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卡”消费模式流行 提醒:提防个人信息外流

2011-08-01来源 : 互联网

衣食住行,几乎每个消费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优惠。“拼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又经济实惠的消费方式,这种类似于团购的“拼卡”模式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同办一**身卡、美容卡、购物卡,共同使用,均摊花费,也共享优惠折扣。

“谁有某美发沙龙的打折卡,急拼! ”“我有某美容店的四折打折卡,需要‘拼卡’的美眉请联系我。 ”在大连某些**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拼卡”信息。记者了解到,继“拼车”、“拼饭”、“拼购”之后,这种被称为“拼卡”的消费方式开始在滨城流行起来。

在银行工作的史女士每次买东西、出去吃大餐之前都有一个习惯,上网搜一下,看有没有购物店或者饭店的会员卡等待“拼卡”。根据多年经验,史女士说,衣食住行,几乎每个消费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优惠。大多数商家只要求报出卡号,就能享受折扣或赠品,卡主也能获得积分,实现了资源共享。

“而且拼卡的人越多,消费越多,折扣也就越大。 ”史女士举例,一家美容店,存1万元就能享受4折优惠,存五千元享受7折优惠。可是一个人消费不了那么大金额,同事、网友之间就会用“拼卡”的方式来解决,做到节省成本,共享资源。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同事以及网友“拼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又经济实惠的消费方式,这种类似于团购的“拼卡”模式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同办一**身卡、美容卡、购物卡,共同使用,均摊花费,也共享优惠折扣。

尝到甜头的“拼卡”族发展壮大,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上看到,会员卡、优惠卡的卡号成为商品,不同价格可购买不同程度的优惠额度。但有消费者投诉,个人信息在交易后遭到滥用。而免费公布卡号的卡主也有可能被有心人获悉个人信息。

在网上购买某家电网的优惠的小刘在交易结束后收到许多促销电话,网站商家频频打电话,说小刘下单买了这个买了那个,要送货过来。**了多个送货电话后,小刘与卡主联系,对方却**搭理她。“如果当时不是本人在家,很可能家人就糊里糊涂地签收付款了,不应该把地址和电话给对方。 ”

-律师提醒

“拼卡”应尽量选择自己周围熟悉的人,对陌生的“拼友”*好相互确认对方的身份,以避免消费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而网友们认为,晒出卡号的卡主也可能被有心人顺藤摸瓜找到个人信息。在网上公开会员卡信息后,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会从商家处得知卡主的姓名、联系方式甚至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一旦这些信息被用于非法用途,就有可能给卡主造成损害。消费**因此提醒市民,“拼卡”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人,对网上陌生的“拼客”则要确认对方的身份,*好能签订书面协议,在交易过程中多长个“法眼”,不要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