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小孩只知星座不知本命年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新华网南京2月19日专电 题:春节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记者 蔡玉高、凌军辉

农历虎年春节假期已近尾声。记者在假日采访中了解到,中国春节文化传承正遭遇着来自现代文明的“挑战”与西方文化的“冲击”。

春联文化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如今春联文化正被工业文明慢慢“吞噬”。70多岁的苏北村民陈年华写着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告诉记者,十多年前,每当春节快要来临时,附近的村民就会到他家“讨”春联,春联的内容往往根据各家的特色来书写,一副春联写下来,一群人在一起评头论足,好不热闹。可如今,人们都是到街上买早已印好的春联,笔法、内容都差不多。

“他们都说花*买省事。”陈年华有些不解地说,“可我看着这千篇一律、没有墨迹的春联,总觉得怪不舒服的。”

不仅是春联文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极大提高,中国春节的许多传统习俗被烙上“工业化”的痕迹,这使得一些习俗逐渐变得“徒有其表”,缺少了应有的文化内涵。

在苏北小镇长大的刘其军告诉记者,小时候一到年三十就特别兴奋,因为这天晚上父母会在家做很多好吃的菜,然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边吃边话年景。吃完年夜饭后,一家人还会分工,母亲洗碗,父亲和糯米面,他与哥哥则负责搓元宵,尽管搓出的元宵形状有点怪异,可年初一早上吃起来特别香。

可近年来,刘其军记忆里的年夜饭文化和元宵文化已经开始走样。春节期间,无论在南京还是在苏北的一个县级市,漫步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很多饭店打出“年夜饭”或“宴会”*热预订中的标语。至于元宵,超市里各种馅的都有。

拜年文化同样遭到了“挑战”。南京市民朱浩告诉记者,年三十到正月初五,他收到了200条拜年短信,其中有近20条是重复的。“这种工业化拜年的方式让人感觉人情变得有些淡漠。”朱浩无奈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遭遇着现代文明“挑战”的同时,中国春节文化传承还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