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自强 主要设备决定生产水平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生意社6月11日讯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必须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推进结构调整和升级。从织行业来说,要转变发展方式,由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升。因此,棉纺织企业对设备也有了新的要求,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

记者:落实纺织工业振兴规划,棉纺企业对设备有哪些新的要求?目前急需取得突破的关键设备有哪些?

梅自强: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劳动用工是满足棉纺织企业进一步发展对设备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国产设备要在关键设备技术上有所突破。这些关键设备包括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细纱-络筒联合机等,关键零部件有:能和细络联、紧密纺纱机配套的锭子、钢领、钢丝圈,和自动络筒机配套的金属槽筒、空气捻接器、电子清纱器和**无梭织机配套的电子提花装置等。

自动络筒机是棉纺织企业生产无结纱急需的关键设备。2005年棉纺织行业新增自动络筒机2000台,其中包括青岛宏大公司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意大利萨维奥公司技术合作生产的Espero型400台;2006年青岛宏大生产自动络筒机600台,进口2020台;2007年全国新增自动络筒机3768台,其中青岛宏大生产800台。据了解,近两年,全国纺织企业新增自动络筒机6000多台。

青岛宏大纺机公司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自主开发研制的JWG1001型自动络筒机已达到**同类产品知名品牌的先进水平并开始批量生产。但金属槽筒、空气捻接器和电子清纱器等三个关键部件还靠进口配套。二纺机引进德国赐来福公司技术合作生产的Autoconer自动络筒机也已开始批量生产。

棉纺织企业更新改造急需的**无梭织机也主要依靠进口。2002~2005年间,我国共进口无梭织机6.5万台,其中喷气织机约5万台。2006年进口无梭织机20983台,2007年进口22689台,其中主要是喷气织机。多机企业看好**喷气织机市场,加大了开发研制力度,国家也给予大力扶植,但至今仅有少数企业批量生产。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还要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是开发研制**喷气织机的难点,只有突破了这个难点,达到**同类产品知名品牌的先进水平,国产**喷气织机才有竞争力。

细络联技术**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进入实用阶段。棉纺生产中用人*多、劳动强度*大的细纱和络筒两个工序的直接联接,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大幅度减少了用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较好地解决了纺纱生产中长期难以解决的细纱卷装和纺纱速度的矛盾,大幅度提高了环锭细纱机的生产效率。细络联是棉纺生产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发展的标志。

记者:棉纺设备中专件和器材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梅自强:随着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主机配套的一些专件和器材已成为制约主机整体水平的关键。国产锭子、钢领、钢丝圈等关键配套件还不能适应细纱高速生产的要求,急需实现突破。

2007年已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能现代化棉纺成套设备生产线”的攻关目标是研制成套设备中的关键数字化单元机,实现参数在线检测和控制。质量达到乌斯特公报15%水平,产品质量达到**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达到万锭用工30人左右。按照这个攻关要求,自主创新的目标是要突破国产棉纺织装备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和薄弱环节,达到**同类产品知名品牌先进水平,实现产业化,用于企业更新改造,使棉纺织企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再上新台阶。

标签: 梅自强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