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故城的历史、形制与功能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人民网潍坊8月9日电 据潍坊新闻网报道 大家可能都知道市区中划分奎文潍城两区的白浪河以前是老潍县城的护城河,而老潍县城有着高大的城墙,固若金汤。但是现如今,当年的城墙和城楼大多已无处觅踪,很难想象当年潍县故城的雄伟壮观和城内的繁华喧嚣。8月8日上午9点30分,77岁的老学者刘督宽,在百大汽车园老照片故事会上,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潍县故城的历史、形制和功能。刘老一边讲一边用手比划,十分形象生动,一幅潍县故城的宏大画卷仿佛在大家眼前慢慢展开……潍县故城的历史变迁

潍县地区设行政建置始于汉代,历有平寿县、下密县、潍州、北海县等建置称谓,那时的*所城址,在后来的潍县城以西,并不是紧靠白浪河修建,约在隋末唐初,才东移至白浪河西岸。

唐武德二年重置潍州时,州**机构与北海县机构同城,城址就已经在后来的潍县城了。由此算来至1948年潍县解放,潍县古城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据《潍县志稿》载:“潍邑土城创于汉。”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历史说法,期间含有诸多历史变迁,不能作为存留到解放前夕的潍县城确切的历史依据。

潍县城初建为土城,明正德七年莱州府推官刘信重修。崇祯十二年县令邢国玺砌为石城,这所谓的石城城墙并不是全部由石头垒砌,而是只有城墙外侧为石头墙,内侧依然为三合土夯实的土墙。清乾隆十三年知县郑板桥倡捐大修。郑板桥当年在潍县任县令时,经常闹饥荒。为了解救灾民,郑板桥想到了一个两全的方法。他令城中富户支起大棚煮稀饭,然后号召涌入城中的一万多灾民来吃,但是提出条件说饭不能白吃,要修城墙。就这样,灾民吃饱了肚子,而城墙得到修缮。潍县故城在道光二***重修,后在光绪年间又进行了六次小修。

重修后的城墙,因地势原因,东墙高3丈4尺余,厚2丈6尺;南墙西墙都高3丈8尺,厚2丈7尺;北墙高4丈,厚2丈5尺,全长1235丈3尺4寸,面积约合1.3平方公里。城墙上有1600多个垛齿,四角各建有角楼,城外建有与城墙等高的孤立的炮台,有暗道与城里相通。南西北三面有宽2丈、深5尺的护城河,东面紧临白浪河。潍县故城的形制格局

潍县故城的主城,也可称之为西城,有四门,东为“朝阳门”,西为“迎恩门”,南为“安定门”,北门为“望海门”。东西南三门均建有“瓮城”,即沿城门外两侧连接城墙另筑一圈城墙,在与城门方位不同处另开一门与城外相通,东西瓮城门都向南,南瓮城门向西。北门无瓮城,因避开与南门垂直的县衙而向西偏移200米。

四城门都是空心门洞,上有高大的谯楼,立石为柱,双层飞檐,蔚为壮观。城内有一圈沿城而行的马道,连通四门。城墙以上,东南角建有文昌阁、魁星楼,东北角建有北极庙,西北、西南角分别建有武昌庙和南极庙。北墙正冲县衙处建有青阳楼,俗名“申冤楼”,相传旧时蒙冤之人在上面喊冤,知县即能听到而接讼审理。1934年,当时的县**在修建朝阳桥的同时,拆除朝阳门的瓮城及谯楼,改建为高十几米“哥特式”四面标准钟的钟楼,报时钟响,四周皆能听到。

城内平面近方形,地势中高周低,*高点为城中心的大十字口,海拔31.7米,*低点为北马道,海拔24.6米。整个故城呈龟背形,加上城门瓮城的设置形状,活像一只面南静卧的神龟,故称“龟城”。城内街道轴线对称,大十字口为东西、南北两条轴线交汇处,把城里分为四隅,旧时曾设“四镇”。全城48条街巷多以姓氏、名胜、地貌、景观、署衙等命名,如郭宅街、胡家牌坊街、南寺前街、增福堂街、县*前街等。

与潍县主城隔河相对的是东关坞,也称东城。早在元代就有人群临河而居,墟市交易。明代潍县撤州改县隶属莱州后,成为县城东去交通必由之地,是重要的商贾聚居区。明成化年间为保护商人,四周筑起土围墙,各通道口建起许多阁子,上设神庙,下设阁门,昼开夜闭,俗称“八阁围子墙”。清咸丰十一年土围墙颓塌重修,至同*六年竣工,面积扩展约三分之一。坞围墙长1457丈,高1丈5尺,顶宽9尺,垛齿1223个,规模近似潍县城。

东关坞共设七个坞门:与县城相对的方向设四个门,西南为“奎文门”,正西为“庆城门”、“通济门”,西北为“耀武门”,各有一桥与县城相通,依次是“保安桥”、“朝阳桥”、“小石桥”和“大石桥”。南门叫“鸣凤门”,东门叫“升曦门”,北门叫“游麟门”。各门上都建有谯楼。

此时的东关坞被称作“七楼、八阁、九街、十八巷”。因其坞墙沿河而筑,蜿蜒曲折,状如盘蛇,与西边的主城相对,遂使潍县呈现一县双城,“龟蛇相依”的祥瑞格局。潍县故城的两大功能

潍县故城在历史上有两大主要功能,*先当然是预防战事,**城内安全。有了**的稳固和居民的安定环境,才能推动政*、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防御战争,是历史上所有城池构建的**要义。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五年,清军万余步兵、三千骑兵围攻潍城三个月,轮番用“红夷大炮”轰击,几百架云梯攻城,县令周亮工率众拼死抵御,迫使清兵无功而退。全城军民誓死保卫家园是获胜的主要原因,而城墙的高大坚固厚实,也发挥了关键性的屏障作用。此后如捻军起义、清末民初军阀混战中,也发生过规模大小不等的战事,多次兵临城下,皆因潍城易守难攻、坚不可摧而无一次破城而入。于是有了“潍县石城,可抵十万雄兵”的美誉。只有解放战争中,英勇的人民***以突破潍县坚固的城防为**,用猛烈的炮*和炸药,将高大厚实的城墙轰开缺口,才攻入城内,因而成为“攻坚战”的**战例。

潍县故城的另一个功能则是防汛防洪。早年间,大雨季节,城中因筑城时取土沿马道留下了十几个大湾,如荷花湾、撞钟院湾、南宫湾等会大量存水。但是临湾的城墙根处,建有排水暗沟,有闸门,城里水大时可开闸排到城外月河中。而如果城外的月河河水猛涨,但因为有城墙相隔,大水不会漫进城内,有效地保护了城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郑板桥在《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文》中写道:“乾隆十四年三月,潍县城工修讫,谯楼、炮台、垛齿、睥睨焕然新整;而土城犹多缺坏,水眼犹多渗漏未填塞者。五六月间大雨时行,水眼涨溢,土必崩,城必坏,非完策也。予方忧之,诸烟铺闻斯意,以义捐钱二百四十千以筑土城,城遂完善,无复遗憾……”据道光二***《修城碑记》载,潍县城墙东墙内外皆石,南西北墙外石、内三合土。郑板桥所指土城,即南西北三面的内墙。以上碑文足以证明,城墙的防汛防洪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潍县故城的拆除工程

上世纪50年代初,拆除城墙与白浪河水患*理两项工作同时交错结合进行,拆除城东墙的土石,修建了白浪河城区段两岸的防洪堤坝。之后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原有的两城城墙,在二三十年内被陆续拆除,在其原址上开辟道路,营建新楼区,城内外连成一片。1953年9月,国家水利部长傅作义来潍视察时,曾提出“拆除旧城墙不利于防汛”的建议,因而使东关坞临白浪河的西墙,从南到北得以保留,至今犹在,修整后的西墙及仿原样重建的“奎文”、“通济”两座城楼,成为临河旅游的景观。

1982年开通向阳路拆除潍县故城主城的北墙时,市领导建议路两边各留十几米左右两段城墙土坯,砌石加以保护,成为历尽沧桑的千年古城仅存的原貌遗迹。这两段老城墙也成为后代追寻潍县故城踪迹的唯一去处。要想探寻两城故址的位置,主城大致在今和平路�胜利西街�月河路�东大街、月河崖街方框内。而东关坞原址,则在沿原西墙南端的胜利西街折向潍州路,再折向福寿街,至西墙北端的范围内。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