相应后果。 当班瓦斯检查员迅速进行检查时,万孝利在一旁安静等待。不出他所料,瓦斯浓度超过临界值两个百分点。矿调度迅速调集安装了局部通风设备,加大了瓦斯检查密度,三个小时后工作面恢复了正常工作。 就这样,万孝利排除了一次威胁煤矿安全的重大隐患,凭借其出众的技艺和勇气,获得了所在单位的二等功。同年,他又参与了矿井自动风门连锁系统,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等技改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成绩有目共睹。 对记者的提问,“在这行获得这样的荣誉,您感觉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万孝利这样回答:“首先,是对从事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胸中有数。其次,心理素质过硬,能够冷静地解决处理危机。最后,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我保护的可是活生生的人啊,马虎不得。” 2005年9月,万孝利被聘为瓦斯检查工种技师,同年,他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瓦斯检测专业亚军”,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的光荣称号。 2006年,他再接再厉,获得西山煤电职工技能运动会瓦斯检查专业第一名。 工作十余年来,万孝利所在的矿场从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他卫护了自己的名誉,更卫护了无数矿工的生命――对于这个少言寡语的男人,这无疑是最大的幸福。 他是隐身于茫茫人海的技工专家。 董日中:蓝领是一份踏实的事业 采访-本刊实习记者 赵涛 直流电机的换向器压圈精加工,轧钢电机系列轴的编程生产,这样的技术名称对于你我来说,是不是会有些陌生呢? 的确有些陌生。记得一位作家说过,把世界弄得越来越科技的专家,除了少数人青史留名,其余都默默隐身于茫茫人海,以至我们在享用各种成果时,都不知应该向谁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当然,董日中会矢口否认他是专家,“我只是一名技工”,言语精炼,一如操纵车床时的利落。 现在的技工小董成了名人,采访的时候,他正作为湖南省技师院校达标评估团的专家在株洲检查。 “19年前,你在技校读书,现在作为专家评估高校,想到过会有今天的‘风光’吗?”面对记者的“刁难”,电话那端的董日中笑声涩涩,连称没有没有,如果电话可视的话,大概能看到他挠头皮的腼腆样。 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高级技师,正是因为坚守着一份专注和执著,因为十几年如一日的学习,董日中才完成了一次次的飞跃。 用两句民谚概括董日中再合适不过了―― “技多不压身”,现在小董已经掌握德国“西门子810D、802D、840D”以及日本“法那克20TA”数控系统车床的操作和编程,能够熟练地应用数控设备进行精加工,他攻克高新产品加工技术难关,自行设计了“削扁防振镗杆”“数控球面夹具”等31副辅助刀排夹具。现在,这位“神刀手”已经是响当当的大师傅。2006年,湖南省劳动厅“董大师工作室”成立,他带的徒弟在全省数控车工技能大赛中也获得第一名。 “艺高人胆大”,说的也是小董。某型装备车是集团承担的国家高新技术试制产品,曾被确定为参加建国50周年的阅兵活动,在试制过程中,有“液压阀体”“曲柄连杆”等12项关键零件加工质量要求高、难度大,成了影响这一工程的“拦路虎”。公司将12项技术张榜公布,向全厂招募攻关能手。董日中一人就接了6项。“一看设计图纸,心里直打鼓。”越是有难度,越是有意思,从小爱捣鼓的董日中喜欢这种挑战。整个夏天,他和现场工艺员泡在厂里,按期圆满完成任务。“那种感觉很好,觉得自己又长了不少本领。” 1988年,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再加上当时工厂的效益不错,董日中放弃了继续读高中的想法,进入职业技校学习车工技术。毕业后,他以全省五级工车工统考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湘潭电机公司。 这一呆,就是16年。16年间,董日中实现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30项,发表QC成果一项,产品质量合格率100%。参与公司12项新产品试制,担任车加工美链工序主操作人员,独创5项新加工方法,配合完善了3种生产工艺。近3年,完成工时20800小时,相当于完成8年多的工作量。 董日中很前沿,1996年,他借了9000元买电脑用来学习。刚毕业的他,一门心思扑在技术上,每一个加工难题都令他乐在其中。对待生活,他却总是漫不经心,第一次相亲他穿着一身油腻腻的工作服,大大咧咧地来到姑娘家,直到现在,妻子还老揭短:当时对他的印象很不好。 2000年,公司首次购进数控设备,董日中被任命操作第一台数控卧车。当时在全公司,数控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他没经过这方面的培训,就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把疑难问题作好笔记,白天在车床上不断演示试车。没多久,董日中就掌握了数控车床的操作及编程,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董日中又很传统,像父辈那些工人一样,在车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其实,这些年诱惑很多。几年前,湘潭电机一段时间经济效益滑坡严重,陆续流失了109名技术工人。“董日中也要走了”,公司里不时爆出这样的消息。这些传言让公司领导层十分不安。然而几年下来,尽管向他投来橄榄枝的民营企业很多,有的开到了年薪10万,而董日中始终坚守岗位。 “那么多企业高薪聘请你,你为什么不走?” 董日中说:“我是湘电培养的人,不能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只顾自己一走了之。”语气淡淡,却有一种从容坚定。 成了名人,董日中惦记的依然是生产一线,评估途中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工友五轴联动导轨的加工情况。“我们企业最近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作为一线产业工人,在这样的团队里心劲儿很足。” 尽管经常在鲜花簇拥下外出传授经验、汇报演讲,在董日中看来,技术工人的身份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定位,“这是一份让人感觉踏实的事业,用心去做,从动手动脑中体验人生价值,你会发现很有意思。” 世上聪明人多了,但真要做成什么事,还是需要努力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梁文:不要只做聪明人 文-本刊记者陈敏 梁文,1974年8月出生于广西柳州,家境清贫,但自小聪明,读书独占鳌头,中学时期曾拿下不同学科的全国竞赛一等奖。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之后,原本心高气傲的少年很快被各地的优秀学子淹没,光环淡去,竟然自甘平庸,混沌度日。 弹指就是大四。那天,他在校园闲逛,遇见同级不同系的老乡崔屹,随口问:“毕业你去哪里?”对方笑答:“去哈佛大学读研。你呢?”梁文讷讷难言。 几秒钟的邂逅,让梁文彻夜难眠,一遍遍回想崔屹踌躇满志的表情。 他不再四处投放简历,放弃不感兴趣的现学专业,买来全套计算机应用教材,通宵达旦地学习。同学们纷纷离校了,他把行李扛到学校附近的租住屋,沉静备战。 半年高强度的复习,他居然考上了母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研究生。 读博期间,梁文就是实验室的科研骨干,经常吃住在实验室,潜心分析研究学问,“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预警系统”曾获200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6年6月,梁文进入江西省电力公司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参与了国家电网公司“SG186”大型信息化工程的生产管理子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成绩斐然。 2006年10月,梁文参加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大赛,鏖战6个小时,高效完成编写设计文档、编写代码、软件测试、产品打包等项目,从117名行业高手中杀出重围,进入决赛。最终,他凭借出色的答辩和综合实力夺得金奖,同时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2007年4月21日,梁文再攀高峰,当选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 认识梁文的人都会夸他聪明,他反倒日益尴尬。 “聪明这个词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是贬义词了,夸小孩聪明,那确实是在夸。夸女人聪明,真意是说她不漂亮。夸成人聪明,就是说他一事无成,只剩小聪明。世上聪明人多了,但真要做成什么事,还是需要努力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宁愿用这样三个形容词概括自己:积极、冷静、勤奋。 积极,是一种生活态度。梁文热爱生活的一切美好,并积极不懈地追求,包括内外兼修的美女。他坦诚当下的幸福,就是娶了公司最美的女孩为妻,并心甘情愿在婚礼上承诺:“家务全部包干,财物全部上交!”同时,梁文热爱体育运动,从乒乓球到网球,从短跑到游泳,功夫深厚,刷新了同事头脑中沉闷的书生博士形象。 冷静,是一种男士风骨。再大的事情,梁文不急不躁,从容应对。在工作中遇到用户质疑,甚至怒骂“电脑不如猪脑”时,他耐心解释,娴熟演练软件的每项功能;在比赛中遭遇强敌险些落马时,他临阵不乱化险为夷,颇有大将风度;在交际时他不为其他同学在外企挣到的高薪名车诱惑,坚信自己的道路另有价值;在生活中与亲人发生矛盾时,他的策略简单:一个温厚谦让的微笑,胜过唇枪舌剑千万。 勤奋,是一种工作精神。他从事基础软件开发工作,技术迅速更新换代,必须不断学习,潜心钻研。为了完成某个短期目标,他会制定并遵循苛刻的作息时间表。他的电子日志开篇即道:“顾炎武,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终老不归顺清廷,著有《日知录》。顾炎武从青年起,每日记录学习所思所得,30年后整理归类即为《日知录》。我每天也写一点东西,主要为技术,争取每天都有进步。”至今,梁文笔耕不辍,已有四年。 小学三年级时,梁文特别想要玩具坦克,但家里穷得肉都吃不上,他左思右想,写封信给城里的舅舅,希望对方资助“10元零花钱,圆一个小小的梦想”。舅舅果然寄了钱过来。 梁文想要的,就会想方设法地实现。如今他风华正茂,前程似锦,新的目标在哪里? 梁文说:“我那个老乡崔屹哈佛毕业后业绩突出,被评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之一。他比我强多了!我必须加倍努力,才能真正做出一些成绩!” 他的实施步骤,一如他的人一样,显得干净清爽:六个字――反听,内视,自省。 反听是指耳聪,能将别人的话反过来理解,不被外界误导;内视是指目明,能够看清自身,明白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自省是指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自身。 从优秀到卓越,梁文正在一步步向前迈进。 新闻链接: 2007年5月,由共青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共同组织的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评选揭晓。 荣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荣誉称号的是:擅长高精度、大型薄壁高难度加工的“双料高级技师”上海航天局第804研究所铣工和数控工苗俭;采油技术革新尖兵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采油工赵奇峰;矿山的忠诚卫士新疆疆南电力有限公司矿山救护员阿布都克力木・米吉提;创造溅渣护炉先进操作法的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炼钢厂转炉炼钢工安继合;瓦检精“鹰”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瓦斯检查工万孝利;善于攻克技术难关的“神刀手”湖南省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车工董日中;博士“蓝领”江西省电力公司程序设计员梁文;“焊工状元”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电焊工技师刘新海;新一代“工人铆接技术专家”西飞集团公司国航总厂铆装钳工万胜强;“全国第一网管”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网络与设备维护管理员范志刚。 专家视点 把技工职业看作人生常态 ――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孙健敏教授 采访-本刊记者李纯赵涛 记者:5月底,团中央、劳动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评选揭晓,一批基层一线从事技术生产的青年技工脱颖而出,本期专题讲述了这部分青年人的成长经历,您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孙健敏:这些人所从事的工作,是通常聚焦不到社会光环之下的一线生产,而这些跟机器、零件打交道的工作,恰恰是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基础。他们不为常人关注的成长也应该能给当代青年带来一些启示,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就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劳动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光。 记者:高学历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普遍追求,但就您了解而言,中等学历、技术好的“高级蓝领”的缺口有多大? 孙健敏:据去年统计,目前在中国13亿人口中,有7.1亿的劳动力人口。这些人中有1.2亿人在企业里干活。在这1.2亿职工中,有大约7000万是技术工人。而在这分成五个等级的7000万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3.5%。再具体点,我国目前还急需60万名数控机床的操作工,近年来国内每年新增各类数控设备在5万台以上,但在一线操作人员中,只有4%具备高级以上技能资格。像前面采访的苗俭、董日中这样的人才就更少了,这也是他们能够做出成绩受重视的一个原因。 “总量不足、年龄老化、复合人才匮乏”是高级蓝领供需比例严重失调的典型现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进程中,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这样的话,高级蓝领的匮乏还将持续。 记者:技工荒在哪些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孙健敏:几乎涉及到动手的所有行业,高级技工欠缺的现象都比较突出的,从传统的机械制造到汽车、电子、纺织、建筑、印刷,还有厨师,你现在去酒店吃饭,好厨师也是很抢手的,10万年薪已不稀奇。要知道,知识可以靠灌输,而技术需要靠实践。技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掌握的,这个培养周期严格来讲比较长,所以10万年薪聘高级技工并不算高。 记者:随着中国入世进程的加快,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于青年技工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呢? 孙健敏:这两个问题都是存在的。先讲机遇,不仅仅是入世,任何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当然对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需求量会更大一些。虽然很多人包括我并不赞同世界制造中心的说法,但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要就业的话,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大量的劳动技术工人,这是一条主干道。 挑战的话,主要在供求关系方面。我们国家教育体系是一个畸形的体系,两头大中间小,基础教育跟不上,高等教育过度发展膨胀,其中最弱的是中等教育,职业中专、技校都在这一类,这已经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孱弱的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大量的操作工人?供求的矛盾一下子就会变得突出起来,这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记者:从劳动力自身来讲呢,传统思维对于就业观念的转变会有什么影响吗? 孙健敏:观念上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学而优则仕”,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的观念。这种观念使人们从骨子里崇尚一有学问就不去做具体的事了。“劳力者治于人”的心态,让几乎所有的人不管合适与否,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就让孩子一窝蜂地去考大学,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思路,从根本上造成了技工荒恶性循环,只有改变这个观念,才能积极融入到市场大潮中。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说,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士硕士,高学历主要是培养作研究的人才。一个社会不仅需要作研究的人,也需要做饭的、造汽车的、开汽车的,更需要能把饭做得色香味俱全、把车开出先进水平的技术工人。有人更适合做技术工作,那就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 西方人可能世世代代经营一个面包房,大家都说好,他按时上班,4点就关门,每年都去旅游度假。在他们眼里,技术工作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这个观念上的改变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一方面“技工荒”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又严峻迫切,如何看待这看起来有些矛盾的现象? 孙健敏:劳动力市场现在是结构性的矛盾,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一是体制上的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体力脑力都不行,这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多年以来教育的欠账。都想指挥人,很少有愿意干活的。没有人告诉你“学而优去干活”。还有一个问题是观念上,在社会的观念中轻视工人的倾向还存在,很多人认为技术工人是社会金字塔的底层。 今天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 一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政策要向职业教育倾斜,现在每年几十个亿扶持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好现象,但怎么样从操作层面上实施,去实现与市场的对接,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个是舆论导向,我们的媒体宣传应该真正地去体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应该形成一种崇尚劳动的氛围。第三要靠市场去培植,尽管目前中国市场还不是很规范,但可以发挥就业的推手作用。这是对青年技工就业最好的吸引。 记者:本期专题中提到一位青年技师梁文,博士毕业回头做蓝领,您认为这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择业观? 孙健敏:应该是一种更务实的姿态,在职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虽然这可能只是个别的例子,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应该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事情,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清华博士去修车,大千世界,13亿人出两个技师没什么好奇怪的。什么时候咱们对这类事件不大惊小怪了,说明咱们对技工行业、对就业有了一个成熟的认识。像前面采访青年技师所说的,做一个蓝领也可以是一份踏实的事业,技工完全可以是你生活的常态。 记者:在您看来,我们的社会该为青年技工成长设计一个怎样的途径? 孙健敏: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来鼓励年轻人走上技工之路;职业学校提供补贴和大量动手操作的机会;企业能够调整经营理念,这些都是为青年技工的培养、深造创造好的平台,都是有利于青年技工成长的措施。 记者:以您的观察来看,国外为这部分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哪些比较好的土壤? 孙健敏:欧洲的职业教育是很发达的。比如英国有独立于高等教育之外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是跟学历、学术教育平行的体制,NVQ认证范围几乎涵盖了英国90%的行业。这种考试以操作能力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为基础,它测量的是一个人能做什么,而不仅仅是他知道什么。这种以职业为导向的培训目标的标准体系,1997年已经引进到中国,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教育培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记者:国外的蓝领观念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孙健敏:他们对不同工作的评价虽然也有一个职业声望的问题,但总体上说比较平等。不会因为你干什么事情就瞧不起你。从体制上讲,不管干什么,都能够达到一个中等的生活水平,这是咱们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说他当一辈子司机、车工、厨师也可以过得很潇洒。还是我前面说的,技工完全可以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人生常态。 记者:对于目前就业市场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就业专家,您有什么建议? 孙健敏:一是你不管学什么、做什么,一生总需要有基本的技能,最好是带有工具性的技能,比如说计算机、外语、一般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等。二是情商,这是决定你命运的一种能力,要去好好培养。对自我的认识,与人交流合作,这都要在社会交往中去实现。 在这两点基础之上还要有一技之长。老祖宗说:“一招鲜,吃遍天。”今天依然有效。T型人才已经不够,现在讲π型结构,就是在原有的T型人才基础上努力发展与自身的兴趣、特长相符合的另一项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会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成为日益变化的职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世界变化太快,你的未来不取决于你今天会做什么,而取决于你今天不会做什么。这就是强调要不断地学习,你今天会的东西明天可能就被淘汰掉了,你需要掌握新的东西,你今天不会的东西,明天可能就用得着。 孙健敏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组织与人力资源教授、博士生导师,纽约州立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