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艺术:雅昌的另类成长路(一)

2011-08-02来源 : 互联网

上周末,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出现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这件“**”级文物居然没有放置在玻璃展柜内,而是直接放在展台上,戴上白色手套,观众可以触摸这跨越千年的记忆,而历史在这层薄绢上留下的斑驳黄色印记也清晰可辨。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幅“天价”之画定价只有12650元人民币。

事实上,眼前的这幅画并非真品,也不是后人的临摹作品,而是一幅高仿真印刷品。

这幅足以以假乱真的“画”是雅昌企业集团的杰作,也代表了国内艺术品印刷技术的技艺之颠。“我们将一台5.2亿像素、重达4吨的相机运到辽宁省博物馆,一段一段的拍下原作,经过复杂的较色过程,通过微喷技术复制在和原作材料相仿的绢上,这样一幅画需要经过15道工序。”谈到公司的这一杰作,工作人员有些激动。根据博物馆的授权,这幅画一次仅能复制50张,因此这件工艺复杂的印刷品,价格依然不菲,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在这幅画边上,还可以看到不少名家大作,古有张旭的草书,近有齐白石、关山月的画作,均是复制品,但足以以假乱真。价格从百元到千元不等,对于印刷品而言,这是天价,而对于艺术品而言,却足以打动一批囊中并不十分宽裕的艺术爱好者的心。

这些,只是雅昌业务的一小部分,事实上,走过15年的雅昌早已不是当年那家不起眼的印刷公司。

突破利润瓶颈

15年前,印刷科班出身的万捷在改革开放的**阵地——深圳开始了创业之路。在此之前,万捷已经在中日合资的印刷公司工作了7年,经受了严格的训练。

尽管是熟悉的行业,但经营起来并不简单,因为印刷是一个微利行业,激烈的竞争将行业利润逼到了**。初生的雅昌不得不疲于奔命。

对于初生的雅昌来说,规模显然不占优势,而资金和设备是可以复制的东西,无法成为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也无法令企业走出行业的微利诅咒。

万捷担心的还不仅仅这些,此时业内两本专业著作时刻沉在他的心头。日本印刷协会会长冢田益男的著作《印刷大趋势》和日本学者林一博的《出版大崩溃》,先后预测数字化时代出版及印刷业将面临生死攸关的变局,而作为出版的下游产业,印刷业在危机中生存下去的出路便是和信息产业结合。

于是,公司成立的第二年,雅昌便不惜重金引进了DTP电脑制作系统,成功迈入电脑制作时代,从而成为中国*先使用苹果电脑的印刷企业。

在把握技术发展方向的同时,万捷也在考虑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如何**摆脱行业的微利诅咒?

公司成立5年后,万捷找到了一条出路,那就是艺术之路。

加入创业吧,马上与十余万创业者在线实时交流:把握创业机会、探索商业模式、寻找创业伙伴。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 版权均属于创业邦 转载必须**作品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转载作品与网友言论 不代表创业邦观点。相关合作 请发信至service@cyzone.cn。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