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收藏:大金融家与小邮票

2011-08-02来源 : 互联网

《中国企业家》特约撰稿 彭凯雷

哈姆雷特说过:“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沉醉于方寸之间,金融家汪建熙也挥洒了自己的人生情怀

这个夏天,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席风险官汪建熙向外界开启了一扇小小的窗口。

为纪念****枚邮票—黑便士邮票诞生170周年,直到7月底,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票中票馆藏集萃”和“黑便士与罗兰·希尔—汪建熙个人收藏展”展览。这位在**金融界瞩目的中国***、中金公司、中**司历任要职的金融家、学者型官员,竟然有着如此*特情趣的个人爱好。

4月28日,在黑便士收藏展开展仪式上,脱下金融外衣,“邮票收藏家汪建熙”让人不免感到一丝陌生。汪建熙把自己近30年集邮生涯、长期在国外工作之余收集的66枚邮票精品,捐赠给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其中被誉为“世界邮票始祖”、1840年发行的****枚邮票—黑便士,是众多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稀世珍品;就连世界第二套邮票“蓝、红便士”也在汪建熙收藏之列。

对于众人惊叹汪氏藏品的珍贵,汪建熙说:“对我而言,集邮的价值不在于价格,并不是单单强调其珍罕性和其价值高昂,这其间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谓包罗万象,对于我的小小邮展,希望大家更关注邮票中的历史、文化、学术的价值。”

看到汪建熙和邮票设计师们在为排着长龙的邮票爱好者签名,我不忍心多打扰。在博源基金会秘书滕晶的指点下,我“发现”了汪建熙的夫人郝荃女士。既恬淡又爽朗的郝荃作为集邮伴侣,亦是金融界人士—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经她讲述才知道,汪建熙在30年前就开始集邮,这成为他们夫妻二人海外工作期间的兴致与爱好。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有句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沉醉于方寸之间,汪建熙也挥洒了自己的人生情怀。

汪建熙个人收藏展让集邮迷*感兴趣的,是三枚**珍贵的“史前封”。

邮票博物馆的讲解员介绍说,“所谓‘史前’,是指1840年邮票诞生前,也就是当代邮政史开始前,经**或私人寄递的信封。汪建熙先生所捐赠的存世极少的史前封,不仅体现了邮政发展的延续性,为研究邮政史提供**素材,在艺术及收藏角度上同样**价值。其中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寄往伦敦的1792年的史前封里,私人的信件还保留其中。”

“这枚由诺福克岛发行的著名的马尔雷迪邮资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梳着长辫子的清朝人的形象,这也是中国人的形象*次登上方寸。画面中心的票中票,背景为邮票的发明人、英国邮政制度的改革者罗兰·希尔爵士。”

“汪建熙所捐赠票中票分布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恰是中国邮票博物馆馆藏较为薄弱的部分,对博物馆的意义几乎可以称之为是‘雪中送炭’。”

像他在金融业参与的开创性工作一样,汪建熙也耐心地给我们做起了邮票知识的普及:票中票又称“邮票上的邮票”,是邮票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将早期具有特殊纪念、宣传意义的邮票作为新邮票的主图案,使人们在欣赏新邮票的同时,能够重睹珍贵邮票的风采。而他从1983年开始集邮,便选择了“票中票”作为集邮主题。

在邮展上,我遇到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杨周复,这位前教育部副部级官员是汪建熙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汪建熙的集邮爱好,原来是受了杨周复的感染。更有缘的是,杨周复的父亲、会计界泰斗杨纪婉也是汪建熙的恩师,1982年汪建熙获得人大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读硕士,由于业务能力突出,杨老对他欣赏有加,之后,汪建熙成为杨老的**个博士研究生。其博士论文的主旨是关于股份制问题,作为一名会计专才,他受邀加盟王波明、高西庆等一批青年精英组建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以财会部主协调的身份兼职近三年。

人生的际遇总是充满偶然,汪建熙的集邮生涯贯穿了他的金融业历程。1983年初,他公派去悉尼学习。在悉尼的邮票店中,许多邮票是装袋售卖的。每袋里面往往有五十多张邮票,比如风光或蝴蝶类图案,一袋一澳元或一美元,有票中票他们就从中挑拣出来收藏。

上世纪90年代初,汪建熙来到了美国,在全美证券商协会进修证券市场监管课题。他在进修的同时,亦代表联办与华尔街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商谈有关中国基金的组建事宜。繁忙之余,他和夫人只做一件事:节假日双双逛旧货市场、地摊、邮展,以淘邮为乐趣,经常不经意间从大清早淘到天黑,乐在其中。有一次,在纽约,郝荃听说一家百货公司倒闭,那里有一个邮票专柜,都是卖旧邮票,他俩请了三天假,专门淘票中票,*后选购了好几大包。“我们也不敢买太贵的,面对喜欢的邮票爱不释手,我们才会倾囊而出。”

风云际会。1992年10月,经中央高层确定,刘鸿儒牵头组建中国***。专业出色、功底很深、精通中西金融实务的汪建熙受到***高层的关注,力邀其回国出任****席会计师一职。该年底,汪回国履新,从此与证券市场监管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6年10月,中国银行筹备在英国组建中银国际英国公司,汪建熙又成为不二人选。1997年1月1日,中银国际控股公司暨英国公司正式开业,汪出任中银控股*席财务官兼英国公司副董事长。第二次海外游历,事业拓展的同时,汪建熙的集邮爱好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他和夫人惊喜地发现,淘邮*愉快的地方不是美国、澳大利亚而是英国,那里简直就是集邮者的天堂。每到周末,两人一大早出发,去伦敦的集邮市场里一淘就是一天。郝荃记得,有一次在英国西南部小镇巴斯,世界上**枚邮票诞生的地方,他俩闲逛,隔着一个小邮票店的窗户瞅见里面赫然有一枚横三联的黑便士。但等了很久,店主不在,第二天也没开门。足足隔了一个星期,他俩再去才买下来,“35英镑不算贵,因为品相有些不好,我砍价砍到30英镑成交!我们为这段在‘澡堂子’里淘邮的经历高兴了好一阵子。”

至于那枚1792年的史前封,是汪建熙在邮寄来的拍卖邮册目录中发现的。他很好奇,拍品描述中明确说信封上有Stamp,而*早的Stamp诞生于1840年,再早五十年前怎么会有?他填单参与竞拍,拍到手后迫不及待先找Stamp,原来上面是一道“邮戳”。由此,汪建熙和郝荃加深了对Stamp的理解。郝荃说:“我们老在琢磨,邮票的英文单词Stamp是不是就是从邮戳转变而来的?邮票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戳记嘛。”

很多见过汪建熙的人以为他只是一个工作狂,没想到他竟然有着这样雅致的情趣。我*爱品读沈复的《浮生六记》,听到汪建熙和郝荃的海外淘邮之乐,《闲情记趣》中沈复与陈芸品诗偕游、《海国记》里沈三白以笔架形容钓鱼岛的目击记恍若浮现在眼前。

英国快节奏、国际化的工作,令汪建熙一投入就是四年。很快,他又接到国家的召唤,2000年7月31日返京,次日第二度进入中国***,担任主席助理、副秘书长。2004年,他出任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任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他成为国家主权基金中**司副总经理、*席风险官。他收集的其实不仅是一枚枚珍贵的邮票,而且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金融轨迹。

我之所以关注汪建熙集邮的个人小情趣,以及中国金融业其他高管的爱好,比如中投总经理高西庆喜欢滑雪,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写得一手好书法等,是期待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资本输出大国的渐变中,有更多金融界人物以自己的专业和使命为基础,以修养和性情为支点,酝酿出更多的“大金融家与小邮票”的故事,*终在不确定性蔓延的“**金融村”撬动起更大的力量,也算中国社会精英从富到贵的源泉之一。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