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政策问题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境外投资是否就一定是购汇投资,也就是外币资本投资?可能不能这样理解。观察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以及**投资手段,投资的渠道和方式很多。比如,设备、原材料、技术、生产线等实物资本,还有**、知识产权、管理等各种无形资产,也可以投资。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以及不涉及外汇的其他有价凭证也可以投资,真正的美元投资不应该很多。我国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是否可以吸收这些经验?资产组合,也不一定就真正拿*去购买,那个比重很低,要善于利用当地的资本进行重新组合来投资,这也是一些外资在中国的做法,也是**做法,这类投资规模很大,往往都是企业依靠当地的资金或市场制度去解决,比如在当地上市,发行预托凭证,在当地发行企业债券等,这需要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经验。 在中国投资的外资项目规模一般不超过700-800万美元,超过这个规模,差不多是**跨国公司的行为,他们有本*,我们现在有些不**的企业,外汇投资几千万美元,这不是精明的投资行为。

我们不能老是盯着中国的这点外汇资源来谈什么**投资和竞争,这没有多少,因为中国自身不能无限**,我们的外汇资源全部加起来现在也就是3500多亿美元。但是,如果采取非外汇资本投资,那资源就不一样了,潜力也很大。政策部门在考虑境外投资规模和政策支持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

    

境外投资的市场或**在发达国家,也在比中国弱的国家和周边地区

    

中国海外市场或投资的**在哪里?中国的很多生产能力过剩,比如彩电年生产能力4000万台,这是13亿人口的市场,国内现在只有1000多万台需求,国外加总起来的市场都给我们,2500-3000万台的市场,至少需要26亿人口的市场,但市场需求恐怕也就是卖1-3年,更何况是竞争,我们卖不了那么多。整个的制造业都面临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自己觉得生产过剩,要走出去,但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认为中国有可能成为*大的制造业基地,中国是*大的市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不是来**新的市场,而是进行市场重新分配和组合,以其生产能力和产品、技术替代中国的,这对我们确实是一个压力。这个时候,我们走出去的战略**又面临在国内的技术、市场和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如果企业与跨国公司国内合作、竞争,创新技术,再返回到发达国家市场,我们的产品和企业仍然具有**竞争力。

    

我国企业的真正竞争对手是跨国公司。走出去的战略,如果不考虑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竞争,不考虑不断升级技术、产品质量、不考虑全球战略,那么,我们很可能因为市场判断和竞争判断失误而失败。竞争就是高手过招,也只有在发达国家才能真正打到跨国公司的后方和本土,才能真正获得高利润。现在有些企业已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了,甚至给对方的企业构成压力,但整体上还没有,主要是数量上的竞争压力。

    

专家提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加入WTO转向市场换市场,有条件实现一些优势产业的转移,推向**市场。制造业、轻工、家电、水电、水泥有优势。现在,境外投资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香港等,但从产业转移看,比中国弱的国家是**,那里有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经济与政治联系不多,可以结合起来,这是比较优势。远洋、建筑以及电信在非洲等非发达国家有很强烈的需求,他们不一定需要欧洲、美国的,可能是中国的,把中国的寻呼转移到南非很有市场。这个方面的市场和特长不能丢。也就是说,各类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市场,国家整体战略和产业指导也要考虑。 另外一个**就是周边国家或需要开发市场的其他国家。如果是周边国家,我们要尽量使人民币成为区域内的可兑换货币,投资也比较方便。

    

政府如何帮助企业到境外投资

    

在境外建立投资工业园

    

有人提出,为减少境外投资政治风险、道德风险、经验风险,政府之间可以双边签定贸易、投资协议,以避免很多风险,甚至可以避免汇率风险。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中小企业,单帮很难成功和避免风险。如果有国内好的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在国外建立类似新加坡在苏州的工业园,有投资咨询、法律顾问等,集群化到境外投资,这就是若干法人投资,如果出现风险或问题,国家或双边之间可以谈判。

    

这方面,政府部门和政策也可以协调,1992年新加坡在中国苏州搞工业园就是政府行为,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和外汇局可以协调,乃至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做这方面工作。

    

提高审批效率,缩短时间,把**转移到规模、结构、方向和企业竞争力上

    

企业普遍反映,一个大的项目,有计委、工程咨询公司、外经贸部、外汇局层层审批,多部门审批,几个回合,从立项到*后办下来,*快的时间需要7个月。有些项目就可能被耽误时机了。立项目可研批一次,几个部门批一次,有一次材料不及格,耽误时间更长。

    

为提高效率,是否可以就经过一道审查?既然在项目规模上分工,比如,报国家部委批的,就由部委指定机构进行可行性报告审查,而不应该层层搞。外汇审查上也有类似问题,规定的是30日,但是,从支局到分局再到总局审查,加路途时间,时间就长了。

    

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查乃至核准登记的时间都应该大大缩短,有些可以授权给企业,让企业报告和备案。小项目,比如,50美元以下的,登记就可以了。资金风险和项目风险市场自身会考虑,银行和担保机构也会考虑,不需要政府部门去考虑。政府部门关键是控制总量、结构和方向,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水平。

    

建立境外投资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和银行判断境外风险

    

境外投资有无风险,企业和银行自身不一定就能够完全判断准确。有些国家的政治风险大,有些是经济、金融风险大,有些是汇率、债务风险大。这些都需要大量资料和研究来做判断。如果对这些风险能够有一个评估和咨询机构,对企业境外投资是有帮助的。有些专家提出,我们可以利用**保险联盟的风险评估信息,他们分7个等级国家风险。

    

当然,由于中国国有体制的特殊性,银行还需要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机制风险作出评估和判断。

    

给企业境外投资一些权力、便利

    

比如,现在政策要求境外投资企业调回利润结汇,但企业利润对于发展和竞争都很重要,调回了,在面临市场机遇的时候可能丧失,可以允许其保留。对企业开设外币帐户,也应该允许,甚至指导企业在哪些具有信誉的银行开设,而不是限制。另外,在购汇和在境外的资金筹集手段和方法上给予一些支持。国内金融服务体系应该从**服务对外贸易转向兼顾对外投资的扩张与发展。防止境外投资的过度竞争

    

对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同一种产品,审批和核准部门要控制企业数量,*多两家就可以了,第三家不应该再批准,以防止重复投资,损害自己的利益。

    

目前阶段,境外投资规模50-60亿美元比较合适

    

中国是否进入大规模境外投资乃至参与**兼并竞争的阶段?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涉及到外汇资源的供给和平衡问题,也涉及外汇体制的设计。

    

一种看法认为说不清楚,企业走出去早期确实没有优势,但现在有些品牌,或者有一些技术被承认。小打小闹,对国家整个经济形象不起决定性作用。日本、美国走出去的企业都是有实力和标志的企业,但中国现在做不到。但考虑我国**收支因素,每年100亿美元的境外投资规模应该没有问题。有专家甚至认为,十五期间,每年境外投资150-250亿美元没有问题。

    

从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控制,可能存在大规模用汇境外投资的可能。相当些公司试图在**上进行并购或收购,或进行战略投资。如果让这些企业报计划,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投资规模。 也有人认为,境外投资的项目规模小以及投资的效益来看,中国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境外投资阶段,单个企业也许可以,但整体没有。中国仍然是**投资小国,大规模境外投资的技术条件也不具备。但是,中国过剩的市场和供给、生产能力,需要****市场,需要输出资本进行**市场扩张,自己不出击、不占领**市场,就没有位置,**分工,自己要主动去拿市场。

    

从国内情况看,1994年以来,我国银行存款开始大于贷款,银行出现资金过剩。2001年,银行存款大于贷款32000亿元,外汇存款大于贷款500多亿美元。资金过剩和国内生产能力过剩以及市场饱和已经很突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扩大海外市场或增加海外投资。

    

从**收支平衡表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资本和金融项目下流出资本的规模900多亿美元,将来是否可能出现净流出,值得关注。如果企业真到了输出资本阶段,对资本管制如何放松就需要认真研究了。

    

但是,资本输出与直接投资概念差别很大。每年允许100-150亿美元的境外投资可能并没有什么压力,但是,因此产生的债务和其他问题涉及的金额就大了。韩国大企业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的境外扩张欲很强,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突然债务缠身,我们也应该防止。因此,即使可以投资到100-150亿美元,但还是要谨慎,特别是对国有企业,大企业的境外投资,更要谨慎,往往出严重问题的就是这些企业。因此,规模控制特别是大企业的控制很重要、不能少,更不能给予过多的授权。从这个意义来说,目前阶段,我们应该控制在50-60亿美元以内。

    

走出去与走回来的战略要结合好,否则,问题较多

    

现在一方面强调走出去,但也有很多有实力的国内企业从境外走回来,其规模甚至远远超过走出去的规模。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到国内上市筹集资金,这很容易导致中国股市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或长期平淡;二是一些出去的上市企业,尽力把资产划拨或注入到境外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再在境内以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对价偿还,这样做,企业认为是在打**品牌,实际上是打上市公司的品牌,但这些企业品牌的市场和企业仍然在中国国内,并没有走出去,但是,资产的控制权已经到了境外。而债务关系却留给国内,对未来的银行和企业债务关系都是很不利的影响。三是一些老的境外企业或是上市公司,资金大量闲置,在境外没有什么用途,于是杀回国内,进行资本或企业资产重新组合,在国内市场掀起更大的竞争。

    

这些往回走的企业,无论是市场的**还是资本运作的**都在国内,并没有继续向**扩张,目的和跨国公司雷同,在国内市场重新洗牌。对这类企业,无论是继续批准其向境外投资、注入资产还是在国内筹集资金,都需要慎重,不要被大公司的要求牵着鼻子走,要有一个发展战略和规划。否则,走出去成为资产控制权变换的制度途径。

                          
                                                                                                                                                    
          

1、凡本网注明“世界经理人”或者“牛津管理评论”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世界经理人”或者“牛津管理评论”,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本网不承担此稿侵权责任。         
          3、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4、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5、联系我们:contact@icxo.com;投稿邮箱:article@icxo.com,欢迎赐稿。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