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购物广告的“诱惑”下,多名此前购买“金叶子”的民众表示要通过法律途径状告广告名人“侯总”。而销售金叶子、金松果的创世纪公司秘密迁往福建漳浦。曾被网友盛赞“胜过金凯瑞,赶超周星驰,压倒赵本山”的侯总侯兴祖已经**从事电视购物。而有业内人士透露,只要遵循电视购物销售“秘诀”,一家注册资本五十万的中型公司年利润上千万也大有可能。
“金叶子”风波
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李嘉欣代言的芮玛金叶子广告中所谓的**叶坠原来是铜质装饰品,且批发价只有16元。据报道,此前销售金叶子的昆山某公司已经被有关部门勒令停止销售“金叶子”,而该电视广告也被停播。
就在该风波暂息一段时间之后,大量购买“金叶子”的民众反应,这些产品跟此前被各媒体质疑广告内容虚假的“芮玛金叶子”如出一辙,“此前不让销售的只是零售商,工厂并没有受影响。”据知情人士介绍,现在部分电视购物广告中的金叶子,只是经营者换了一个新广告,销售的同样是“铜质金叶子”。
“在昆山工商局和消保委的监督下,购买的假金叶子大部分都得到退货,但还有部分至今未退。”曾经建立QQ群,倡议“金叶子的受骗者”共同**的有关人员如是说。此外,部分新近购买漳浦创世纪贸易公司销售的金叶子的民众表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
“即使退货了,他们还是会换个地方继续骗人。”知情人士指出,漳浦创世纪贸易公司的“金叶子”,和被外界大量质疑广告内容虚假的芮玛金叶子同属一家工厂生产。
虽然创世纪已经通过注销公司的方法逃避消费者的售后和退货,但多日来,随着媒体对创世纪公司的曝光和创世纪部分离职员工的告发,大量的消费者在网上表示要联合起诉“创世纪”。“希望大家可以联合起来投诉这家公司,谴责他们的这种欺骗行为。”一位网民表示。
侯总不知漳浦公司
日前,现身福建漳浦的创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与侯总此前的创世纪有限公司颇为神似,“侯总”侯兴祖表示,没听说过福建这家公司,创世纪有限公司是他们之前与一个厂商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注销了没有还不知道,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合作了,年初他已经回台湾了。
对于金叶子、金松果是创世纪在销售的问题,他一律称不清楚,称只负责台湾那边的业务,主要做广告行销、做一些品牌策划之类的,负责劳斯丹顿的一些事务。
侯总本名侯兴祖,2001年,开台1年多的台湾东森购物台极欲找产品上电视,商品企划人员在传统钟表店看到劳斯丹顿,想邀请卖表商家上电视卖表。侯兴祖因别开生面的叫卖使劳斯丹顿在东森购物台创下销售佳绩,侯总也声名鹊起
为了避免劳斯丹顿把手表放到别的购物台卖,东森购物台入股劳斯丹顿,劳斯丹顿总经理侯兴祖,自然成了东森购物台的厂商代表。
凭着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叫卖法,侯总吸引了一群夜夜守在银屏前的粉丝――猕猴。在猕猴眼里,侯总的夸张叫卖只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骗人的伎俩。侯总带给他们的是娱乐,而不是消费。
对于被称为“史上*牛广告人”,侯总对记者说,“我不是主持人,不是广告人,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一个用生命经营品牌的人。我卖的产品都要经过严格把关而且自己试用过的,好的就大声说,不好的就不做,有**也不做。”
侯总是个棋子 幕后还有“高人”
**在电视上声嘶力竭的侯总,似乎赢得了更多的同情。在有关消息称侯总“金盆洗手”之后,有民众称,“侯总只是个棋子,真正**的是他幕后的那些人。”
虽然身为劳斯丹顿、芮玛饰品等多个品牌的CEO,侯总*终未能主导自己的命运,那么在侯总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团队呢?
“做电视购物的*常见手法是不停更换产品,连公司名称都不停更换,换个形象代表是很正常的。”知情人士表示,侯总一年来太过高调的表现使得在外面的非议众多。他们把侯总换掉是为了转移注意力,“没了侯总,还可以有王总,在幕后投资人眼里,只有永恒的利益。”
一位创世纪前员工表示,在电视购物公司,换人换岗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人人都是打工的,包括侯总,所以到底*了多少*,只有真正的**才知道。产品也经常换,所以我们要经常培训。到*后,出的产品越来越多,我都搞不清楚究竟哪些卖的比较好。”
注册50万利润上千万
曾经创下年销售纪录一亿元的某购物公司负责人张明透露了经营电视购物的“秘诀”,并表示,如果各种关系处理好,一年内不被查处和曝光,一家中型的购物公司每年的净利润都在千万元以上。
秘诀1:重广告轻质量
一位广告圈内人士表示,部分地方电视台的大部分广告收入都是来自电视购物广告。
在张明的大多数同行眼里,电视购物,只要把广告做好了,剩下的就是等着*进来了。据张明透露,一只在电视购物中售价上百元的机器狗,是他们公司以不到十元的价格从浙江义乌等地采购而来,有时甚至以更低的价格让厂家加工生产。“只要用户一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我们的产品,想不**都难。”由此看来,密集型轰炸洗脑战术是保证这个利益链条流畅下去的充要条件。
秘诀2:打一枪换地方
“前几年确实很好*,但现在顾客变精了,所以我们不得不隔段时间就换新产品卖,但产品一定要是那些低成本爆炒概念的暴利产品,前几年是减肥产品,去年开始是首饰。”张明表示,他在下个月将是另外一家公司的法人代表,现在的公司名称会注销,“这样,之前的不良信誉就会一笔勾销。”据他透露,如果各种关系处理好,一年内不被查处和曝光,一家中型的购物公司每年的净利润都在千万元以上。”
据漳浦坊间传言,“创世纪”的投资者在去年年初来到大陆投资的时候,只有十几万元的流动资金,而经过一年多的电视购物销售,他们的身家已经高达六千万元。
秘诀3:实际控制人要神秘
身为法人代表的张明并不是公司的投资人,他称幕后**来历复杂,“在现在这批投资团队下,我担任过不下五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投资人不需要有很多的原始积累,只要在各种关系中吃得开就可以。”无独有偶,漳浦大南坂园区的工作人员则称熟悉这家公司,但公司并未在注册地办公,而创世纪的法人代表却是来自陕西宝鸡,而非投资方的所在地――台湾。
“为了不给商品质量和售后买单,我们坚决不告诉顾客我们的真实办公地点。一旦出现消费者大面积投诉、索赔,我们就会主动消失。”
秘诀4:倒卖客户数据获利
除了出售产品获取暴利之外,顾客的电话、消费等数据也成为电视购物公司再度获取利益的重要手段。
一名自称手上有大量电视购物公司客户数据的“中间商”介绍,他有从2006年开始收集的上万名参与电视购物的客户资料,“把客户资料当商品一样卖,这在保险公司、电视购物公司是很普遍的事。”在多个行业做过营销的林小姐直言不讳,“一条信息的费用,根据来源渠道、用途不同,价格从几角*到几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