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2011-08-01来源 : 互联网

虽然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继续复苏,但各国都强调复苏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速预测也存在较大差异

■ 毕吉耀 张哲人 张 一

2009年以来,**经济金融形势跌宕起伏。上半年,**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经济持续下滑;下半年,随着各国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政策作用逐渐显现,**金融市场趋于平稳,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态势。**货币基金组织在2009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认为,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出衰退,虽然2009年仍将下降1.1%,但预计2010年将增长3.1%;同时也承认,当前世界经济企稳回升主要是政策刺激的结果,2010年世界经济虽然仍将延续复苏态势,但也存在诸多风险。*近,***也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2.4%的增长,但同时也不排除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综合各**机构的分析预测,虽然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继续复苏,但都强调复苏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速预测也存在较大差异。客观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准确把握2010年世界经济走势,对实现**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0年经济工作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演变为金融危机,并迅速在**扩散蔓延,导致世界经济急剧下滑。据**货币基金组织有关统计,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降幅超过6%,发达国家经济降幅高达7.5%,**工业生产平均降幅高达15%~20%,**商品贸易降幅超过30%。2009年**季度,**经济、工业生产和贸易继续大幅下滑,降幅与2008年第四季度相仿。在各国大规模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的作用下,2009年第二季度**金融危机趋于缓解,实体经济下滑速度减缓。

进入第三季度后,随着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政策作用的进一步显现,主要经济体经济相继**正增长。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四个季度下降,第三季度折年率增长了2.8%;欧元区经济虽然第三季度仍同比下降了4.1%,但环比增长了0.4%,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下降;日本经济第三季度环比增长0.3%,折年率增长1.3%,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出口和工业生产在外需转暖的带动下逐步企稳回升,特别是亚洲地区经济回升势头更为明显。例如,印度、新加坡和韩国第三季度经济分别同比增长7.9%、0.8%和0.6%。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动性紧缺的局面继续改善,**主要股市较年初明显回升,石油、铜、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震荡走高。

从当前形势看,虽然世界经济正在逐步企稳回升,但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一是当前各国经济回升主要是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作用的结果,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依旧疲弱,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二是主要经济体产能利用率仍低于正常水平。例如,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仍不足70%,而正常年份在80%以上;日本制造业开工率不足70%,正常年份在90%以上;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三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美国失业率已攀升至10.2%,为26年来*高水平,失业人数高达1500万人左右;欧元区失业率高达9.8%,个别国家如西班牙高达17%,并且就业岗位仍在减少;日本失业率超过5%,为近十年来的高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依旧较大。四是**经济复苏很不平衡,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仍在下滑,例如,英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俄罗斯和部分东欧国家经济依然困难重重。

总之,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回升还离不开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持。笔者预计,鉴于200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下滑幅度较大,即便第四季度经济继续回升,但全年仍将出现负增长。

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

仍将受诸多因素制约

笔者判断,2010年世界经济总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延续当前的复苏态势,这种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已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仍将为2010年世界经济继续回升提供支撑。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各国在稳定金融形势、刺激经济复苏、改善基础设施、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大规模综合性措施,实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时加强政策的**协调。正是在这些政策的作用下,市场信心得到**和提振,世界经济得以逐步摆脱衰退走向复苏。虽然2010年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会逐渐减弱,但主要经济体的超低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刺激消费和投资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显现,而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对增加就业和带动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则将持续更长的时间,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其次,经济周期因素将推动2010年世界经济继续回升。根据以往世界经济增长波动规律,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来连续三个季度以上的持续下滑之后,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触底回升阶段,2010年仍将延续回升态势。**金融危机虽然造成**经济短期减速甚至衰退,但不会改变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增长从1991年的1.5%提高到2007年的5.2%,年均增速达到3.5%。其间虽然受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0~200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影响而出现增速下滑,但1~2年后又**到3.5%之上,总体保持增长趋势。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远超以往,但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的规模和力度却是空前的,世界经济因此才较快地进入触底回升阶段,2010年世界经济完全有可能继续复苏,实现一定程度的正增长。

*后,新兴市场经济较快复苏将推动2010年世界经济继续回升。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远好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在发达国家相继陷入经济衰退的同时,主要新兴大国仍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速。例如,2009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的经济同比增长7.7%,印度平均增速也高达6.5%,明显快于发达国家。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加之外需逐渐回暖和**资本重新回流,2010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这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继续回升的重要力量。

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金融体系功能尚未完全修复,仍将继续制约实体经济复苏。虽然在政府大力救援和强力干预下,近来**金融市场逐步企稳,但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损失、流动性紧缺和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依然严重,金融体系的功能尚未完全修复,企业和个人融资难和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2010年,多数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仍有大量不良贷款和坏账有待剥离处理,需要继续充实资本金和进一步降低杠杆倍数,部分国家的金融机构仍有可能出现类似迪拜危机的事件,**金融市场依然存在剧烈动荡的风险。在大部分银行金融机构走出困境之前,市场信心和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都难以**正常,从而继续影响生产、消费和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制约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的形成。

第二,发达国家当前极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飙升、债务负担沉重,财政的可持续性和主权债务风险日益凸现。主要经济体的**银行实行零利率政策和大量收购不良资产以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导致金融风险从私人部门向**银行转移,流动性大增造成潜在通胀风险,货币政策也面临调整压力。虽然在确认经济稳固复苏之前,发达国家还不大可能大规模撤出经济刺激计划,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步向正常状态回归,个别国家2010年有可能提前收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难度加大。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可能在以下两个方面增加实体经济稳定复苏的不确定性:一是选择政策的进入和退出时机本身就很困难,把握不当往往适得其反,若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力度和节奏把握不当,很可能导致经济复苏夭折;二是各国经济复苏步伐快慢不一,如在刺激政策退出方面协调不力,特别是若在利率政策上缺乏协调,就有可能引发**资本无序流动和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企稳复苏。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还会进一步增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加大了各国的就业压力,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企业,滥用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等贸易救济措施,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贸易秩序,影响了世界经济复苏。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从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成员国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反倾销案例高达217起,同比增加了15%。我国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大受害国。据商务部统计,目前**范围内反倾销调查的35%和反补贴调查的71%都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2009年前三个季度,共有19个国家针对我国产品发起了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10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9%和125%。2010年发达国家失业率很可能仍将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势必还会增强,从而制约和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第四,能源资源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将继续震荡走高。虽然石油等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度大幅滑落,但自2009年3月份以来又重新震荡走高,先于实体经济复苏而大幅回升。**流动性大量增加、美元大幅贬值和市场预期反转等所导致的投机性因素增加,是推动能源资源价格持续震荡走高的重要因素。2010年世界经济预计将继续复苏,能源资源需求将随之增加,供求关系再度趋紧有可能不断推高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与此同时,各国正在酝酿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特别是在调整利率和收紧货币政策方面不同步,有可能导致**资本无序流动和美元汇率大幅震荡,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也随之剧烈震荡,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

2010年世界经济增速

难以**到危机前的水平

在**金融危机前的2003~2007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速高达4.6%,但这种高速增长是以**经济严重失衡为代价的。此次**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经济失衡的强制性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得不调整以房地产和资产价格泡沫为基础的透支消费和超前消费,减少消费和增加储蓄,进口需求萎缩;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也要调整过分依赖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多地转向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博弈。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制造金融资产泡沫大量负债消费是造成**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但却不愿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削减贸易逆差,反而通过大规模扩大财政赤字、放任美元贬值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等手段转嫁危机和调整成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施压,要求其调整政策,特别是汇率升值,减少出口,承担失衡调整责任和成本。因此,**经济失衡调整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其中充满着各国之间的利益和政策博弈。这种调整能否顺利进行,对**经济将产生何种影响,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2010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但仍会受到**经济再平衡调整的制约,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开支将低于以往水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需求短期内也很难显著扩大。因此,2010年世界经济增速难以**到危机前的水平。■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