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鞭炮“禁改限”对管理“堵”与“疏”的思考

2011-08-01来源 : 互联网

又到佳节喜庆时,再闻满城爆竹声。

“人间岁换,天地回春。”春节是我们华夏儿女*为看重的传统节日,千**来,在民间过春节的方式和习俗也是*丰富、*隆重、*热闹、*喜庆的。而今,“中国年”也逐渐走出华人圈子,已随国家实力的提升走向了世界。

家团圆、响鞭炮、访亲友、互拜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抹不去的文化情结。鞭炮代表着中华民族喜庆、乐观与豁达的精神传承。再清贫的日子,再纷乱的岁月,只要到了年节,人们都会想方设法放上一串串大红鞭炮,惊动天地鬼神,激发自己的热情与期望。中国人离不开鞭炮。她记载着一个民族发端与成长的悠久回忆。似乎没有响亮的爆竹声,就没有吓走妖魔、祈来福祉的“年”。几千年来,沧海桑田,这一系列的喜庆元素始终未变,缺一不可,它们共同完成了一种“中国式的表达”。从黄土地到华人街,没有鞭炮,哪叫春节?

**阅读

可是,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春节放鞭炮燃焰*这个传统习俗却逐渐受到了“现代城市”的挑战,特别是把环境污染、一些意外伤害及*灾的责任算到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头上。于是,在九十年代初中期,仿佛在一夜之间,我国许多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禁放”的决定。但似乎让这些城市的决策者始料未及的是,自从禁放的决定做出的那**起,就同样受到了来自民间那“屡禁不止”的挑战。在“禁”与“放”的较量中,全国曾经禁放的128个城市中有105个逐渐有限地解禁,通过禁改限,将燃放烟花爆竹的权利还“俗”于民。应该说,这一地方立法的改变倒是彰显了执法为民的理念,体现出了尊重**、尊重传统的人本思想。实事求是地讲,在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上,禁或限?**中并未出现一边倒的态势,而禁改限则恰恰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因而符合现代城市管理的思维模式。其次体现出了**务实、负责的精神和态度。

其实,从社会到企业,通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何处理、制定怎样的游戏规则的确体现着管理者的人性取向和管理风格。对问题、我们曾经简单地一禁了之,比如为了城市的整洁美观,禁止一切的摆摊设点,城市倒是好看整洁和方便管理了,但是百姓生活不方便、而且本来可以解决一部分人自主就业却人为设置了障碍。

北京等城市在燃放问题上由“禁”到“限”,一字之差,表现的结果是变“堵”为“疏”。关于“疏”与“堵”*早的争议,恐怕就是从大禹治水而来的吧。《史记 夏本纪》记载:在尧的时候,洪水滔天,尧寻找能治水的人,群臣**了鲧。鲧率领人们用堵塞的办法去对付洪水,九年不成。*后被舜处死在羽山。舜又让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接受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终获成功。3000年以前,大禹尚且明白:堵与疏,堵为权宜之计,疏乃为制本之策!那么我们作为社会和企业组织的管理者,是不是该多些“疏”、少点“堵”呢?!

北大纵横企业管理咨询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