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战略变革传统技术开发和企业经营形式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化、一体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传统工业社会产生了*大的冲击。新的技术系统、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不断涌现。虚拟战略就是伴随信息和经济**化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虚拟战略包括虚拟经济、虚拟经营、虚拟开发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诸多应用范畴,是一个与实物经济相对的理论概括,一种新型技术经济形式。虚拟策略概念的出现和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实践,对传统的经济理论、经营理念和技术开发方式构成强大的挑战,它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渗入到社会及与技术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中。虚拟战略正以非虚拟的方式,在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模式。 虚拟战略在企业经营方面的表现形式为虚拟经营。所谓虚拟经营的概念,是1991年由美国**学者罗杰,内格尔*先提出的。其背景主要针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急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状况,建议采取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资源灵活组合,以企业联盟体形式共同应付市场挑战的一种企业经营模式。它是一种动态的企业经营策略和观念,是以内外部资源的合理整合与善用为宗旨、以内部机构的精简和外部协作的强化为目标的新型企业管理方式。 资金、材料、技术、人才、信息、营销渠道等等,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这些资源分散各处并不断流动。按经济学的理论,无论在任何时候,无论任何公司,其内部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踏入网络经济时代,只要通过信息网掌握了信息流,就可以掌握其他各种资源的流动。再根据环境条件,利用、重组、整合这些资源,将他们组合成为企业特有的“虚拟资源”,而把本身有限的资源应用到“****的关键点”上,并**这种优势的可增长性和可持续性,这就是网络时代的虚拟组织方式。

    

虚拟经营的战略对传统经营方式以及技术开发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传统企业相比,它更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现代企业的潮流。

    

1.实行新型企业经营扩张战略,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规模标准

    

被称为美国硅谷“创业投资基金的先驱”的约琴・戴拉博士认为虚拟公司的概念就是指人们把重心放在他们擅长的工作上,而把其它工作交给外部去完成。

    

与传统企业“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经营理念以及依靠增加存量资源扩大企业规模不同,虚拟经营并不追求企业实体规模的扩张。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紧紧抓住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环节,把重心放在他们擅长的工作上,而将其它环节或项目委托给其它企业去做,将外部可利用资源作为企业的“虚拟”规模,实行一种“小核心,大**”的管理模式。

    

虚拟经营方式的倡导者是美国圣陶制药公司总裁伯兰.弗朗依尔。美国圣陶制药公司成立于1992年,从公司成立到购入**套生产设施之间大约相隔了18个月。在那段时间,经营是在“虚拟”基础上进行的,公司内部并不具有生产经营能力,他们不亲自进行药物试验,不*立开发药品。但公司拥有关键的管理人才,拥有产品的知识产权和经营许可证、并可支付外部研究的费用。有了这些签订合同的基本条件,使公司**可依托外部资源发展。直至1996年3月,公司完成了三个阶段的重要扩展后,才由虚拟型转向了经营型。

    

虚拟经营***的例子是世界*大的运动鞋厂商――耐克公司。耐克鞋凭借*特的设计、新颖的造型、优良的质量名扬天下,但自己却不生产一双鞋;耐克公司的经理们只是集中公司的资源,专攻附加值*高的设计和行销,然后坐着飞机来往于世界各地,把设计好的样品和图纸交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外企业,*后验收产品,贴上“耐克”商标,把鞋销售到喜爱“耐克”的人手中。

    

类似的例子还有:盖洛,*大的葡萄酒生产公司,却自己不收获一粒葡萄;波音,顶尖的飞机制造公司,却只生产座舱和翼尖;戴尔,***大的计算机供应商,却不生产任何主要部件及操作系统。

    

2.企业可进行超越空间的功能性整合,实现企业间的战略联盟

    

虚拟战略可使企业实现一种“策略联盟”。在若干大公司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面对共同的彼此不相冲突的市场时,可以相互交换资源,进行资源重组,形成没有企业界限、超越空间约束的组织结构形式。

    

世界计算机软件大王微软公司和芯片大王英特尔公司组成的Wintel联盟是计算机业软、硬件组合的*具垄断性的联盟。他们不但拥有每一台PC机的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他们决定了PC技术的未来走向。两家公司通过结成策略联盟,**了计算机业的产品技术标准,进而获得了强大的垄断地位,使该产业中的任何厂商都必须遵循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从而保持其强大的竞争优势。

    

应用虚拟企业的*成功例子还有**的IBM公司。IBM公司在80年代以前,主要生产大中型计算机。70年代末,苹果电脑公司飞速崛起,执个人计算机之牛耳,IBM远远落后了。1981年,公司高层领导秘密制定“银湖计划”,决定在*短的时间内推出IBM的PC机。公司采用方法是:把微机的心脏部件――微处理器委托英特尔公司生产,操作系统使用微软公司的DOS系统;销售方式也由直接销售转为特约商店销售。不到10个月,IBM就推出了**批商用微机。1983年,IBM超过了微机专业厂商苹果公司,在这个领域名列**。

    

3.企业有明确的核心业务,以低的经营成本获取*大的经营利润

    

虚拟经营由于是以内部机构的精简和外部协作的强化为目标,企业仅掌握产品制造的核心以及高附加值的部分,这就**了企业可获得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以“耐克”的“借鸡下蛋”经营方式为例,耐克公司把产品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国家生产,不仅使企业成本降低,精简了本部人员,避免很多生产问题的拖累,使公司能集中精力专注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等关键问题,调整产品设计,同时,还躲开了关税壁垒,让“耐克”品牌扬名世界。 日本任天堂公司,运用自己的专利资源搞“虚拟经营”,1993年税前利润为1684亿日元,位居日本企业第三位。当年**位的丰田公司拥有7万多名职员,第二位的电报电话公司职工总数多达23万人,而任天堂公司只有950人。人均**纯利润为9000多万日元,按当年**汇率,相当于每人每年创利80万美元。

    

4.企业采取弹性化经营,依靠信息手段快速提高企业的柔性和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

    

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演越烈,市场需求朝着小批量、个性化方向发展,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具有高速度和低成本的要求变得极为重要,传统的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已越来越丧失竞争力,企业的柔性和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志。在这种形势背景下,异地设计、异地编程、异地加工的多维化虚拟制造技术应运而生。

    

虚拟制造技术是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前提,对产品的设计、加工、装配等工序统一建模,形成虚拟的环境、虚拟的过程、虚拟的产品。通过仿真,及时地发现产品设计和工艺过程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缺陷,进行产品性能和工艺的优化,从而**产品质量。虚拟制造技术使得应用厂家可以在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通过Internet/Intranet进行设计、加工,共享同一产品模型,从而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虚拟制造技术*先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获得成功应用,例如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就是采用虚拟制造技术的典型,其波音777飞机的设计、装机、测试均在计算机中完成模拟,初步做到无纸设计,**了一次试制成功。开发周期从通常的8年减少到5年。

    

虚拟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美国的通用、福特等汽车公司都建立了虚拟技术工作室。这些工作室汇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硬、软件,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处理和*型的多维数据库的支撑,建立起一个多维信息空间,可进行模拟现实技术的汽车外形造型设计、工程设计、寿命及耐久性试验、冲撞试验、道路试验等一系列逼真并可随意改进的工程虚拟设计。 一些学者预测,2l世纪初是技术创新的年代,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以高新技术或新颖的产品去开拓市场将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标志。在这种背景下,虚拟制造技术的优越性大大凸现。

    

5.虚拟战略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

    

应当指出的是,虚拟制造技术不仅是一种软件技术,它与单纯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关键不同点在于,它既是一种计算机CAD、CAM设计的技术开发系统,同时又是一种生产过程的管理技术,不仅填补了单纯的技术研究和生产管理过程之间的鸿沟,而且能够**更加多快好省地把实际产品制造出来。企业利用虚拟策略的优势,在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实施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实现在生产模式、管理机制上的飞跃,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灵活的经营方式和企业内部结构是虚拟企业的特征

    

虚拟企业摈弃了传统的企业内部框架,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并不设立完整的专司其职的功能组织,而是将传统企业内部的信息、计划、开发、生产、供销等环节根据自身优势和需要进行功能调整,只保留企业*核心的关键功能,而将其它非优势功能或能在社会网络中廉价获取的功能虚拟化。

    

虚拟企业的结构也决定了其有十分灵活的经营方式,利用生产外包、销售外包、项目委托、特许经营、联合开发等方式与其他厂商联盟,是目前虚拟经营的流行业务模式。

  
    文章“虚拟战略变革传统技术开发和企业经营形式”                           
                                                                                                                                                    
          

1、凡本网注明“世界经理人”或者“牛津管理评论”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世界经理人”或者“牛津管理评论”,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本网不承担此稿侵权责任。         
          3、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4、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5、联系我们:contact@icxo.com;投稿邮箱:article@icxo.com,欢迎赐稿。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