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金娃娃似的项目却找不到合作者和投资者。”南京嘉远电动车船制造公司董事长李辉站在宽广的南京国展中心广场上,怎么也想不通。烈日下,董事长急盼“大买家”9月19日,2004年中国南京金秋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当天。南京一家民营企业卖力推销其高科技的电动汽车项目,一边诉说着民营企业科技项目开花结果难的丝丝酸楚。 “充电半个小时,只耗30多度电,能跑400多公里,设计时速达到160公里。”李辉说着,打开车前盖,那辆由“中华”改装的轿车“心脏”**变了模样,传统的汽油发动机被控制器和电瓶替代,绝大多数**次见识、甚至是**次听说电动轿车的人啧啧称奇。
只要有人对车感兴趣,李辉和他的助手忙不迭邀人上车一坐,高速启动,在广场上兜上一圈,让人体验一下电动车发动和运行时的平稳和无声。 李辉说起他的这个“宝贝”却忍不住声声叹息。李辉说,自己将三个公司都搭了进去还不够,甚至卖掉了两套住房,代步工具也由“丰田佳美”换成了面包车,老婆也搞得离了婚。这次参展的一万元摊位费,还是区**资助的。十多年来研发已投入了近千万元,到如今都没找到“买家”。 2000年国家“863电动轿车”项目招标,竞标成功将获得850万元的科技经费,他在15家竞标单位中,是**拿出整车产品的单位。他只要250万,**两个月拿出符合标准的5台车,但*后没有中标。李辉叹息说:“我们一个民营企业,我头上又没有院士、教授的光环,科研人员也不是北大、清华的出身,说我们能造出世界**的电动汽车,谁信你啊?”市嘲大蛋糕”他不信*不到其实,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传统轿车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十分突出,很多国家鼓励用环保汽车替代原有的燃油车。北京,2008年时街头将有1000辆环保公共汽车行驶,单是北京公交市场这笔订单就是20亿元的大盘。 近10年来,欧美、日本等国投入在这个项目上的研发资金已经超过100亿美元。我国电动汽车研发与国外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家“863计划”专门成立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办公室”,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上海的动力轿车明年就可达到小批量生产;深圳产混合动力大巴已投入试运行,今年年内,还将有200辆电动出租车驶上深圳街头;杭州市已经计划推出电动公交车;落户陕西的“世界电池大王”比亚迪股份公司*近也宣布,造价16万元的电动汽车明年1月有望推出。 在现场,记者巧遇一位从美国来寻电动车商机的南京同胞。他看李辉的电动汽车,用的还是锂电池,摇摇头,“这还是**代产品,美国已生产出燃烧电池”,“宝马”生产的氢内燃汽车,极速已超过每小时300公里。 李辉对这些信息其实也了如指掌,只是根本无力投入燃料电池的开发。他认为自己是国内电动车开发车型*全、成车*早的公司,在电动车市场应该可以分到一杯羹。看到可以*到的“**块蛋糕”都被其他公司*去了,心情难平。创业者,需要有个美丽的“梦”在欧美等国家,**对购买和使用电动车可给予高达整车价格四分之一的**补贴。“嘉远”从河南搬迁到南京,落户白下区理工科技园后,**次得到20万元的**科技资助款。正是有了这20万,才买来了一辆中华车,完成了*后的改装。 21日,我们再去采访时,这位南京嘉远电动车船制造公司的董事长手臂上缠着黑纱。他告诉记者,奶奶刚刚去世,上午到殡仪馆送走了奶奶,中午就又赶到了国展中心的现常乘着南京市市长蒋宏坤到国展中心的机会,他把市长引到自己的摊位前。蒋宏坤了解到他至今只生产了5台电机后,泼了点“凉水”:“汽车行业是个高资金和高技术集聚的行业,你还是把电机搞成产业化”,也没同意让他先做10辆电动公交车,完成中试的要求。**担不起这个风险。 李辉说,这些年,也先后和几家汽车生产厂家洽谈,但对方总是不同意技术入股,而只是购买技术。而对他来说这个条件是无法答应的。他说,“深圳一家公司评估他的电动车的无形资产就有3个亿,我能接受他们的苛刻条件吗?” 李辉坦率地告诉记者,其实他并不是个地道的“生意人”,自己原来是做车型设计的。“自己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汽车,造自己的车。” 李辉的电动汽车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很多人不看好,李辉觉得社会需要“追梦人”。他不相信“这棵铁树不开花”! 记者现场接触了不少投资人和创业者,共同认为,创业者需要有美丽的梦。嘉远电动车的屡屡碰壁,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创业者都是带着金色的梦想开始创业之路的,都想成就一个大事业。李辉觉得自己的“蛋”能孵化出小鸡,会长成大鸡。但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孵化器”。这是每一个创业者初创时都面对的问题。 李辉,一个民企老板敢于做“未来的生意”,敢于投入全部资产研制出高技术的产品,这本身就要有勇气。嘉远*核心的技术在于它独特高效率的电机,李辉要是来个“靓女先嫁”,把自己*有竞争力的技术率先拿到市场上,也许已经完成了局部技术的产业化。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规律,作为一个企业者,还要考虑的是,从一个“元”跨入另一个“元”,原先能管理好传统企业,现在能管理好高科技企业吗?原先能管理好经营为主的企业,现在能管理好一个以制造为主的企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