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该往何处去?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青少年科技创新该往何处去? 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近日在山东济南落下帷幕。每年150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的这项盛大活动,培养和激发了无数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中国科技发现了大批创新苗子。 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青少年科技创新能走多远?青少年科技创新真的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吗? 应试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冲突不可回避 毫无疑问,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戕害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湖南常德莲池中学的教师吴昌云说,根据***的要求,中小学都开设了社会实践活动课,但这些课只是写在课程表上,为了应付检查的,实际上很多学校并没有按此上课,而是被语文数学外语替换了。 采访中,很多科技辅导员对我国传统教学方法表示不满,认为其制约甚至扼杀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从1995年就开始担任科技辅导员的海南三亚榆林八一中学生物老师李政文说,学习压力的增加、考试内容的增加,以及考试答案的**化,限制了学**挥想象力的空间。典型的例子就是“冰雪融化了是什么?”回答“春天”的不给分,回答是“水”才给分。发展和培养学生想象力,在教学评价上得不到认同,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一位外国教师曾评价说,中国的孩子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很少自己能提出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永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听话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中国的学生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以后到了工作岗位听**的话,不敢有不同的看法。长时间的教育模式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 警惕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功利化 在创新大赛上记者注意到,一些创新项目非常艰深,涉及纳米粒子、基因组织、蛋白质结构等高科技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也超出了一般中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 来自重庆市巴蜀中学的辅导员张荣庆说,很多项目一看就是研究生、博士生的项目,中学生根本做不出来,“过度指导”已经成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公开的秘密”。 按照***的有关规定,高一或高二阶段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可以获得免试上大学的资格。 一位科技辅导员向记者透露,正是由于这一点,少数家长把参加创新大赛当成了跳板,青少年科技创新该往何处去? 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近日在山东济南落下帷幕。每年150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的这项盛大活动,培养和激发了无数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中国科技发现了大批创新苗子。 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青少年科技创新能走多远?青少年科技创新真的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吗? 应试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冲突不可回避 毫无疑问,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戕害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湖南常德莲池中学的教师吴昌云说,根据***的要求,中小学都开设了社会实践活动课,但这些课只是写在课程表上,为了应付检查的,实际上很多学校并没有按此上课,而是被语文数学外语替换了。 采访中,很多科技辅导员对我国传统教学方法表示不满,认为其制约甚至扼杀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从1995年就开始担任科技辅导员的海南三亚榆林八一中学生物老师李政文说,学习压力的增加、考试内容的增加,以及考试答案的**化,限制了学**挥想象力的空间。典型的例子就是“冰雪融化了是什么?”回答“春天”的不给分,回答是“水”才给分。发展和培养学生想象力,在教学评价上得不到认同,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一位外国教师曾评价说,中国的孩子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很少自己能提出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永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听话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中国的学生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以后到了工作岗位听**的话,不敢有不同的看法。长时间的教育模式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 警惕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功利化 在创新大赛上记者注意到,一些创新项目非常艰深,涉及纳米粒子、基因组织、蛋白质结构等高科技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也超出了一般中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 来自重庆市巴蜀中学的辅导员张荣庆说,很多项目一看就是研究生、博士生的项目,中学生根本做不出来,“过度指导”已经成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公开的秘密”。 按照***的有关规定,高一或高二阶段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可以获得免试上大学的资格。 一位科技辅导员向记者透露,正是由于这一点,少数家长把参加创新大赛当成了跳板,为了能让孩子获奖,不惜高价聘请高校老师“指导”孩子的创新活动,甚至高价购买其他孩子的创新成果。 尽管大赛为**成果的真实性,设置了“封闭问辩”环节,但也很难**评委不被蒙蔽。“现在的孩子理解能力太强了,尽管这个项目不是由他主要完成,只要他对这个项目理解了,掌握了,在封闭问辩阶段一样可以对答如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辅导员说。 “如果没有高考加分,我估计这个活动就办不下去。高考加分让青少年的创新活动变了味,有了功利的目的,创新**是出于纯粹的兴趣爱好。”这位辅导员忧心忡忡地说。 青少年科技创新该向何处去?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青少年科技创新显得边缘而又扭曲,本来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的科技创新,被赋予了应试的目的。 “连科技创新也成了任务。”一位辅导员哭笑不得地对记者说,学校是为了完成教育局下达的任务才成立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就是参加比赛,为高考获得加分筹码。 四川天全县初级中学九年级4班学生高占,此次带着他的“多功能犁”来参加比赛。他**的这种犁在普通犁的后面加了三个刀片,可以提**率30%。他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在上课,课外时间较少,“很希望学校能有专门的兴趣小组,有专门的老师辅导。” 青少年科技创新真的在走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吗?青少年科技创新该向何处去?记者在大赛上,发现了中学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典型范例。 山东章丘四中是一所普通高中,自2005年9月开始,先后有四个级部6000名学生接受创新教育,产生创意4.5万个;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证书1300多份,已经和正在受理的近千份;在全国、省、市各类创新创意大赛获奖过百项。 科技创新教育成为章丘四中的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鼓励学生跳出课本,跳出课堂,跳出教师,不迷信**、不轻信已有结论,努力去发现、去创新。 章丘四中校长刘金水说:“实践中我们发现,创新与文化课学习能够相互促进。实施创新教育一学期,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在班中成绩排名有升有降,但总体升多于降。” 采访中,科技辅导员们说,创新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建议将创新教育列为国家课程,同时,加大对教材编写及题目开发的创新力度,使教材充分体现对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此外,还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模式,变重授受为重引导,变重传承为重探究,变重问题解决为问题发现,变重答案同一性为多样性。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