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19分报道,据美国媒体报道,***教科文组织日前发布了*新的“**濒危语言地图”。该地图显示,在**近2500种濒临灭绝的语言中,有199种语言严重告急,也就是说,这种语言的使用者可能已经不到十个人了。而在这其中,更有18种语言被列入“极度濒危”的名单,这意味着它们已经几近消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的工具。语言的多样化,意味着人类多元的文化和人文生态得以传承和保持。相反,一种语言的消亡,意味着人类失去了一种文化,一个信息的源头,或者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下面我们连线中国之声**新闻实习编辑丁飞,帮我们详细解读这张“**濒危语言地图”。
主持人:先给我们讲讲这张地图的内容吧?你看到了什么?
记者:讲这张地图之前,我先给大家说一段背景资料: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种语言,但是60亿人口中大约80%的人讲的都是主要的83种语言,而剩下的6000多种里,有2500种被列为濒危语言,其中的绝大多数甚至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教科文组织将这2500种濒危语言分为5个级别,程度从轻往重,依次是不安全、危险、濒危、垂危和灭绝。这张“**濒危语言地图”,主要展现的就是这5类语言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