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顾慧芳:双手织出新生活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20年前,全国劳模顾慧芳从北京载誉而来。     

  
    如今回到丝织厂的同一地方,顾慧芳说,彷佛就在昨天。 机器轰鸣的车间里,顾慧芳沿着S型路线在纱纺机中巡回,接头,清理,包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同时,还留心着徒弟们的操作。回忆起30年前在丝织厂的一幕幕,顾慧芳说,印象*深的,还是戴着大红花,从北京载誉而来的那**,“感觉就像在昨天一样。” 今年49岁的顾慧芳,1979年进入苏州东吴丝织厂做挡车工。进厂10年来,她年年月月超额完成产量、质量指标,共生产出后绸缎12余万米,超产**绸缎2万余米,创汇达47万美元。不仅如此,她认真总结的“三勤三到三招”的纺织操作经验在全厂**,并先后培养8个徒弟成为生产骨干,1989年,顾慧芳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行业里,挡车工是一个枯燥、劳累且专业性强的岗位,每个班次要巡回走上10几里路,面对的是数不清的“掐头”、“接头”的重复动作。“记得刚开始操作时,不熟练,手指经常会被扎出血,鲜血淋淋的滴淌。”顾慧芳回忆说,一开始时手忙脚乱。为此,她开始仔细地观察师傅们操作中的一举一动,然后便暗自揣摩实践,反复练习。为此,她付出了超出常人很多的汗水和心血,凭着一股韧劲和不服输的劲头,她的技术日趋娴熟,练就了“稳、准、快、好”的织布挡车操作法。 当时,厂里的业务繁忙,所有车间工作人员都要“三班倒”连轴转。早班从上午6点上到中午12点,中午12点到下午6点,6点上到晚上12点,12点上到早上6点。但当年熟悉顾慧芳的人,都说她是个“埋头苦干的无名**”,她从不叫苦叫累,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操作技术水平,她的产量质量月月都名列**,而由她带出的8个徒弟,也成为了业务骨干。 1989年,28岁的顾慧芳成为全国劳模,从北京回到苏州的第**,戴着大红花,在东吴丝织厂的公园前留下了这张照片。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顾慧芳依然挡不住内心的喜悦。尽管她的生活并没有因此改变,依然在嘈杂的丝织车间里做着挡车工的工作。“当初是年轻、体格好,三班倒的干活,也没觉得累和苦,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她说。 如今已退休在家的顾慧芳闲暇时,还会想起那些年轻的岁月。她说,“现在纺织行业不是太好,一些纺织厂、丝织厂经营不景气,有的已消失,看不到当年热*朝天的样子了。现在的年轻人也怕苦怕累,很少有人钻研操作技术了。不过假如还有人想学,我还愿意教。”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