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业新型工业化是提升我国服装、纺织、染整等相关行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素有纺织服装深加工和提高服装附加值的“艺术染整”之称的现代扎染,怎样通过加快自身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其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壁垒、区别于常规印染审美趣味和兼容东西文化的艺术个性等比较竞争优势,****服务于现代服装产业特别是成衣染色后整理,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认真解读的课题。 一、服装新型工业化给现代扎染产业的启示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将传统工业化任务与信息化结合起来的社会发展演进过程,是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后发展国家必须跟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步伐,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步入信息时代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①。现代扎染作为服装产业链的大染整环节,置身于传统服装产业向新型工业化转轨的重要历史时期,面临着**的发展机遇:怎样坚持信息化带动战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纺染高新科技改造、提升传统扎染产业进而实现“艺术染整”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怎样运用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创新思维和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大化地发挥智识和高尖人才的“裂变”**效应,提高从业员工适应市场竞争的学习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实现扎染行业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知识型转轨,做强做优现代扎染“工艺品牌”?面对竞争日益加剧、**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纺织服装市场,现代扎染怎样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丰富这一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大竞争优势、在提高服装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方面有所作为?这些**现实意义的命题,必须通过服装产业新型工业化来回答。 二、我国服装产业现状和对现代扎染行业的要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按照人均收入水平,非农产业比重,还是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等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价指标来衡量,我国都还仅仅是刚迈入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同样,我国的服装产业现状与欧美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作为我国外贸出口创汇重要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服装产业在吸纳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迁移和对GDP的贡献率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经过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国家纺织产业政策扶持、服装产业结构性调整、发展服装设计高等教育、引入**时装设计理念、应用现代市场运作方式和实施服装品牌战略方面,我国服装工业取得了****的骄人业绩,步入了一个**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是,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产业起步很晚,真正意义上的时装发展历史更是短暂。因此,与国外高度成熟的现代服装产业相比,我国无论在服装文化历史积淀、“**”品牌内涵底蕴,时装设计名师传承、纺织印染产业配套还是信息化技术支持、知识型管理学科应用和**化市场运作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然而,始发于西方发达国家九十年代的信息化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时空概念,互联网和“地球村”的出现,促使现代贸易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其特征就是要求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经营活动,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整合,使其品牌名下的产品达到性价比*优、竞争力*强、质量*好、效益*高的经济目标。这是一个不分地域肤色、不分发达落后的人类共同参演的商战大片,在这幕世纪大片的同台竞技中,我国的服装产业怎样通过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迅速实现角色转变?现代扎染这一年轻的“艺术染整”行业,在提升我国服装产业**竞争力的历史活剧中如何进入角色所规定的“情境”,是时代赋予的使命!www.dolcn.com 尽管我国服装产业规模有世界工厂之称,但其生产模式却几乎是清一色贴牌加工形式,个中意味,不言自明。因此,对中国服装产业现状,国人曾有一等面料设备、二等管理做工、未等品牌价格之说,虽失厚道,却是绝妙写真。在国内,我们尚有几位比迪奥、夏内尔还要知名的时装设计大师令人景仰,还有几个比皮尔?卡丹、范思哲等世界名牌认知度更高的服装品牌让百姓自豪,更有几艘“小鹰号”服装航母使媒体心动,但一当你走出国门举目四顾,会发现原有的辉煌交响竟幻觉般销声匿迹,顶级的**时装展会,一流的国外服装卖埸,竞找不到一个中国品牌,反差之大,让人怆然涕下!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清醒面对的现实:中国只是一个服装生产大国,而不是服装品牌强国。但**范围的服装产业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支撑下的品牌抗争!尽管实施服装品牌战略,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坚定不移的目标,但在**市场中国为他人作嫁衣的服装产业分工,可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将延续。 服装产业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作为服装产业重要链条的上下游染整行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隶属于服装产业的纺织、服装、染整企业,由于历史积淀、地域经济、服饰文化、产业背景及发展规模不同,会在国内市场品牌培育、贴牌加工出口基地建设、服装成衣二次开发后整理配套等方面有所侧重,但企业发展大的目标却都相同:他们都会审时度势,把握先机,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在提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角逐中努力提升自己。 同样,素有“艺术染整”之称的现代扎染行业,也将把握机遇,,找准定位,在全面推动自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同时,运用其抽象表现东西绘画艺术意念、自由设计成衣染色图形、即兴创意三维肌理美感、随类赋彩**时尚流行等原创技术,发挥其顺应现代市场对服装生产小批量、多品种、低能耗和生态环保、****、灵活务实的生产方式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该行业在**纺织服装市场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提升我国服装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传统扎染产业升级。 三、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改造扎染行业 扎染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染色工艺,与历史久远的蜡染和传统深厚的蓝印花布工艺一起并称“国粹”三染。它们以统一的靛蓝色调、独特的防染工艺在素布粗服上释情抒怀,表现题材多从历史继承、民间采风,装饰图案设计常以乡村喜闻乐见的人物、动物、花草及远古图腾变形入画,广泛应用于旅游工艺品及民族服饰产品的设计开发,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系,并以自我表现的原始张力和古朴清淳的视觉效果在日本和欧美占有一定的传统市场。但是,扎染的这种工艺属性决定了它的产业性质:尽管与工业印染相比因其“民族性”而具“世界性”,但审美趣味毕竟远离现代生活,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节奏,单调原始的工艺表现和技术手段无法演绎瞬息万变的时尚流行。因此,作为“艺术染整”的现代扎染,要进入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西方流行服饰主流圈,就必须在传统扎染文化的传承中扬弃,在历经 “蛹变”和“涅磐”后予概念以新意。 现代扎染是针对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花布这三种传统染色工艺提出的一个**概念: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纺染科学技术和扎染、蜡染、拔染等各种特殊工艺手法,创造出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艺术实践活动。这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体系。与传统扎染相较,其内涵和外延呈现出一种“当随时代变化”的无限性,体现出现代扎染兼容东西文化艺术、并蓄传统现代技艺、跟踪当代科技前沿的创新精神。科学准确的产业定位,是现代扎染能在今天为国外流行服饰接受、发展进而成为主流工艺之一的重要原因。 扎染工艺由传统向现代转轨,是一个漫长的求索之路,建立“现代”扎染观念,更需凭藉对未来服装产业发展走势的敏锐洞察和敢于对传统经典说不的特立独行的创新精神。现代扎染要发展,须要直面“国粹”工艺萎缩的现实,跳出民间传统工艺的老路,坚决实施市场**化、工艺表现多元化和切入现代时尚服饰的战略调整。 现代扎染为现代时尚服饰进行“艺术染整”的定位,决定了这个产业必须与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世界服饰流行同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纺染工艺标准吻合、与西方现代**贸易操作惯例接轨,这对以生产民间传统工艺品和日本和服扎染半成品加工为主的扎染行业来说,是极富挑战性的。扎染行业应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知识经济提升管理平台、熔铸现代企业文化理念、打造现代扎染工艺品牌和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真正转变角色身份,自觉放弃传统作坊固步自封、甘为人后的生存状态,主动将自己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主体放到**商海中经风雨、见世面并在**市场的信息潮汐中熟谙水性,自主沉浮。企业的运作方式要融入信息化程度很高的欧美服饰流行圈并在商务方式、财务管理、生产计划、设计理念、工艺研发、染料优化和色光分析等方面,全方位导入网络化管理,在信息流的吸纳与释放中,为现代扎染工艺的成熟构筑一个充满灵性的创意空间。要让现代扎染工艺创造出独特的“有意味的形式”,浮雕般的肌理质感、泼彩晕化的写意效果和出神入化的抽象构成成为中国染整的“专利”,使国外高档纺织印染无法仿制。目前,技术高度成熟的现代扎染工艺时装,不仅在欧美市场非常流行,具有“艺术染整”特征的现代扎染基础理论研究,也因工艺本身独具个性的艺术品味和产业本身的比较竞争优势,成为对现代休闲服装进行深度加工的利器和提高纺纺产品附加值和增强**竞争力的“显学”,为欧美时装设计师和纺染界专家学者认同。 现代扎染作为“艺术染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强做大,归纳起来应具备几个条件: 1、企业必须建立一支具有**眼光和专业知识的智识型团队,使企业机制、管理模式、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与现代**市场对服装产业的要求接轨。 2、产业本身在**市场竞争中要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不断能将科学与艺术互渗共生的技术美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现代扎染工艺的创新、发展。产品研发和设计要充分表现其艺术性、挖掘其文化性、把握住流行性,不断扩大现代扎染服装的**市场份额和工艺品牌影响,形成世界性“工艺品牌”号召下的艺术染整产业集群。 3、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把握现代流行艺术走势,研究欧美服饰流行机制,科学预测、细分潜在目标市场,使现代扎染成为能*大化地满足当代人对流行服饰、纺织面料后整理等个性需求和对卓越品质追求的不可或缺的现代工艺产业。 4、站在现代印染科技前沿,及时引进*新纺染科技成果,推动现代扎染产业科技进步。实行差别化开发,力避同质化倾向,注入行为艺术元素,使常规工业印染无法替代。 5、实行校企合作、产研结合。在高等艺术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专业人才。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促进现代扎染学术发展。6、坚持实施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具有高度社会质任感和有着人文关怀高尚情操的现代企业。 因此,在改造、完善现代扎染产业的进程中,企业要始终注重知识经济对提升扎染产业的主导作用。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要以人为本,构筑人才战略高地。具体操作上,可采取引进和培养结合、所有和所用结合的灵活务实政策,以诚信的公众形象和阔大的胸襟气度,吸引高级人才加盟。克服传统小生产坐井观天和盲目排外的狭隘心理,形成引进、育人、用人、留人的科学机制,使这个新兴产业保持旺盛的活力。 对我国现代扎染向“艺术染整”方向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国内著名服装史论专家、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系主任袁仄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导张鸿雁教授、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印染》杂志主编沈安京高级工程师等学者专家十分关注,他们就扎染工艺如何与现代印染科技结合、如何与现代纺织服装结合以及整个产业发展走势提出的远见卓识,值得业界重视。与前者观点相同,2003年8月8日《中国服饰报》视点观察,也以“现代扎染领潮休闲市场”为题,对现代扎染成功融入欧美时尚服饰主流圈所取得的突破作了一定深度的剖析,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和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改造传统扎染这一**现实意义的命题,并立足现代市场,就传统工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辨证关系做了重新诠释,其导向意义十分明确。 四、整合资源做强做大现代扎染产业集群 “艺术染整”的发展,使历史纺织名城南通成为全国现代扎染的产业中心。业内有现代扎染看江苏、江苏扎染看南通、南通扎染看海安之说。南通地区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扎染区别于工业印染工艺审美意趣和自身技术高度成熟的工艺特点,抓住国内外休闲服饰市场的流行机遇,以创建扎染工艺品牌为中心,通过地方政府积极扶持、运用专业媒体展会、整合地方工艺资源、引进外资“外脑”合作、加大技改投入等具体措施,*大化地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造就现代扎染领袖企业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现代扎染产业集群。 南通,是我国纺织民族工业的摇篮,有着深厚的服装文化历史积淀和很好的纺织工业基础。同时,具有品质好、规模大的服装加工型区域经济带和“艺术染整”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完整产业链,为现代扎染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现代扎染的艺术创意和现代染色科技融合后形成的**染整工艺,在对面料和服装精深加工、提高纺织服装附加值、适应现代人追求个性化消费需求、全面提升南通地区服装加工产业档次、塑造历史纺织名城城市名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做强做大现代扎染产业,符合**纺织服装产业向精、细、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随着欧陆休闲风起,以工艺为特色的家居休闲、生活休闲、旅游休闲、运动休闲等服装类别,在欧美有着广阔的成熟市场,在国内也应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它们,是“艺术染整”工艺*大*优的服装载体,亟待开发。同时,区别于现代纺织印染审美特征的现代扎染,还是一种通过现代设计规范后,具有行为艺术与现代染整科技交叉整合的生产形态,每件成衣都需经由训练有素的“艺人”制作,这种由传统“女红”和“画师”们运用多种工艺技法激情原创产生的特殊工艺之美,为现代印染科技和高新染整设备理性克隆所无法企及。生产过程中,常常一个款型的扎染工艺需组织数千人同时操作,这种“行为艺术”生产耗用的劳动力成本,同“艺术染整”的技术壁垒一样,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无法承受和较难突破的。当然,现代扎染产业带给我们技术壁垒优势和人力成本优势的同时,还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缓解城市严峻就业形势、提供工人再次上岗机会、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和实现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迁移方面,对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当地方政府和业内有识之士真正意识到这些并取得思想共识,当我们真正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并采取科学有力的整合措施,当我们有信心充分利用东方扎染文化的比较优势去创造更有竞争优势的未来时,一个以南通地区为中心的现代扎染产业集群的形成,对提升我国服装产业**竞争力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诞生于现代扎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艺术染整”,是区别于传统扎染和工业印染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现代扎染丰富多彩的工艺技法和先进科学的生产流程,凸显出感性和理性相融的特点而具有边缘交叉学科的开放性,理应有着很好的应用发展前景。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曾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论坛上说过:艺术和科学本质上的一致在于它们都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生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同样,在服装新型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现代扎染在给我们服装产业带来染整工艺观念创新的同时,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把一个传统工艺行业面对市场变化求真、至善、惟美的理想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昭示给正在上下求索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