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创业实验室消息:知道他的人都说他是业内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目前生意的庞大,而是因为他是这个行业内众多门外汉中惟一坚持下来的。杨军从2002年开始在北京丰台区的马莲道做茶叶生意,现在在业内小有名气。他的成功在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也成了其他想涉足茶叶生意的门外汉们心中的一个谜。杨军成功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玄机和谜底?
入行杨军*早涉足茶叶经营是在2001年。在这之前他经营着一家超市,由于拆迁,他只好改行和一个福建籍朋友做起了茶叶生意。那时,茶艺还在萌芽状态,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是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比较大。可是之前杨军对茶艺、茶文化一窍不通。
门市开业后面对顾客提出有关茶的问题,他常常脸涨得通红,说不出话来,之后只得求救朋友。看着朋友和顾客大谈茶文化,杨军**次认识到茶居然有着这样深的内涵。杨军喜欢上了这一行。杨军和朋友做生意的观点发生了分歧。生意也开始变得清淡。杨军回忆,在一段1000时间里不断的往外垫*,根本没有回款。创业坚持完第三个月后,杨军与朋友之间的生意思路偏离越来越远,*后只好分道扬镳。于是他开始了*自创业。经过市场调查,他把茶叶门市地址选在了北京茶叶一条街―――马连道。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杨军当初只是想扎堆的生意好做,并没在意这一条街上对手们的来历。事后他才发现这里的人个个都是茶叶高手,不论是茶道还是销售,而且他们都来自茶叶生产厂家,从骨子里有着对茶的理解。惟*他是个门外汉。
杨军选定地址后看中了一间60平方米的门市,年租金4万块*。他交了租金请来装修工装修门市,自己赶往茶叶生产地采购茶叶。这是他**次采购茶叶,由于没有经验,又缺乏茶叶知识,采购的茶叶无论在色泽上还是质量上都给日后的批发和销售带来了困难。为了**犯同样的错误,他买来好多有关茶叶的书,仔细研读,凡是上门的客户也都提供*优惠的价格,以便发展市场。即使这样他仍是门庭冷落。
杨军开始托朋友介绍茶叶销售渠道,稍有空闲亲自背着茶叶样品去零售店推销,有时他请人给他看门市,自己背个大袋子到偏远旗县去找销售点。而很多时候,他都吃闭门羹,偶尔听到“我们有供货方,以后考虑吧”,他都激动半天。“那时我一心想着尽快发展客户,有时**只能吃到一顿饭,一个月下来整个人都快虚脱了。”在两个月里他跑遍了6个城市的茶叶零售店,但是没有得到回报,他处在了崩溃边缘。收获杨军的茶叶门市经历了整整14个月的萧条后才开始复苏。期间,他不断听到类似他这种门外汉茶业门市倒闭的消息,他的朋友也劝他收手。杨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咬着牙告诉朋友:“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每个行业起步都会有艰难和困苦,更何况我还没有认输。”
随着杨军茶经的提高和市场的辛勤**,第13个月开始有了一点利润,就在2003年春节前的一个月,他的门市*回了之前的所有投资,还略有盈余。在2004年,杨军的茶叶门市纯利润达到20多万元。“我的生意在经历了10个月以上的冰冻才迎来朝阳,真正**是在第二年的年底。期间我也想过退出,但是我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选择了坚持。我处事的风格就是执著,我认为做生意也需要执著。所以我成功了。现在茶叶消费档次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工艺制作,认知程度越来越深,随之茶叶的市场也将更加广阔,我想我还会执著下去。”也许杨军的成功并没有多少玄妙之处,惟一的就是他执著,肯钻研。
1、凡本网注明“世界经理人”或者“世界创业实验室”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世界经理人”或者“世界创业实验室”,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本网不承担此稿侵权责任。 3、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4、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5、联系我们:contact@icxo.com;投稿邮箱:article@icxo.com,欢迎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