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东移:中国高尔夫产业新机遇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业内**认为,开发丘陵和沿海滩涂地带、倡导“中国风格”或是新路

“未来10年中国高尔夫产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高尔夫产业重心将东移至中国。”近日,北京新自然高尔夫集团董事长余钢针对中国高尔夫产业未来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高尔夫球场仅有500多家,有300万人打高尔夫,打球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0023%,无疑还有*大的提升空间。有**预计,中国高尔夫消费的潜力十分惊人,有能力进行高尔夫消费的人口已达2000万,到2020年则可能突破5000万。

产业东移大势所趋

“尽管美国是**高尔夫产业的发达国家,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美国高尔夫球产业的许多**人才、成熟工具和理念都亟待引进中国”,余钢说,“但作为***大的高尔夫建设市场,高尔夫运动在中国拥有无可比拟的未来――依托于****的经济增长率,保守估计,10年内我们的高尔夫人口将达到1800万人,核心高尔夫人口将达到600万人以上。可以预计,**高尔夫球场设计、建造、管理、运营的重心,将东移至中国”。

余钢是在近日应美国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协会邀请赴美考察前接受记者采访的。

作为中国高尔夫设计**人,余钢带领新自然集团在中国高尔夫市场取得了令人瞠目的高速增长,尤其是新近提出的“新自然**高尔夫设计师合作计划”,引起了彼岸美国同行的高度关注,全美*大的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协会正式邀请余钢访美。

“他们看重的是中国市场的未来”,余钢说,“无论设计师、工程师还是球场管理**,美国同行的视线已经聚焦到中国。我这次去,就是应邀向他们介绍中国市场的情况,探讨更广泛的合作可能”。在美期间,余钢团队将走访田纳西、密歇根、俄亥俄、南卡罗来纳等州,会见多位美国高球设计、建造、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据了解,这是中国本土设计师**次应邀跨洋交流,余钢称之为“桥梁之旅”。

“中国风格”是根本

“桥梁之旅,就是搭一座桥,让两边的人都互相瞧一瞧、听一听,互通有无、以利合作”。在谈到此行美国的意义时,余钢更多强调的不是拿来主义。“美国和中国不同,他们3亿人,咱们13亿人;人均耕地面积是咱们的7.5倍,人均GDP是咱们的10倍。如果谁说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要照搬美国经验,我看他是昏了头。”

在过去17年里,新自然高尔夫经历了引进、消化、仿制、创新的过程,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建造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建立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以利用边缘地块、坡地、丘陵地为主,充分利用原地形来布局球道,土方搬移较少,体现远景和近景处处绝境、长道和短道洞洞艰险的景观,追求与原生态环境协调的艺术效果,余钢称之为“中国风格”,并类比于苏州园林的艺术原则,即“精心安排但不损于自然之美”。

“你看苏州园林,无论在哪一个角度看,你都能得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就是中国美学中强调的自然。而自然又是高尔夫运动的灵魂所在”,余钢说,“画了这么多年图,我越来越相信,中国人完全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高尔夫文化。”

余钢指出,未来十年城市化进程将使耕地紧缺局面加剧,在此背景下发展高尔夫球场,必须解决好丘陵地带及沿海滩涂地带的开发,并尽可能降低开发成本,这是中美两国的根本差异。“追求浪漫、不浪费,这是我的基本原则,希望美国同行能够认同这一点。”

此行美国,余钢将就以上原则与美国设计师展开探讨,吸收其中的优秀者加入到“新自然**高尔夫设计师合作计划”中来。“希望美国同行的加入,能够丰富我们所倡导的‘中国风格’,帮助球场降低成本,进而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这项美好的运动――它不应该仅属于贵族,它应该归于大众”。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