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责任注入供应链管理

2011-08-02来源 : 互联网

通过供应链管理将企业社会责任延伸至整个企业网络,已成为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在嵌入**供应链及企业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北宋诗人张俞这*《蚕妇》使他成为*早揭示纺织品供应链关系中社会公平缺位以及责任失衡的评论者。无论从当今部分纺织品服装企业内劳资关系的微观角度,还是从整个**纺织品服装供应链的宏观角度来看,这*诗的表述仍然直观、贴切而深刻,表明纺织行业内及其供应链上公正而均衡的利益与责任分配仍然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课题。

五年前,当国外人士谈到中国企业在劳工、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问题时,中国纺织业总是*先遭到“血汗工厂”的指责。然而今天,**上指责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的声音已逐步消失。这种转变缘于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有效推进,它树立了中国纺织业在**供应链上负责任的形象。

国外采购商对中国供应商下单之前,普遍要求进行“社会责任验厂”。同一个中国供应商可能要同时面对数家国外机构的社会责任验厂项目,虽然这些项目往往大同小异,企业却要重复支付不菲的验厂费用并组织专人应对,导致产品成本提***空间缩小。即使中国企业取得了所谓的社会责任认证证书也难以避免下次被验厂,企业对此叫苦不迭却也无计可施。

据了解,世界银行在其《世界主要企业责任守则、原则与标准》列表中,将CSC9000T列为国别标准体系的范例;一贯对中国对外贸易“吹毛求疵”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则如此评价道:“CSC9000T被设计为一种用以培训会员在遵循中国法律标准方面的*佳实践的能力建设项目”。数年前曾对中国纺织业严厉批评的欧洲外贸协会等**组织则主动于2008年与CSC9000T达成体系互认的战略合作协议,使得CSC9000T在中国纺织服装制造领域的实施也延伸到**供应链合作的层面。

随着**生产的盛行,供应链管理在制造业的**竞争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优势企业集中发展其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直接交由外部企业完成,所转移的生产部分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采购面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外包业务激烈竞争往往伴随着对劳工利益和环境的牺牲。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是一种哲学或道德要求,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消费者、员工、社区、**、环境、工会等负责。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今供应链*理中的一个新的目标参数,通过供应链管理将企业社会责任延伸至整个企业网络,是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在嵌入**供应链及企业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天的处境,与当初供应链概念登陆中国后的经历如出一辙。七、八年前,供应链和物流的概念曾盛极一时,不过,中国企业在这些概念“由虚转实”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供应链不是慈善事业。如果改革的结果仅仅意味着个体的付出,那么,变革的动力将无从谈起,改善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目标无异于纸上谈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变革过程亦是如此。任何一项涉及企业利益重新分配的经济改革,都必须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在不少企业看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与企业长期品牌战略相关的概念,甚至是以损失企业赢利能力为代价的。这种看法显然与经济学原理下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终统一的视角是相违背的。有远见的企业家在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前,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理念与实践会出现这样的悖离?如何寻找企业长期战略与短期运营之间的平衡点?

庞大复杂的供应链

而今,生产的复杂化和市场的**化等特征使得供应链变得日益庞大而复杂。据悉,跨国巨头宝洁的**供应商多达8万家,沃尔玛则有4万家。在中国经营的跨国企业中,几乎每一家的供应商都多达数千家。

比如,一辆汽车的上市销售,粗略算来,至少需要供应链上的三个环节,即上游汽车零部件采购、中游整车厂的组装加工生产以及下游的产品配送服务。而详细计算的话,汽车企业的供应链包括原材料采购、存货管理、装配、订单处理、销售、成品运输和入库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所有过程。甚至还包括备用零件以及贷款、保险、汽车修理等配套服务环节。这就需要一个数量庞大的供应商群,其中包括的商家数量少则几十家,多则超过成千上万家。

IT企业的供应链同样具有纷繁复杂的特性。一个经典的购买电脑的故事足以进行佐证:当一个美国客户进入某知名电脑公司的网站,订购一台笔记本电脑时,这份订单很快被送到另外一家工厂。这位客户的笔记本,则由这家工厂进行生产,虽然它们并不拥有品牌。但是在生产之前,他们需要向**几家工厂采购所需的零部件。比如,生产一台惠普Pavilionzd8000型笔记本,他们需要采购英特尔的微处理器、ATITechnologiesInc。设计、在中国台湾生产的图形晶片、韩国或者中国台湾公司生产的液晶显示器以及日本某家公司生产的硬盘驱动器。此外,他们还需要向不同的厂家采购电池、电源甚至电脑包等配套装备。完成组装之后,再由专门的物流公司运至所需的国家。如果是店铺销售,还需要经销公司等不同环节,在这一供应链中,所涉及的供应商企业多达几十甚至上百家。

而类似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供应商更是数不胜数。这些超市销售的商品种类繁多,如食品、服装、家居,洗化、文体、生鲜水产等,可谓五花八门。而各类商品又分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品牌,每一个品牌都对应一条采购渠道,再加上物流等各个环节,涉及的供应商数字惊人。

供应链的复杂并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几乎每一个供应商都连接着一个立体的供应网络。这些供应商会分为数个级别,比如1级、2级、3级等,一环套一环,层层代工、外包等,复杂程度难以想象,这些都使得供应链的“绿化”工作变得极其艰巨。

谁在驱动上供应链社会责任

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在处理相关利益者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链式或网络管理。

——消费者与公众的新要求

时下,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供过于求使得卖主间竞争激烈,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企业同社会的关系,公众的利益在企业经营方式中越来越得到体现。近年来在信用机制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和安全、社会和环境,对产品质量的认知逐步深入,对企业和产品的信任逐步延伸到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考察。

——公共部门的新要求

联合国和各**间组织近几十年来制定了大量与商务活动有关法律与政策框架,自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开始,该框架越来越全面,基本的法律文件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劳工组织的8个核心公约等等。在这些普遍适用的**准则的基础之上,各**、**间和非**组织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作出倡议和规定。在上述规范性准则的基础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标准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主要标准包括:SA8000、《工作场所生产守则》、《道德贸易行动基本守则》、《环球服装生产社会责任守则》、《成衣公平贸易约章》、《ICTI商业行为规范》、《AVE规范》、《中国商业原则》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标准促使越来越多的各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生产守则》,进行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

——企业关系网络的深化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业分工和整合日益在更大的地理空间中进行,经济**化日益显著,优势企业集中发展其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直接交由外部企业完成,在**供应链格局之下,企业相互依赖关系也随之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化,每个企业都以其他社会机构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同时又为对方的生存提供条件,这种关系网络的形成和发展,要求从整个供应链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公众公司纷纷制定自身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环境报告,其中有关其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成为这类报告的重要内容,**市场中越来越透明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与披露机制,直接影响**生产网络中各节点企业的管理方向和重点。

——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变化

当前,西方跨国公司价值观正沿着以下方向进行变化:从自由放任的市场转化为自律的市场、从唯我主义到企业公民思想、从自由正义到公平正义、从仅执行*低法律标准到关爱社会、从防御性反应走向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发展指引下,在以跨国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必然随着采购——供应环节一波一波向外延伸,影响链上其他企业。

看待供应链责任的三种视角

“供应链责任”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劳工在层层传导的供应链压力下,经济和权利状况令人堪忧。对“供应链责任”问题的关注,也逐渐成为**组织普遍重视的内容。

博弈的视角

博弈的视角部分程度上认为企业与劳工有一定的对抗关系,他们之间就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各种利益要素展开激烈的博弈。企业在市场经营中赢取了利润,如果工厂主“独占”过多,则劳工就只能得到很少的剩余。

在现实中,如果市场制度不正常不完善,极有可能出现这种企业主暴富,而员工状况极差的例子。典型的案例如煤矿,煤老板因为煤价上涨而赚得盆满钵满,而另一端,煤矿工却在十分恶劣的情况下采煤,还要经常面临矿难的风险。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博弈的逻辑看上去直接且当然。

在博弈的逻辑下,如何改善劳工的状况呢?那就是加强工人的博弈力量。

单个工人的力量太弱了,那么可以联合起来。这也是**劳工公约中如此强调“自由结成工会”和“集体谈判权”的原因。很多从事CSR研究的机构,也非常重视工会的力量。

一些帮助劳工维权的机构,为员工提供法律培训和援助等等,这些也都可以理解为加强劳工博弈力量的范畴。

通过博弈看待劳资关系是目前国内外*为流行的视角,博弈逻辑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也是*广为人知的方案。但是这种视角遭到了一部分经济学家的批评,如阿尔钦在自己撰写的教科书中就曾指出,企业和劳工不构成博弈关系,企业是在和另外的企业竞争,劳工是在和劳工竞争,“集体谈判权”和“工会”某种程度上是找错了假想敌。

竞争的视角

我们假想一个工人在和企业主谈工资待遇。在竞争的视角看来,工人不是考虑如何从企业主那里争取更多权利,从而从企业主的口里夺得一些收益,他考虑的是其他类似的工人会提什么样的条件,如果他开的条件过高,企业主就会另聘他人。同样,企业主在考虑给这名工人怎样的待遇的时候,也是考虑其它企业会给什么样的条件,他要争取到眼前的人才,需要至少支付与别人相同的代价。

在竞争的视角下,如何改善工人的福利状况。*有效的办法是增强企业间的相互竞争,降低工人之间的相互竞争。

如何增强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呢?鼓励创业是出路之一,让更多的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条件便利地开办企业,这样企业的数量增多了,企业间的竞争也就加强了。

但是人们会说,供应链责任研究下的劳工恶劣状况,主要发生在服装、电子等加工企业,这些市场已经竞争足够激烈了,难道竞争还不够嘛?这并不能驳倒竞争的逻辑,原因在于各个市场间是相互影响的。在那些竞争不够充分的领域,劳工进入门槛也是高耸的。劳工恶劣的状况,由于不充分竞争的市场的挤压,在充分竞争市场中会更为恶劣。

降低工人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可能吗?中国人口众多,竞争必然是激烈的。很多问题说到中国人口多这个点上,就很难进行下去了,似乎没有解决的办法。而其实给予人们以更大的空间,人口多的压力也会得到很大舒缓。这自然引入到看待供应链责任的第三个视角。

产权的视角

产权的视角直接得益于阿马蒂亚·森在其著作《贫困与饥荒》中的观点,他认为可以从两个关键点来理解贫困问题,一个是贫困人口拥有哪些资源,第二个是这些资源可以在多大范围内使用。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产权”的概念。

用阿马蒂亚·森研究贫困问题的方法,研究供应链下的劳工状况,同样很有启发。

让我们看一些一个中国农民在产权约束下有哪些选择:

第一,他可以选择留守农村种地,当然这种收入有限,在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情况更是如此;

第二,他可以到城市经营小生意,比如摆摊卖百货、开小饭馆、城内送货等;

第三,他可以到工厂打工,当然低端加工企业是*有可能的选择。

在经营农业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当然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但是农民在城市经营受到大量限制,第二条道路常常是极窄而且充满风险的。于是,到低端加工企业打工就成了大家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这无疑加重了劳工间的竞争,恶化了工人生存现状。

因此给予劳工足够的产权,在给予劳工更多空间的同时,也是对采购商的一项约束。

社会责任事关供应链全局

随着**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在**范围的自由流动,我们看到了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跨国公司拥有越来越长和复杂的供应链。资料显示,耐克公司的**供应商有900个,供应链上的工人达66万人;沃尔玛更是光供应商就有4万个。

一个跨国公司的完整供应链,*先是**的,即在**寻求*佳生产要素配置,包括从劳动力、资本到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佳配置组合。其次是多层次的,即供应商的关系和位置是有层级划分的。一个**的和多层次的供应链,涉及到工人、供应商、制造商、储运中心、批发和零售商、客户多个利益相关者,以及采购、运输、制造、储存、分销等各环节的经济活动。

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存在着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供应链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的风险。一般而言,供应链风险从外部来讲外部风险主要指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内部风险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供应商风险、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发和交付过程中的风险。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从服装行业,玩具行业到电子行业,先后有多个超大跨国公司卷入“血汗工厂”的丑闻,导致西方消费者对品牌产品产生声势浩大的罢买和抵制活动,无论对品牌公司的声誉,还是实际财务绩效,均造成巨大损失。

“反血汗工厂”运动*后则成功地使公司开始意识到,必须认识到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并加以有效控制,承担供应链条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品牌公司经营**供应链不能省略的必要步骤,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控制是与产品质量控制同等重要的领域。“反血汗工厂”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则是因为消费者作为品牌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和团结作用。

世界经济论坛与福莱**对132家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的联合调查已经证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初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或服务竞争,而是已经转变为企业声誉的竞争。一个企业想要成功,其**市场声誉比其财务业绩更加重要,且其市场声誉是和其财务业绩成正比的。

企业的市场声誉的好坏是由公众尤其是消费者来评判的。调查显示,81%的消费者认为当产品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时,他们倾向于购买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的产品,他们关心产品是否是在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环境下所制造。许多国外企业,尤其是许多品牌商、零售商,本身并不生产产品,而是通过**采购来完成其整个供应过程,因此,其声誉就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而且还牵涉到整个供应链。然而,越是规模庞大的企业,其供应链就越复杂,对供应链的管理就越困难。由此以来,如何有效管理供应链中的社会责任符合状况便成为许多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获取经济利益并不矛盾。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必须与社会有良性的互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赢得声誉和社会各方认同,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使企业得以保持生命力,长期可持续地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的基本目标是追求利润*大化,但要求利润*大化,前提是求得企业的长远生存。为此,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