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与引智——兴业银行引进外资的故事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八月其获,八月载绩”。坐拥近万亿资产,弱冠之年、羽翼渐丰的兴业银行正迎来自己的晋阶之礼。

毫无疑问,过去5年中,这家原本偏居中国东南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已迅速成长为中国银行界中的一位新贵。其不仅启动和完成了更名、全国性网点布局、流程再造、组织变革、零售转型等一系列动作,更以节能减排贷款、银银合作等特色业务为业界所瞩目。

梳理过去,为这些变化提供根本动力和**的依然是两大关键性事件:引进外资和A股发行上市。“这是两个里程碑。前者优化了我们的股东结构,夯实了我们的公司*理基础。后者则让我们真正变身为一家公众公司,主动置身公众视野和接受资本监管,公司*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建立了持续性**平台。”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唐斌对记者表示。

他甚至用“里程碑”一词,来表明引资与上市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引进外资以及上市究竟给兴业银行带来了什么?8月初的**,唐斌和其团队骨干成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鱼和熊掌”抉择

很多今天的当然之举,事实上当初都是一个风险抉择。在兴业,其实一开始面临着“先引资还是先上市”这一“鱼与熊掌”式的两难问题,亦即先侧重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理进而促进业务转型,还是侧重补充资本,先满足业务扩张需求。

其时,尽管银行已先后进行过两轮**,但30亿注册资本的规模仍不算大,2002年末的总资产也只有1700亿左右,而当时业务拓展、机构布局都急需资金。尽管如此,从建设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出发,兴业管理层*终决定应先着手优化股东结构,形成公司良好的*理机制。

兴业银行这一决定事实上使自己走到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一个背景是,此前中资金融机构引进境外战投案例寥寥可数;而为塑造既相对集中又适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以奠定良好公司*理的股东基础,兴业银行试图引进包括资源互补的不同类型投资者组合,则更是鲜有前例可循。

整个引资过程一波三折,*后签约的正是恒生银行、**金融公司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的组合。从这三家投资者的背景,就可以看出兴业银行长远周全的考虑:一是恒生银行以完善的公司*理、良好的内部控制和突出的零售业务见长,这些正可弥补兴业银行的不足;二是IFC是各国政府出资的**金融机构,以推进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建设及金融体系改革为宗旨;三是GIC可以作为理想的财务投资者。三者之间既可以互补制约,有利于从业务互补、理念革新、股权结构等方面助力兴业自身业务和盈利模式转型,又在*大程度上保证了国有股东的控股地位。1.8倍PB的入股价格也创下了当时业界引进境外战投的*高水平。

谈判与“切磋学艺”

值得注意的是,谈判伊始,兴业银行即察觉到期待中的公司*理理念正显露在面前。一轮又一轮境外机构投资者前来进行尽职调查后,之后还提交商业计划书。可贵的是,将各家投资者的尽职调查结论相互交流、相互验证,颇能客观反映银行的整体经营管理状况和管理水平,综合各家投资者提供的管理建议书,就是参考价值极高的银行公司*理路线图。从这些计划书中,兴业银行得到了很多公司*理思路的启发,开阔了经营视野,并学到了很多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诸如审慎稳健经营、把提足拨备放到利润分配政策中去考虑等等。

此外,还有对利益相关者责任的理解。举例说,在谈判过程中,IFC曾提出要兴业银行“全面投保”,并将兑现与否视作其资金到位的前提条件。所谓“全面投保”,即银行对财产损失风险投一切财产险,对员工投忠诚险,对高层管理人员、董事和监事等投责任险,甚至对于普通公众在银行经营场所可能受到的人身财产损害,也应该投保。然而,“全面投保”意味着银行需立即付出一大笔费用,增加银行成本。但是经过权衡与协商,“我们注意到这些险种背后所蕴含的公司*理理念是先进的。例如前者可以分散执业风险,提高被保险者的履职动力,促进高管尽职履责,后者可以促进银行更好的维护客户及第三人的利益。”银行董事会*终还是接受了这种理念,并迅速付诸实施。对此,一位财经记者在采访后曾感慨地说:“当国内的理论和实务部门还在讨论公司*理如何从股东利益至上转化为兼顾相关者利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并使其*优时,兴业银行用一个案例就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互利共享,成长共进

外资进入后的几年中,给兴业带来很多帮助。据兴业银行介绍,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公司*理。例如,为了帮助兴业银行提高公司*理水准,IFC就专门聘请**知名的银行*理**,对该行*理运作开展评估诊断,介绍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和优化建议。此外,还多次聘请顾问公司对该行董事、监事和高管进行集中培训,推动其*理运作机制的完善。此外,兴业在信用卡、风险管理、审计、**业务、人员培训等各个领域从外资处受益良多。 “像一些新兴的审计科目,都是我们派人到恒生银行,实地操作、实地学习”,兴业银行引资团队一位成员表示。当然,外资股东的帮助对双方都有好处。兴业目前的净资产回报率年均达到25%左右,外资完全可以通过分享兴业的发展而获得不菲的收益。

近一段时间,一些媒体质疑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投估价是否合理,就此笔者也专门提出了同样疑问。董事会秘书唐斌除了介绍前面文中的各种合作成果外,还特别介绍了一个情况。就在2006年底,兴业银行上市前夕,还有股东在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兴业股权,*终竞价成交居然也仅有大概1.8倍PB的价格,而且股票数量相当可观。“某种程度上,这一方面是个眼光远近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看战略投资人是否真正为银行带来公司*理的优化、经营管理的改善和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

资本的双线通道

五年弹指一挥间。曾经“先上市还是先引资”的“鱼与熊掌”之辩,伴随着引资实效的逐渐发挥,兴业终于在2007年发行上市时得到了回馈,收到了两者*终兼得的效果。在IPO路演时,优秀的境外战投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从而给其发行定价带来了估值加分。

*终,在2007年初良好的牛市氛围下,兴业银行一举创下了当时冻结资金量的新高,并募集到约160亿的资金,为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发行上市,公司还得以真正跻身于资本市场的殿堂。

不过,股权**通道只是兴业资本补充渠道之一。作为国内首单长期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的发行方,兴业银行还在国内银行界*先运用债务工具补充资本。

曾参与上述发债项目的一位团队成员介绍说,事实上这一创新只是兴业银行长期资本补充规划内的一小步。既然决定“先引资后上市”,根据业务发展的迫切需要,几乎与引资同步进行的是,兴业银行一直积极寻求其它工具补充资本。

“*终通过研究巴塞尔协议中的次级债工具,并和监管部门反复沟通协商,多方共同努力,发行了国内首单次级债。” 同样,混合资本债也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国内股票市场暂停IPO的背景下,银行迫切面临补充资本以满足监管要求所做的业务创新。上述创新被写入当年央行的金融市场发展报告,足见其在国内**市场的标本意义。

“事实上,我们也提供了一种可供机构投资者投资的长期债券品种。”这位团队成员说。在他看来,该两项创新均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兴业银行自身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均是在兴业银行引资和上市过程中主动进行资本管理所积累的财富,它构建了兴业银行在股权**之外的另一条资本补充通道,并为该行提高股权收益率做出了贡献。

很显然,兴业银行正准备把自己的这一优势发挥下去。对于记者询问兴业是否还有进一步的资本补充计划时,董事会秘书唐斌笑言,资本补充对银行而言是一个严肃问题,需要慎重考量各方因素。从近几年的实践看,我们努力做到:“满足发展需要、兼顾各方利益、把握市场契机、积极推动创新、合理运用工具、符合监管要求。”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