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的持续下降、FDI的连续同比负增长和外汇储备数年快速增长的脚步正在放缓……过去一周官方发部的一系列宏观数字着实令人有些悲观,但多位学者和**却给出不同解读。
他们大都认为,情况可能远没有数字展现的那么糟。
进出口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1月13日,2008年12月外贸成绩单随着****的数据发布而公之于世。据****统计,当月进出口总值为1833.3亿美元,同比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同比下降2.8%;进口721.8亿美元,同比下降21.3。
分产品来看,服装、家具、塑料等附加值较低的消费品出口增速有所反弹。
08年全年服装类增长4.1%;纺织类增长16.6%,塑料制品增长*为显著,同比增速达9.4%,比11月份累计增速提高3.9个百分点。
安信证券的分析师高善文认为,出口商品中,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等低端出口产品的出口增速继续保持稳定,似乎表明汇率等因素对低端出口品的影响基本在2008年前3个季度暴露**,而且国家的 “出口退税回调”政策的作用也正在进一步显现。
中国银河证券的分析师郝大明分析,由于中国出口的多为弹性系数较低的产品,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下降有限。中国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不仅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丧失,反而可能因为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成品下降幅度而提高;就多数低收入弹性的产品生产来说,能够替代中国的国家尚未出现。
虽然进口商品中,大豆、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和成品油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额继续大幅下滑,但是其进口量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显示价格下降应该是大宗商品进口额的主要因素。
“所以,进口的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高善文说。
FDI下降很正常
1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8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统计数据,新闻发言人姚坚说:“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吸收外资呈现回落态势,10月以来实际使用外资连续同比负增长。12月份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62家,同比下降25.7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9.78亿美元,同比下降5.73%。”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外资流入趋向减少,自是情理之中。我们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仍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位。”
他进一步分析说,几乎整个世界都在70多年来*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中瑟瑟发抖,一向是全世界主要**投资母国的发达国家又是危机的策源地,大批外商在危机中应对*额亏损、去杠杆化所造成的流动性短缺而自顾不暇,投资能力和意愿大幅度削弱,他们的当务之急是保留现金“过冬”,而不是继续大规模投资。与此同时,由于海外市场需求萎缩,而中国外资企业多数属于出口导向型,历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排行榜上**名企业出口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通常都在80%、90%以上,其投资减少是必然的。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账面统计数据中包括大量的假外资,如果我国引进外资账面数据因此而显著减少,那是我国市场秩序走向规范的表现,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梅新育说。
外汇储备增速放缓不会持续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95万亿美元,未能跨越去年市场预计的2万亿美元大关。
同时数据还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外汇储备月均增加额仅为100多亿美元,远远不及2008年上半年468亿美元的月均增加额,也不及2007年385亿美元的月均增加额。
这是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速的*度放缓,也是我国外汇储备五年来*度出现月度负增长。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状况将不被持续。
“近期外汇储备增速放缓是个短期现象。”亚行中国代表处**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从中国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相对世界其他经济体发展较好,对世界经济走出下行趋势的贡献较大。即使目前出现部分资金短期流出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资金为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仍会流回投资回报相对较高的中国市场。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副经理赵庆明表示,目前部分资金的流出与母国****以及中国国内资产价格变化有关系,但是中国经济基本面以及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具较强吸引力。
那么,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为何突然放慢增长的步伐?**认为,**金融危机带来的部分资金回流等因素是导致外汇储备增幅放缓的主要原因。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放缓也进一步加剧了部分外资的撤离。去年9月份以来,人民币逐渐放慢对美元的升值步伐,在利润空间收窄的情况下,一些游资外流。
此外,根据分析人士的估计,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由美元、欧元、英镑等多种货币资产构成,这种多元化的资产都采用美元进行计价。前一段时间,美元相对于其他多种货币出现了走强,这就会导致外汇资产换算成美元的时候出现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