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企业转型的四个基因(下)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三、索尼的技术痴迷

    

中国企业一诞生就遭遇技术瓶颈,究竟是选择“贸工技”,还是走“技工贸”的道路?在联想,曾演变成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理论争议。在特定的历史时段里,柳传志确定了“贸工技”发展道路,为联想找到了生存的空间。

    

与联想类似,科龙也曾有过模仿、引进、甚至“偷师学艺”的过程。但步入发展期后,潘宁乃至顾雏军等人,自觉将技术创新摆在企业发展战略的**位。顾雏军在不少场合说:科龙技术创新要学日本的索尼,要为成为**品牌奠定基业。从近几年的表现看,应给予肯定。

    

熟悉索尼的人知道,彩色显像管是索尼*有价值的资产之一,然而,从1961年至1968年,这一技术的研究开发,索尼承受了长达7年的亏损。2000年、2001年的科龙,连续两年*亏,由**跌至低谷,但技术投入未减一分*,也未解雇一人,被认为“镇厂之宝”的冰箱分立多循环技术,就是此间诞生的。

    

据了解,过去20年,科龙成功申请的**技术有700多项,其中,分立多循环技术、**节能技术、温度自动感应技术、**静音技术、电脑智能控制技术等,居****水平。

    

顾雏军刚接手科龙后,各方面质疑声很大,但随后分立多循环冰箱、双**空调的推出,很多人对这个自称要打造世界主流家电制造商的“牛人”改变了看法。特别是由他亲自挂帅研究开发的双**空调,连续四次刷新国内能效比纪录,*近两次打破世界*高纪录,改变了中国空调企业以前主要依靠模仿日本技术的形象。

    

与潘宁不同的是,顾雏军非常在意,也非常在行地利用**权保护自己。2003年7月,科龙一款获工业设计金奖的冰箱被竞争对手**抄袭,顾雏军便一纸诉状递至**,要求被告三方立即停止侵权,并索赔人民币共1000万元,此举震惊了家电业。虽然*终不了了之,但科龙“技术领导者”的名声大增。

    

“在国际市场‘与狼共舞’,要不被狼吃掉,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还要讲智慧和策略。”顾雏军所说的其实不止只适合科龙,对海尔、联想、TCL等企业同样重要。

    

四、松下的大众情怀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其产品一定要能满足一定消费群体的需求。老科龙曾有三个品牌:科龙、容声、华宝,其中,科龙主攻高端市场,以高科技、高品质,满足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容声、华宝全面覆盖市场,满足高中低端的消费者。对于这三个品牌,老科龙的管理层颇为头痛,有人甚至主张放弃容声、华宝品牌,只留下科龙。理由是,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做好三个品牌,而且,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独吞整个市场。

    

顾雏军入主科龙后,不仅没放弃容声、华宝,反而增加了一个专门针对低端市场的康拜恩,科龙因此共拥有了四个品牌――科龙、容声、华宝、康拜恩。一家企业拥有四个品牌,这在中国家电业绝无仅有。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也认为顾根本不懂营销。

    

顾雏军认为自己出了张“通吃牌”。顾分析认为,中国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大,只要康拜恩做到像自来水一样便宜,必定能获得成功。近两年来,顾通过对冰箱业的整合,聚集起了近1000万台的产能。规模效应使科龙每台冰箱的成本大为降低,经销商的获利空间得到了加大。由于在农村市场,产品销售主要靠经销商来推动,康拜恩竟然如顾所料,迅速蹿红。据了解,在全国1200个县,康拜恩目前已成功开辟了近万家网点,将那些靠低价格生存的杂牌彻底灭绝。

    

相对于康拜恩,容声和华宝的表现可用稳定形容。容声品牌从一开始就强调品质,但它的定位是做大众品牌――以一流的技术和品质,比同档次品牌低100―200元的价格,为大众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华宝则更为明显,作为我国空调导入期的两大主导品牌之一,其大众化的定位促进了它在国内市场的快速渗透和普及,直到现在,华宝还是华东市场保有量*大的空调品牌。

    

科龙品牌用于空调应该是非常成功的。以科龙双**空调为例,由于在能效比核心技术上占据绝对优势,加上持之以恒的高端形象传播、国家大力推广普及节能空调,目前已占据国内**空调市场近半的份额。但是,冰箱方面,顾雏军似乎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很显然,无论科龙冰箱还是海尔冰箱,虽然它们都定位于高端,产品质量和技术也的确不错,但要撼动西门子等国际家电*头的地位,至少目前仍是这一对同龄兄弟还未解决的难题。

  
    文章“20岁企业转型的四个基因”                           
                                                                                                                                                    
          

1、凡本网注明“世界经理人”或者“牛津管理评论”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世界经理人”或者“牛津管理评论”,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本网不承担此稿侵权责任。         
          3、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4、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5、联系我们:contact@icxo.com;投稿邮箱:article@icxo.com,欢迎赐稿。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