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宏生:针脚里的花样年华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自从师傅把一条皮尺搭在褚宏生的脖子上,他一挂就是七十几年。

每天早上10点半,这位90岁的老人,定会准时出现在上海长乐路上的翰艺旗袍店。瘦小精干的身材,纹丝不乱的银发,合身的绸子衬衫,一口吴侬软语,勾画出典型的上海裁缝形象。

没有客人的时候,他常腰板笔直地坐在一把木椅上一言不发,有时也耷拉着脑袋打个小盹。可只要有客人进门,他便条件反射般“噌”地站起来,笑呵呵地迎上前。

他的职责是“量尺”。他利索地把皮尺从自己脖子上拽下来,在顾客脖子上轻轻一绕,接口处,伸入食指留出些许空隙,又稍稍往外一滑。据说,这一绕一滑,即便略有差错,旗袍硬硬的高领也会让人受罪。

旗袍*讲究“可身”,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窄。做一件旗袍,需要量衣长、袖长、前腰节、后腰节等20多个尺寸,如遇体型特殊的客人,量的部位则更多。褚宏生眼不花,手不抖,皮尺在客人身上上下翻飞,不一会儿,整套数据全有了。他眯着眼睛,脑海里已勾画出成衣的模样。

这看似简单的一量,却是旗袍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褚宏生一辈子练就的手艺。要做到“手到眼到、眼到心到”,快速准确地弄清客人的尺寸和特征,绝非一日之功。

16岁那年,褚宏生被父母从苏州吴江老家送到上海学裁缝。通过熟人介绍,父母把他送到北京西路485号的“朱顺兴裁缝店”。裁缝店头号**傅朱汉章,在上海滩极负盛名,做旗袍是他的绝活。

店里的学徒有几十个,从缝纫、绣工、盘扣到量体、打样,一路学下来,一般需要两年。当其他的徒弟开始动手干活时,师傅却仍然让褚宏生练手工。

“我不服气,气呼呼地去找师傅,”老裁缝慢悠悠地回忆,“师傅让我别心急,说以后我会比他们做得好。”

原来,师傅是看他聪明伶俐,人又长得清秀,要着力培养这个特殊的徒弟。又过了两年,褚宏生终于出师,**派他负责给客人量尺寸。

因为这个特殊的“岗位”,褚宏生得以见到无数名人。还留在他记忆中的,有陈香梅、杜月笙、大将军粟裕等。而影星胡蝶,则是他眼中*美丽的女子。

那是60年前,一个盛夏的傍晚,褚宏生去胡蝶家里为她量身。那时的胡蝶正红极一时,刚刚当选影后。

“她穿着素净的淡蓝旗袍,没有化妆,脸上总带着笑,说话的声音很好听。”褚宏生说。胡蝶喜欢复古式的花边,心情好的时候还会自己设计。

褚宏生回忆,老上海裁缝店竞争激烈,各家都在细节上做文章。单一种*针刺绣,就细分出3种针法。缠好一枚精美的盘扣,往往得花上3小时。时令、年龄不同,旗袍上搭配的盘扣也不同,春节配如意扣、凤尾扣,老太太做生日配寿字扣,年轻女人喜欢简单柔美的兰花扣、盘香扣。讲究的客人,会要求随着月份改变而更改旗袍上盘扣的花型,一年12变。就连如今看似朴素的裙摆滚边,在传统的技法里也要滚上三四道,极尽繁复。

“那时没有机器,全靠手工做。一件普通的旗袍*快也要做上一个星期。”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旗袍开始使用拉链,省去了手工做扣子的时间,制作时间大大加快。再后来,许多店铺开始用缝纫机给客人做旗袍,速度与以前更不能相比了。

但是,褚宏生却要求自己的徒弟们坚持手工制作。“机器踩出来的衣服硬梆梆的,体现不出女性柔美的气质”,老裁缝拿一件旗袍比划着,“人手才能缝出圆润的感觉。”

在他看来,旗袍是世上*美、*能体现女性特质的服装,而且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旗袍永远不会过时。可是,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爱美的上海**、太太们,纷纷穿上肥大的工装,来店里做旗袍的客人变得少而又少。

现在,翰艺店里的旗袍师傅都是褚宏生的徒弟,他们中*年轻的也已年逾不惑,年长的则已到花甲。客人多是慕名来找褚宏生,其中名人不少。成龙的父亲是店里的常客,潘虹也很喜欢这里,还把陈道明介绍来……据说,影星巩俐的助手想为巩俐做一件旗袍,尽管只拿来巩俐的一张全身照片,单凭目测,老先生做的旗袍竟也**合身。

虽然膝下早已儿孙成群,褚宏生却不愿回老家养老。因为这座城市和上海人穿的旗袍里,存着他人生美妙的记忆。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