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直门立交桥西到交道口东大街东,簋街全长不过1400多米的地界上,却聚集着酒楼饭馆200多家,每当入夜,饭馆门前那些大的小的、长的圆的成串的红灯笼,把满条街照得灯*通明,引得全市的夜生活族,直到半夜还在街上流连。
2005年5月,一个叫**的设计师叩开了这里一扇极不起眼的门脸,开始了他的餐饮江湖生涯,他带着一帮人进来敲敲打打,又是设计又是装修,不到十天,门口就竖起了一面红底黑字的招牌“*一味万州烤鱼”。这万州是个啥地方?烤鱼又是个啥玩意?究竟味道如何?以一扫**美食为己任的“好吃鬼”们坐不住了,纷纷直奔而去,这一尝不要紧,万州烤鱼这四个字,竟像着魔般引得一拨又一拨的人前来寻味,生意好得翻桌都来不及,吃完还一个劲抹腮帮子,一个字:“香!”两个字:“够味!”没想到,****对好得要**的生意却很平静:“我做餐厅只是图个好玩。”这个外表时尚的年轻人,语气从容而淡定。
玩转“*一味”
**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虽然学的是英语专业,但他却对美术情有*钟,毕业后,他毅然投身网络业,做平面设计和美术动漫工作,现在担任着一家外企的艺术总监,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的摄影室、酒吧……而今的餐厅**也只是他的身份之一。
2004年,笑称对餐饮只是玩票的**,打理餐厅却已是驾轻就熟,***初开餐厅的目的,也是想让朋友们有个随时聚会吃饭的地方,于是,他就和朋友在北京西单附近开了个重庆小*锅店。当时的餐厅面积300多平米,光服务员就有20个,按照**当初的想法,他是想开一个有特色的主题餐厅。按照自己的思路,他在餐厅环境和氛围上加大了设计力度。创业之初,**的目的是想以此来吸引附近的时尚新新人类前来消费。虽然餐厅的位置在黄金闹市区,但却因为一墙之隔,想吸引的年轻消费群不方便过来,而来光顾餐厅生意的尽是附近追求实惠的老年人。因为定位的偏差,餐厅经营得勉为其难,2005年,**和朋友一合计,便结束了西单的生意。
一天,他被网络上一则关于重庆万州烤鱼的消息吸引。由于母亲是重庆人,**从小就爱吃川菜,他觉得这是个在北京大有前途的项目,于是就特地跑到万州考察,在亲自品尝了麻辣鲜香的烤鱼后,当即拍板从当地高薪聘请了大厨,随他一同北上。在店面选址时,**把目光锁定在了簋街。网络出身的**为烤鱼也做了个网站,他在餐厅的BBS上加强和顾客互动,把“*一味”之妙渗透到更广大的世界中去。
当时的北京,许多人都还没听说过烤鱼,只是从端上桌时浑身撒满红辣椒的鱼身上,感受到一股麻辣风情,不少人做好被辣翻的准备,小心翼翼地把鱼肉送入唇间,没曾想香、鲜、嫩、滑,一种前所未有的口感直冲脑门,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而**的簋街烤鱼竟成了继麻辣小龙虾之后,又一道脍炙人口的美味,甚至有顾客特地开几个小时的车,赶来吃**家的烤鱼。
“*一味”在簋街出名后,便有不少家烤鱼馆在周边兴起,家家都号称正宗重庆烤鱼,使尽浑身解数招徕顾客。**坦承,竞争者突然增多确实曾分流过一部分客户,毕竟人都有图新鲜的心理,喜欢比较尝试,这就要求经营者在自身管理和菜品特色上下文章了,尤其是口味,要始终保持在一种*理想的状态,还要随时根据顾客的喜好调整,比如有的人不能吃辣、有的人偏爱吃咸、有的人爱把配菜和鱼倒在一起烤……等等,**说,有要求没关系,这说明顾客认可你的菜品,只是希望你做得更好而已,*要紧的你要清楚你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然后扬长避短,赢得大众的口碑。当时有些同行偷偷来店里探宝,为了弄清他这“*一味”的配方,有的还不止来过一次,但口味出来还是有所差距。老客人又回头来了,告诉**,吃来吃去,还是他店里的烤鱼*够味。 elab.icxo.com
1、凡本网注明“世界经理人”或者“世界创业实验室”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世界经理人”或者“世界创业实验室”,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本网不承担此稿侵权责任。 3、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4、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5、联系我们:contact@icxo.com;投稿邮箱:article@icxo.com,欢迎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