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猪病变得越来越复杂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1猪病流行的主要特点

1.1新出现和重新流行的传染病危害性增大据农业部l986―1990年对全国畜禽疾病进行的普查表明,我国动物传染病有202种,寄生虫有90多种,其中有80年代新发生的传染病15种,寄生虫病2种。90年代又新发生传染病10多种,这些新发生的30多种传染病已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与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新的威胁。同时过去已得到控制的一些传染病,比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链球菌病、炭疽、李氏杆菌病、乙型脑炎、口蹄疫、流感、伪狂犬病和血吸虫病等,近几年来发病率不断回升,不仅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造成重大影响。

近几年来,国外发生的猪尼帕病毒病、曼那角病毒病、猪盖他病毒感染、猪蓝眼病及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等,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应引起关注。

1.2多病原混合感染增多,使病情更加复杂化

当前猪群中发生传染病往往不是单一的病原体所致.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协同作用而造成的。多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已成为发病的主要形式,比如在病毒病中,猪瘟与伪狂犬病二重感染、猪瘟与伪狂犬病和链球菌病三重感染、蓝耳病与伪狂犬病、蓝耳病与圆环病毒感染等混合感染在临床上已为常见,并以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Ⅱ型、伪狂犬病病毒发生多重感染与继发感染对猪群的危害性*大。在细菌性疫病中,常见气喘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肺疫多重感染、圆环病毒感染与气喘病和副猪嗜血杆菌多重感染。当前在猪群中发生*多的是猪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及链球菌等的多重感染、危害严重。此外,还有寄生虫病与病毒病及细菌病的多重感染.比如弓形虫病常与猪瘟、与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链球菌病多重感染: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由于多病原的感染,使病猪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没有诊断特异性,而是表现为一系列的综合征候群,使病情复杂化,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也给疫病控制带来困难,导致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1.3病症**型化。隐性感染增多

在疫病流行过程中,病原体受到外界环境及高度免疫力的影响,使一些病原体的毒力经常发生改变,有的毒力变强、有的毒力变弱,出现了新的变异株和血清型。加之猪群中的免疫水平不高或免疫抗体不一致。致使某些疫病在猪群中发生流行。并**型化。比如低毒力猪瘟病毒可引起**型猪瘟。表现为散发,发病率不高,发病年龄提前,潜伏期延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程长,可成为“僵猪”。母猪持续感染,通过胎盘感染仔猪,出现流产、死胎和弱胎等。又由于目前配合饲料中抗菌药物添加剂长期连续的使用。*疗中滥用抗菌药物。加之疫苗质量不稳定,免疫程序不科学、不合理。致使细菌抗药性菌株大量出现。造成疫病的不断发生。猪链球菌病出现了血清Ⅱ型,不仅能引起猪高发病。死亡率增大。而且引起人发病.成为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1.4疫病发病年龄提前或延后。流行周期缩短

母猪和育肥猪的猝死现象,表现为突然死亡,鼻孔与口腔流白沫,全身发白,有神经症状,经实验室鉴定为魏氏梭菌A型与C型所引起。可见本病**只是1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而且能引起生产母猪发病,发病年龄延后。猪瘟发病日龄*早的为3日龄,以及断奶前的仔猪发病也已很为常见,其发病日龄提前。

猪口蹄疫的流行周期过去是5~10年流行1次.发展到3~5年流行1次,又从每年流行l次,现在是每年流行多次.夏季也常发生,发病周期大大缩短,间隔时间愈来愈短。因此,猪口蹄疫的免疫必须每年进行4次。每3个月l次,否则难于控制疫病的发生。

1.5猪呼吸道传染病日益突出

目前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出现的呼吸道传染病日益突出.因呼吸道疾病引起死亡的猪只在不断增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规模化猪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约为30%~60%,死亡率为5%~30%。广大农村饲养户的猪发病状况也大致如此。

猪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而引起的,称之为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引起发病的病因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感染病原.如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肺炎支原体、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二是继发性感染病原体,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原发性病原体先侵入呼吸道和肺脏,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损伤肺部的*噬细胞,造成猪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低下。内源性病原体和存在于猪舍空气中和环境中的外源性病原体随之侵入呼吸道和肺脏,引起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而暴发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另外,猪舍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空气与环境污染严重,有害气体过多;气温变化大、猪舍保温不好;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只混群饲养,饲养密度过大;饲料单一。营养不良等各种应激因素都可诱发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1.6繁殖障碍性传染病普遍存在

引起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有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感染、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流感、附红细胞体病、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等。我国当前以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猪瘟、伪狂犬病及附红细胞体病等造成的繁殖障碍*为普遍和严重。特别是对初产母猪的危害甚大,约可造成70%以上的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对种猪场危害很大,应引起重视。

1.7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危害愈来愈严重

蓝耳病与圆环病毒感染是当前公认的两个主要的免疫抑制性疫病,气喘病与伪狂犬病也可导致免疫抑制.这些疫病已广泛存在于我国的猪群之中,其危害愈来愈严重。因为免疫抑制性疫病可直接损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抑制,使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大减弱,健康水平整体下降,同时,免疫抑制性疫病对其他疫病疫苗的应答产生干扰作用.如蓝耳病阳性猪场中用猪瘟弱毒疫苗免疫猪群其抗体水平明显偏低,使猪群对疫病的易感性增高,并发病,继发感染与混合感染明显上升。

2造成传染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

2.1对猪传染病出现的新情况认识不足

近几年来有不少传染病出现了隐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和潜伏期带毒,并且病愈后带毒猪越来越多,由于这些猪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但能向外排毒,往往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对这些出现的新情况认识不足。致使疫病传染数量不断增多。这些生猪及其产品调运、外购流动频繁,加之监测不力,检疫不严,使传染源分布越来越广,造成疫病的广泛扩散。

2.2引种混乱、检疫不严

各地区每年从国内外大量引进种猪,由于部门和渠道众多、考查不细、检疫手段落后和检疫不严致使引进的种猪不仅带入了新的传染病,而且使全国各地原已基本控制了的传染病又重新复发。造成疫病的严重发生。

2.3兽药、疫苗质量不稳定,使用不当

兽用疫苗和兽药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生产管理混乱,多数达不到GMP标准,其质量难于**。无法满足动物疫病防*工作的需要。加上药品运输、保存、使用不当,易影响其免疫效果和***果。

2.4诊断手段落后,不重视免疫监测

当猪场发生疫病时,不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做出正确诊断,而是盲目用药,花去大量人力、财力去进行*疗,往往得不到好的结果。对发生的疫病要认真分析。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诊断。才能采取科学的防*措施,选择*佳的方案控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定期进行免疫监测,可及时掌握猪场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动态与分布.以便及早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防疫措施,预防疫病的发生。不少猪场怕花钱。怕检出疫病种猪不好出售,故不重视免疫监测与监控,这是完全错误的。

2.5其他原因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场数量的增多,经营规模的扩大。畜禽及其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给猪病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养猪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盲目扩大生产;广大农村养猪专业户,普遍不重视疫病防*工作;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技术水平不高,防疫手段落后,防疫经费不足;养猪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旧病没有很好的控制,又出现不少新病,使新老疫病在我国许多猪场同时存在,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猪的疫病防*形势仍很严峻。

3应采取的防控对策

当前猪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制约我国养猪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养猪业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建立以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动物疫病防*和扑灭机制,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3.1环境决定成与败

环境是防控疾病的首要因素:环境是提高生产成绩的关键;温度、湿度、通风是重中之重;环境卫生是前提。

3.2充足的营养

3.2.1营养好,不仅是生长所需,而且对免疫系统发育也有重要作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3.2.2初乳提供保护能力,防止仔猪感染本场现有的疾病。

3.2.3确保仔猪在出生后l2小时内吃到尽可能多的初乳。

3.2.4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提供高水平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

3.2.5通常在断奶时食物摄入量下降,增加应激。

3.2.6免疫系统的完善需要良好的营养供给。

3.2.7断奶后供给优质饲料,维生素的营养尤为关键,保育猪死亡率增高,可考虑添加VE,以减少由于断奶造成的应激。

3.2.8经常更新饲料,保持新鲜,不要霉变。

3.2.9在任何时候都能方便的喝到清洁的水。如果人不喝这样的水,为什么要求猪喝呢?

3.3有效的管理

3.3.1全进全出制减少传染源在猪只之间传播。全进全出是关键。

3.3.2*大限度地限制猪只混养。

3.3.3严格执行清洗及消毒程序。

3.3.4在产仔时管理好初乳。

3.3.5圈舍间实体隔开。

3.3.6断奶时,保持舍内较低的猪只密度。

3.3.7增加饲喂点。

3.3.8限制每组猪的数量。

3.4合理使用疫苗

3.4.1不要乱用疫苗。

3.4.2使用高质量的疫苗。

3.4.3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3.4.4正确使用疫苗。

3.4.5对于疫苗免疫效果不好的疫病尽量不要使用疫苗。

3.4.6做好疫苗免疫后的效果监测。

3.4.7疫病监测是及时诊断和采取防制对策的前提。

3.4.8疫苗的免疫监测与评价。及时调整免疫程序:种猪场应定期进行免疫监测。

3.4.9摸清猪场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疾病的种类。

4建立完善的药物保健预防和*疗方案

4.1合理、规范用药,不要滥用药物。

4.2效果不确实的药物不要使用。

4.3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由兽医负责。

4.4药物的使用应从*疗用药转向预防用药。

4.5树立保健观念,预防用药,尽可能地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

4.5.1母猪保健方案产前一周和产后一周,每月保健一次3~5天。

4.5.2哺乳仔猪与保育仔猪的保健方案断奶前一周和断奶后2~3周。

4.5.3育肥猪的保健方案转群后1周,根据发病情况提前l~2周。

4.6合理、规范*疗用药,不要滥用药物 ’

4.6.1辩证施*、综合*疗,对症下药;

4.6.2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由兽医负责,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充分考虑药物的特性,尽量选用效能多样或有特效药物.效果不确实的药物不要使用。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